美文共赏

抗疫中的唐代文学研究

2021-12-13  本文已影响0人  一粒小鱼

            ——2021年唐代文学年会总结

                          文/查屏球

从去年到今年,从夏盼到秋,从秋等到冬,我们唐代文学研究者的嘉年华马上就要结束了,等待是那么漫长,结束却是如此勿忙,相聚的欣喜尚未开始,分手的遗憾就已升起。虽然,我们仅在朱易安老师习习秀发中感受到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声,但是,却能在米彦青老师会务团队的细心安排中,感受到了草原人的热情。谢谢内蒙古大学的同仁,谢谢会务组的同学们。你们克服了一次又一次困难,终于在今年把会议开成了。如此规模的会议,全在云端安排,其中技术问题和繁杂事务,对于我们文科生来说,完全是一个新挑战。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会务组,你们是我们的超人。

虽然,我们的会议是以新颖的方式进行,但与会者在学术上的获得感并不逊于任何一次会议。仅由发布的论文集看,本次会议共接受了133篇论文,需要表扬的是薛天纬、戴伟华、李浩、陈才智、罗宁等先生,他们都提交了两篇论文,应是会议的劳模。本次会议沿续了上次会议安排的办法,依主题分类,分成四组,每组四场,每场六人左右,各场有专题。佳作甚多,新见叠出,以下谈一点阅读体会与大家分享。总体而言,本次会议论文有以下特点。

一、文献、文史实证传统得到了传承与发展

在现代学术史上,以闻一多先生的研究为标志,唐代文学最早形成断代文学史研究规模。闻一多既有报人之文《唐诗杂论》等,也有《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岑嘉州系年考证》等学院之著,由其《唐诗札记》看,其《唐诗大系》也是建立在繁复的考证基础上的。此后陈寅恪先生的《元白诗笺证稿》等,又将诗史互证的学术风格带入唐代文学的研究中。自后岑仲勉、严耕望等以《唐人行第录》《唐仆尚丞郎考》厚重成果建立了这一学科的标杆。新时期以来,在傅璇琮等先生引领下,曾以实证之学将唐代文学研究最早从文革话语模式中解脱出来,并长期引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发展。本学会前辈领导这类著作如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周勋初《唐语林校证》、郁贤皓《唐刺史考》、陈尚君《全唐诗补编》、陶敏《全唐诗人名汇考》等已构造出这一学科的基本特色。

文献、文史的实证之学已成为本学会安身立命的当家饭,也是本次年会的“硬核”。如陈老师提交的文章是为齐文榜老师《唐人别集考》一书所作的序,在《序》中陈老师回忆了自己几十年来从事唐文献研究的历程,说明了自己与河南大学二代学者的学缘关系,表达了自己关于唐代文献研究的思考,其意义已超出对齐书的介绍。陈文以自身与齐先生经历为据,强调文献研究者若想成功,就需毕一生心力研治一事。陈老师本人不仅继承了这一传统,而且将这一传统传承下来,在参会的学者中,金程宇、唐雯、凌郁之、罗争鸣等文多有乃师之风。陈老师已为弟子做了广告,都将有成规模的文献整理之作面世。又,陈老师海外弟子日本东海大学佐藤浩一教授《从对仇兆鳌的毁誉来看<杜诗详注>的价值》,也承师风,二十多年来也只做一件事,专治仇注。又如,戴伟华教授《<地域文化与唐诗之路>自序》一文长达三十四页,戴先生曾发现《文苑英华》所收《<河岳英灵集>序》署时为天宝三载,与传世本天宝十二载不同,推断《河岳》一书应经两次编辑。曾对我研究刘复墓志,启发甚大。由储殷关系以及丹阳集群体可见出江南存在颇具影响的诗人群体,诗家夫子王昌龄在江宁或有传学之事,故刘复来见,常建有访,《诗格》有传,《琉璃堂图》有记。一项有价值的发现,往往能提供解释历史迷团的钥匙,这也是唐代文献文史实证之学的魅力。又,考证的精细化也是一个新趋向,如刘明华老师关于杜诗存数的研究,对自宋以来各本逐本数目与说明,展示了由二王本的1411首到朱鹤龄注本1455首形成的过程与依据,心细如发,颇具工匠精神。

