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在工作的某一刻,突然觉得自己不行了?
最近,我跟着新领导做一个新项目,领导是第一次合作做事,业务属于公司新开拓的领域,一切都是新的挑战,也很令我期待。
项目基本情况:
一个基于离线条件下的B端项目,涉及移动端和PC端,移动端基于地图主要处理各类复杂业务数据的;PC端除了要同步更新移动端数据,还包括一些基于地图的数据展示、分析、查询等。
今天在一个比较临时的状况下汇报原型方案,参会的人是一些主要的技术人员和项目经理(新领导),此次会议主要通过讲解系统设计概况,达成的目的一是方案上的查漏补缺;二是探讨技术可实施性,便于做技术储备。
当时也没提前捋顺思路,直接开讲:
1.先讲解移动端设计,从移动端底部导航开始整体介绍,每个模块是做什么的。
2.首页讲解功能的顺序:打卡签到+待办业务流程+基于地图登记各类业务。
3.打卡签到时,还串到了PC端,查看记录管理页面。
4.讲解每一个模块都很详细,连具体的业务表单,甚至字段都讲解了。
5.讲解PC端,先从基础配置开始,再到业务数据的传输展示,然后再到基于地图的关键查询,最后到首页和相应的统计。
整个过程虽然所有涉及到的功能都讲解完了,但却花费了足足1个多小时,信息传递效率低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没有考虑对方想要听什么,讲解的维度需要升级。领导跟我沟通完之后,我对于自己的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
我此次汇报的问题如下:
1.没有从用户痛点出发,是如何通过功能交互来一步步解决问题的。
2.没有从系统层面凸显出系统操作比线下办理的优势是什么。
3讲解的具体业务串讲逻辑不严密。比如应该先讲主要的业务数据部分,其次再讲这些业务数据哪些可以生成待办。
4.讲解时有跳脱,移动端和PC端串讲,很易造成混乱。
5.此次不是需求宣讲,不需要很具体的业务细节,重点是整体逻辑的连贯性和闭环,其实可能因为业务的延展性涉及到对应接口预留的问题。
同样的一份原型设计,有时候面对不同的讲解对象,在项目的不同阶段,我们的表达出来的内容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几套说辞。
虽然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需求讲解,但也会突然在某一刻,觉得自己真的好差劲。
写在最后,
今天看到一个关于维度思考很形象的比喻,有些人是生活在二维世界里(比如类似于平面上的一个点),有些人却能不断跳出二维世界的束缚,跑到三维世界里反观大家生存的平面,看到二维世界的边界,把我们二维世界中看不清楚的事情一下子看穿,带领我们走出困局,迈上新台阶。
而当下的我就像二维世界里面的人,有时候会不自觉陷入低效努力,忙于眼下的事务,无暇跳到更高维度思考。
发生今天这样的事情,解决的本质,还是需要持续提升认知。
如何产生更高维度的认知?
1.首先来源于痛苦,工作中或生活中的小痛苦都可以一点点的改进我们。
2.观察身边的牛人,包括自己欣赏的领导,主动和这样的人多交流,切磋。
3.主动去获取各种有效的信息,培养自己的信息检索能力。
4.在上述基础上,结合大量的、深入的实践,把上述「原料」变成自己的认知。
我们的每一天都像开盲盒一样,可能发现自己惊喜的能力,也可能发现自己隐藏的劣势。但不论这一天打开的是什么,我们都要尝试接纳自己,因为接纳才是继续向前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