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星星之火(1)•秋声霹雳》后记
准备了很多年的《星星之火》长篇纪实文学终于和读者见面了,遗憾的是只有第一册《秋声霹雳》,原计划是要写很多册的,由于自己的水平有限,时间、精力又受到严格限制,所以目前只能出这一册,如果条件允许,以后还有第二册、第三册。现在正在笔耕不止,不知老天能否“成全”。
说这话,仿佛已进入耄耋之年,不能干点事了,其实不然,比起这个年龄,我还有三十年时间,远着呢。说这话,是因为有很多感触,要想拿一个像样的作品来,特别是现代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的确很难。光是面临“浩如烟海”的史料,要全部通读一遍,就得很多年,何况还要鉴别真伪、选择良莠,然后缜密构思,寻找其中的逻辑关联,使它成为结构庞大、视觉广阔,既有历史价值,又有文学价值的作品。所以,质量要求高,力度就很大,时间就会花很长。这就是今天才给大家见面的主要原因。
记得我想写这套书,其第一次动因,还是三十六年前的一九八四年。那时我开始学历史,或者说从理科转学文科,才知道中国现代史究竟是怎么回事,特别是中国的革命史。那里面一件件可歌可泣的事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时我才知道,今天的社会,其实是来之不易的。它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那时我就在想,如果有人能把它像《三国演义》那样写下来,让世世代代的人去阅读,该有多好!既可了解历史,也可从中受到教育,获得启迪,激励奋发向上的精神,增强意志与力量。那时不是有很多历史题材的作品在流行吗?除了《三国演义》,还有那个蔡东藩的“历代通俗演义”,还有《杨家将》《岳飞传》等,但就是没有现代革命史方面的。蔡东藩的《民国通俗演义》好像说到了一点,但只局限于民国初年的孙中山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至于以后的事情,那就是空白。
谁能把它写下来呢?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呀!这方面的历史书倒是很多的,但是历史书上那几句简单的话,是不能轻易激发起读者愉悦的心情和“积极向上”精神的,要达到这个目的,非通过有血有肉的生动故事不可。这些,就需要创作,需要通过文学手段来表现。可是,谁能做出这样大的牺牲去做这件有意义的事情呢?
随着知识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后来才发现,要做这件事,并非容易,实在是太难。因为光是某一事件的资料,都该是一大堆,何况很多事件的资料。再说,中国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些资料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怎么可能去做这个事情呢?这有可能就是“空白”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有些资料,权威部门还没有披露,想看也看不到,又怎么能写?
若干年来,给我的感觉是,要做这个事,所遇到的,几乎都是难题,所以才耽误了很多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材料问题。要做这件事,历史教科书上的几句话是不管用的,它只能画定大致的历史轮廓,而不能提供更多更丰厚的“肉瓤”。许多材料最好来自当事人的回忆,写出来的东西就有血有肉了。新中国成立后,具体有多少人写过革命回忆录,有多少人的革命回忆录被出版了,一般人是不清楚的。我只知道有三套丛书是专门登载革命回忆文章的,一套是《星火燎原》三十册,一套是《红旗飘飘》三十二册,再一套,就是《革命回忆录》二十册。但是,这些文章所记载的事件是零散的,不集中的。
其次,是研究问题。要做好这件事,面对的是浩如烟海的史料。不仅仅是阅读完就了事,那只是第一道工序,仅仅算开始。更重要的事还在后面,要鉴别材料的真伪,推敲其中的细节。对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的回忆,还得慎用。有人记忆错误,还得通过其他材料旁证。确定材料的真实性后,才开始寻找它们有关联的东西,也就是逻辑联系。中间缺少的环节,还需要合情合理的虚构,必要时还得按生活逻辑去推理,把它补完整。
从理论上说,所需的资料不是有几件就行了,而是越多越好,这样就更能旁证一些材料的真实性。当然,有别人写出了新作品,也可以看看他们的佳作,这样能为自己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和指明一点方向。说不定他们有什么新的发现,也可以做参考。
再次,是学识问题。要想做好这件事,从事这件事的人,其自身的修养应该是很高的。按我当初的理解,他必须是个会写作的人,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在写作上有很厚的功底,同时他还是一个精通历史的人,或者说,对中国历朝历代的大事都几乎了如指掌。简单地说,他应该是一个作家,同时又是一个史家,这才是从事此项工程的最佳人选。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系统的学习,培养扎实的功底,积累丰富的智慧。
第四,是时间问题。按照这个难度和工作量,应该是一大批人专门投入,才有更大的现实性。但是国家没有这方面的计划,也就无从谈起。剩下的,就只有留给具有个人爱好又有献身精神的人,靠业余时间去完成了。要从事这项事业,首先得养活自己,那就得天天上班。所以要做这个事情,首先得有一份国家的正式工作,然后再利用它的大量业余时间。细算起来,许多年来,我个人的生活,就是这样过来的。
最后,是意志问题。长时间的坚持这件事,需要毅力。从年轻时代起,我就一直在往这个方向努力,购书,阅读,练笔,大学选择专业,都是为了这一目标。那时没有电脑,更没有互联网,所以一直没敢下最后决心。二〇〇四年后,这两个条件都具备了,才决定开始尝试做这件事。这时,距一九八四年刚好二十年。
在着手此事时,我已经读了四百多册文学书籍,写了二十多万字的小说,应该说有一定的写作功底了吧。再说,这二十年来,出版界所出版的那些书籍,也没有哪一部是我所追求的那种结构庞大的文学作品。关于革命历史题材的书籍,从九十年代起,出版的倒是不少,但严格意义上讲,都属于资料型的。有个别属于文学型吧,可虚构的人物又太多,何况视觉也不广。所以,我还是要去完成我的夙愿。
可是,没在大海上漂流,不知风浪有多大。平时只看见阳光下美丽的帆船,没看见巨浪把船掀翻。当亲身体会到时,才知道此项工作的力度,才知道原来太异想天开了。光是网上下载的史料,就有一亿多字,至少得读五年,此外还购买了上千册的资料书籍,再五年可能还不够。这个时间,还是最保守的计算,看来只有通过选择性阅读了,即使这样,也得用很久时间。所以,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望洋兴叹”!