如同上世纪敦煌文献的出土为唐代文学研究打开了新天地,近二三年来出土整理出来的唐人墓志也为我们的研究开启了新的学术空间,当对此后唐代文学研究模式有变革性的影响。目前,大家多有预流意识,所以,在本次会议这方面的论文数量也是最多的。值得关注的是这类研究已不在于仅仅满足于正史补遗之类的操作,而是努力探索墓志背后历史信息,如杨琼教授由李华墓志看其中博浪沙之说形成的缘由,曾智安教授由母老不得留看墓主与太子李瑛之关系,由妻留遗言不合葬之事看丧葬习俗之变,皆能由小见大,提升了出土文献价值。其次,很多学者多有田野意识,重视考察文物实体。如朱玉麒老师对于《温泉箴》拓片与传世文本的比校,罗争鸣老师关于嵩阳观碑考述,皆多有现场感。

二、文学本体研究的回归

在前辈唐代文学研究的格局中,以钱钟书为代表的文本研究也是举世公认的本学科的应有之义,如宗白华、朱光潜等人对唐诗现代化的解读也一直是唐诗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长期以来,在竞争机制挤压下,文学研究的技术化与标准化渐成主流趋势,特别是在电脑技术促进下,统计的繁复与资料罗列已让我们离文学文本的本身越来越远。回归文学本体,应是我们古典研究者必须正视的问题。值得高兴的是近年来在李定广、康震先生组织下,电视台上的唐宋诗词大赛的活动,越来越成功,向当下社会展示了唐诗自身的文本魅力,又如卢盛江教授主持的唐诗之路研究,越来越兴旺,这些都成为古典能在现代复兴的一个表征。这一现象也表明直接面对唐人诗文文本,研究其审美价值,引领现代读者感受唐人的情感世界、抒情艺术,已成当下研究者应有之责,不可仅以“普及化”“低层次”下而视之。本次会议也显示出我们的研究向文学回归的趋向。这又具体体现在这几点上:

1、文本的细读与诗意的再创造。如薛天纬老师关于饭颗山的考述,由宋诗中的材料,论证饭颗山在京城,进而论证李白三入长安与杜甫再见的可能,词微事大,由一滴水追溯出太阳的光辉。又如廖美玉教授关于唐人送别诗的研究,细析送时赠物之别,把酒之别,别后目送等几个场景,既有学理学识的逻辑力量,更有一个共鸣者的快意与诗情,似一个美食家在饕餮之后的欢呼与尖叫,又似一个自信的导游尾尾动听的解说。串讲本来就是古代诗学教育主要传授方式,这种带入的阅读,阅读后的再创造,本身就是重要的文学活动,廖先生之文让我感到了这一传统的回归。

2、文本文学史意识。文学史不同于史学,是在于它自身有个文本世界构建的历史,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有时需要像读画听乐一样,需要有审音辨律、见画知法的功力,行家里手的法眼。如钱志熙老师关于李白游仙诗分类研究,所叙五种形态,多从诗歌语言上上勾下连,皆有所据,推进了游仙诗研究的学术深度。又如刘宁老师由动作语的书写上发现李白、韩愈语言艺术之神妙,从语言角度感受到二位在艺术精神上的联系,这则推进了李白与韩愈父辈关系的研究。其他如陈才智教授《从接受史视野重新理解白居易——以放翁气象与醉吟诗风为例》,刘重喜教授《“吴门书派”笔下的<秋兴八首>及其经典的建立》,吴怀东教授《杜甫<杂述><秋述>文体形态及其源流考论》,或为经典溯源,或寻其流波余响,都是立足文本展开分析,发掘出这类经典文本内在的精神联系,建构出文本文学史。

3、对文学题材、作品主题的新阐释。这是之前开掘颇多的研究类型,与思想史、社会史、文化史关系较密切,本会诸多论文表明这是一个空间无限广阔的研究领域。如詹福瑞关于李白生命个体价值追求的论述,充分利用了魏晋玄学与唐代道教相关的理论,对李白生命意识进行了系统分析,以天下意识、功业渴望与现实关怀三方面展示了盛唐人的精神世界。又如陈超然先生关于儿童意识与儿童书写的研究,从社会学与心理学层面关注到一个特殊的文学现象。又,李浩教授对平泉山庄文学现象产生与反响过程的考述,既是他“唐人别业与文学”课题的延展,又体现了他由此产生的关于唐宋文学联系的新思考,进而启发人们思考中古山水田园诗向近古别业园林诗演进之事。鲁迅说好诗都让唐人写尽了,不是说后人智商不及唐人,而是因为形成唐诗的文化土壤没有了,即使艺术水平相当也开不出唐诗花果了,这类研究就是要由唐诗之果中分析其中的土壤、空气、养分的特殊性。

