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一些关于《谁先爱上他的》《断代》和湾湾经历的碎片

2019-03-06  本文已影响1人  任哈欠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两个月补了一堆电影,《谁先爱上他的》最让人惊喜。

影片让我想起了前阵子读过的《断代》,也想起了在台大交换时的一些经历。


动听的故事似乎都悲喜交加。

影片的总体基调,至少表面基调,是欢快的。导演选了一个轻松打趣的少年视角进行叙事,穿插了不少活泼的视听要素,可爱的笑点不胜枚举,结局更是达成了「不圆满中的最圆满」——每个「不容易」的小人物都收获了对外(世界)和对内(自我)的平静。

但是,尽管如此欢快,看完后还是止不住的悲伤。

这种悲伤一方面来自于人物共情——虽不是所有人都会经历伴侣出柜、爱人早逝的劫难,但「与其说讨厌不如说是无能为力」的感受,相信大家都有;另一方面,我想起了湾湾同志文学《断代》里的一些片段,和影片密切相关的社会背景和群体处境,也不自觉地用《断代》中的文字来回顾影片。


「有的人决定出柜,有人决定不出柜;有人不出柜也平稳过完大半生,有人出柜后却伤痕累累。无法面对被指指点点宁愿娶妻生子的人不少。宁愿一次又一次爱得赴汤蹈火也无法忍受形单影只得人更多。所有的决定,到头来并非真正选择了哪一种幸福,而更像是,选择究竟宁愿受哪一种苦。」

《断代》里的这段话,同志的两种选择,讲的便是宋正远和阿杰吧。宋正远说,他想做个正常男人,然后离开阿杰,娶了刘三莲,生了宋呈希;阿杰在他一天天的「一万年」里肆意买醉,形单影只。

宋正远尝试挣脱世俗的眼光,却活在自己打造的枷锁里,直到得知自己时日不多,才敢面对自我。阿杰无畏同志身份,却无法强求爱人同样无畏,在他离开后,面对无边寂寞。

勇敢的,不勇敢的,谁是幸福的呢?到头来,戴上面具还是纵情生活,都有各自的苦。可能在这世上(至少在影片中的时空里),与其说要追求某一种幸福,不如说想规避某一种痛苦。


「不消几年时间,同修变同志,孽子满江湖,一间间插立彩虹旗的新道场开幕,宣告了一张门票一场春梦的时代已然降临。」

上个世纪末,在同志议题还未被推上政治舞台之时,同志之间还称「同修」,提及同志酒吧也还会贯之以暗号,公然出柜的人更是寥寥。

后来,在自上而下的推动、自下而上的呼应下,同志群体或主动、或被动地被推上时代舞台。政客们振臂高呼,承诺推动改革;百姓们频繁游行,齐声高喊love is love。如今,湾湾的婚姻平权主张已人尽皆知,甚至和公投结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海峡对岸,新的时代似乎已经降临。

但是,放眼尽是彩虹旗,真的是所有同志所期许的场景吗?在这个「少数群体」内部,就没有好几个更少的「少数」,秉持着不同意见吗?

关于这个疑问,我想起在台大交换时认识的一个男生。


「我,XXX,一个铁铮铮的男同性恋。」

这是前阵子湾湾公投时,该男生在脸书上写的话。出于好奇,我点进了他这篇出柜文章。

他说,自己素来不爱被人关注,总是安静旁观,也未向人表达自己的同志身份。记忆里,他确实总是安安静静,除了小组讨论时偶尔会提见解。他长相清秀,衣着低调干净,电脑上贴着「保护动物」。

他说,这一次想站出来。个中原因篇幅很长,也牵涉到湾湾时势,我没能仔细读。大意是,表明自己的身份和权益渴望,争取自己的公投立场。

看影片时,我时常想起他。我想,他既不像宋正远,需要一个同妻掩饰什么;又不像阿杰,对外界眼光不管不顾。他想沉默,又在时代洪流下被逼得发声。

你能说他是主动表态的吗?你能说他自愿博取关注抑或同情吗?不能。

我突然觉得,除了热爱派对、热爱口号的部分,是不是还有很多像这样的安静派?或者说,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安静派才是「少数群体」中的多数,只是他们不常出声?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在过着安全幸福的正常生活,他们从没有机会也没有意愿去了解,不属于他们世界的人会有什么样不同的感情需要。病态、堕落、下贱、无耻。他们只能以他们优先的生活经验订出标准,摆出自认高尚的姿态。」

还是在台大交换时,我和湾湾同学一起做过一个关于「无性别厕所」的研究。所谓无性别厕所,就是两性和LGBT群体都可使用的厕所。

实地调查时,我们询问了大众关于无性别厕所的看法。不出所料,几乎所有被访者都觉得「很好」,可是当我们深入访谈,他们都会表露出「我觉得怪怪的」的态度。这个反映非常有意思,以至于后来我们把「我觉得很好,但是怪怪的」当作整个课题的一个关键句。

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对于少数群体的看法。大众都主张同志无罪,但当身边出现同志,又免不了背后议论。

大概正是这种膈应,促使宋正远娶妻生子(我并没有赞成他的做法),也进一步产生了更多的刘三莲。

在读女性主义相关理论的时候,我发现最后的最后,想要「不贴标签」,就要从一开始就「不分类别」,就不应该把「少数群体」当作一个同质均匀的群体,而该把他们和自己一样,看作无数个平等的、互异的、碎片化的个体的集合。

不仅仅是同志群体,针对任何一个不太一样的个体,都是如此。 

宋正远,阿杰,刘三莲,宋呈希,你,我, 宋正远没有谁的生活经验是优先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