每当夜幕降临,就开始坐在电脑旁;每当第一声鸡叫,就得起床。后来,接触的资料越来越多,牵涉的面也越来越广,而且还要牵涉一些位高权重的人,包括家属。这是多么担风险的事情。这时,我才后悔起来,不该轻易选择走这条路。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放弃,就意味着以前的日日夜夜白干了。这真是骑虎难下了!想来想去,如果中途放弃,那就是一个遗憾,一个终生的遗憾!真到了“进亦忧,退亦忧”的境地了!
这只是题材选择方面所遇到的困难。在写作技能上遇到的困难,仿佛还更大。原以为写过几十万字的作品了,应该没问题吧。但是当写出第一稿时,心里凉了半截。怎么看都觉得与我真正追求的那个差距很大。这很像炒菜,材料齐了,开始动手,可是炒出来的却不好吃。所以,为了写作,也是几易其稿,一直在寻找那个切入点。直到二〇一四年,我才正式寻找到了今天这个稿子的切入点,然后动笔开始写。这时,已经距最初的那个写作动机整整三十年了。
一年过后,第一册的初稿拿出来了,但是并不满意。因为作为小说,上面没有一个人是虚构的,且故事情节也没有小说那样具有戏剧性。要说是写历史,却也有细节的虚构,包括外貌、心理等描写,所以一直不满意这样的效果。并且发现,历史与文学其实是互相矛盾的,要注重历史,就不能虚构,要注重文学,就不一定尊重历史。要想把二者统一起来,那是何等的难,所以完成初稿后就一直搁着,又想另辟蹊径。可是另辟了几年,依然一无所获。直到今年,已经到了建党“一百周年”的纪念,都还没有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才把那个第一册的初稿拿出来重新读了一遍。结果发现,原来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其实已经做得很好了,只是硬要把它当小说,那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改体裁。把原来设计的长篇小说改成另一种文体,就能起死回生。关于“体裁”这个问题,最初我是想在修改时增加若干虚构人物,严格按照小说的要求来写的。做这个事情,其实是对写作者的彻底大解放。因为可以通过想象进行很多“再创造”,特别是戏剧性的,但是其历史价值就会严重受损。所以只能尊重原稿,以真人真事为主。这样就造成了一个矛盾,既不是小说,也不是史料,它应该是什么呢?
在散文创作中,有一种“体裁”是以真人真事作为事迹材料写成的。它通过各种文学手法写出来,像小说那样有声有色,这种文体被称为“报告文学”。但报告文学一般都是针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和真事,具有新闻报道的特征,而写历史题材,也是写真人真事,又该叫什么呢?查了很多资料,结果发现,也有人做过,这叫“纪实文学”。所以,我这个也叫“纪实文学”吧。
原计划《星星之火》只写四册,一百万字,但是后来发现四册仅仅不够,要把“十年内战”时期广阔地展示出来,特别是后来伟大的“长征精神”,还需要很多文字。所以,边写的时候,也在边改变最初的方案。现在,由于上了点年纪,为预防将来发生“肄业”,只能写一册出一册。为解决中间“脱节”这个矛盾,每一册完全可以是一个独立的作品主题,同时又可以和上一册的事迹相衔接,待将来出齐了,它又是一个具有相同风格的完整系列。这样,就解决了各方面的矛盾。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损自己的形象。其实,我只是个普通人,一个在毛泽东时代长大的农家子弟,无所谓形象问题。由于水平有限,有错误的地方在所难免,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也请文学界或史学界专家莅临指导,并授业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