三、视野更宏阔,多具国际眼光,学术空间多有拓展

空前的国际化是唐代文化特色,唐研究成为国际汉学显学其因也在于此,因此,我们唐代文学研究自来不乏国际眼光,本次会议同样如此,其突出点有三:

一是唐代文学与胡汉融合的研究。主办方内蒙古大学地处边疆,这类研究本身就是他们的强项,所以,为本次会议设有专场《唐代边疆与文学》,其中有七位老师发表了论文:

1.高建新(内蒙古大学):大唐长安与“丝绸之路”上的多民族往来——以唐诗考察为中心。2.米彦青(内蒙古大学):疆域·民族·诗歌——论北部边境地带的唐诗意象。3.郝润华(西北大学):黄羊·白麦·芦酒:杜诗西北名物书写及其文学史意义。4.梁树风(香港中文大学):扁桃之起名及其涵义。5.田苗(西北大学):日常的诗意:唐诗中所见三种帽名考论。6.金传道(内蒙古大学):唐代文人在内蒙古地区的活动与文学创作。7.高雅俏(内蒙古大学):受降城的“纪念碑性”。

另外,胡可先《西域重镇与唐诗繁荣》、亓娟莉《唐“胡部”乐再考——兼及元白乐府的重新解读》、林永正《造奇与激情──唐宋对岑参边境书写的接受与转型》,也都配合了主办方的主旨,也显示了这一话题在唐代文学研究中的活力。

二是对于域外文献的关注。值得关注的是以上师大查清华老师为中心的学术团队,提供了一批新近成果。如宋洁鑫《马元调本<元白长庆集>传入日本及其影响》、张超《馆机与江户后期中晚唐诗典范的建构》及汪欣欣《论元明杜律选评本中的比兴观》都展示了域外汉籍的特殊意义。

三是国际汉学史的研究。如江岚(St.Peter’s University)《二十世纪域外杜甫英译专著之历史语境、诠释立场及影响》介绍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两部杜甫诗选的产生过程,并全面梳理了战后从洪业选译到斯蒂芬·欧文《杜诗全译》的经历,说明了杜诗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历史。又如,贾智《英藏唐写本<字样>众说平议——兼谈中古字样文献价值的再发现》、张之为《日本<罗陵王>汉文曲辞及其辞、乐关系考论》、宋洁鑫《马元调本<元白长庆集>传入日本及其影响》、张景昆《朝鲜“三唐”诗人接受视域中的“唐音”》,都介绍相关专题的海外研究成果,明显有与国际汉学接轨与对话的意识。

四、形成了一些热点话题

如同一代有一代学术之说,一会有一会之热点,本次会议形成了两大热点话题:

一是经典化问题。蒋寅教授《李杜优劣论背后的学理问题》以及戴伟华教授关于文学经典化的分析,皆汲取西化现代文论中“经典化”理论分析唐诗在古典诗史中的经典问题,其他如程彦霞教授《王闿运影响下的唐诗学概述》、李思弦教授《唐诗经典权威在宋代的确立——以宋诗话中“唐诗”与“本朝诗”为中心的考察》、左汉林教授《论宋人学杜的阶段性及其特征》、陈燕妮教授《宋调中唐风的显与隐——以辛弃疾词为中心》、冉驰教授《鲍照诗歌中的自造词及其对唐代诗人的影响》等关于唐诗接受传承的研究,皆很扎实,由具体人事入手,颇有发明。

二是都市书写问题。关于长安空间书写则有四文:魏景波《唐代长安的社会空间与诗歌传播》、杨为刚《礼法与情欲:唐代室内空间中的“物”与婚恋小说中的“物语”》、辛晓娟《拟构记忆空间——唐代“忆昔”类歌行的都城书写》、康震《隋唐长安的建造与长安书写空间的境界展开》,都显示了对近年流行的空间理论的兴趣。康文由天到地,由宫到坊,展示了唐人诗文特殊的空间意识,对西人空间理论进行了充分的消化与运用。这类研究表明借助其他学科的成果,亦可将本学科研究筑基更深,不断开拓出新的学术空间。

实证之学、文学文本、国际视野,是本会的三个特色,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希望本学会今后在名誉会长陈尚君教授指导下,在以李浩教授为核心的理事会领导下,努力向上,继续保持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领先优势,以一部部传世大著书写学会的辉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