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电子时代的人生绑架者
作者: 负二
大家在互相打招呼之前,先各自拿出手机,其中几个人用手机“签到”,然后把“签到”信息转发给在场的每一个 人,而另一些人则用手机给饭桌上的菜肴拍照,然后同样转发给在场的每一个人,直到各种提示音消失之后,大家开始一边动筷子,一边心不在焉地聊八卦,如果没有爆炸性的话题出现,吸引在场的每一个人的注意力,那么大家的注意力都会被自己的手机虏获——比如我会收到坐在对面的那人发来的一张用手指画的拙劣的涂鸦,然后让我根据此图猜一个单词。
现在,一次聚餐的情景差不多就是这样,把一盘菜的照片转发给就坐在你身边和你一起吃饭的那个人,这种事说起来真是要多蠢有多蠢,但人们仍是乐此不疲——当一台饮水机都拥有一个微博账号时,我们意识到任何事情都已经无法阻止网络社交了,无论是美食还是同学聚会。
大多数热衷于用手机刷新SNS网站的人并不认为对网络社交上瘾是什么问题——他们有种幻觉:需要的时候,我肯定能够克制自己,那肯定比戒烟容易。但事实并非如此,网络社交上瘾与烟瘾截然不同,如果你对它背后的机制有所了解,一定会对它能够利用人类心理的弱点到如此地步深感惊讶——一个正常人只要掉进这个圈套,就几乎不可能不对这玩意上瘾。
如果你有过在泡论坛时不断刷新页面的经历,你就会明白社交网站的通知系统是一个多么精巧的引人上钩的设计——人们难以容忍等待,他们需要新状态的刺激,现代化的机场都将下飞机口到取行李处的距离设计得要多漫长有多漫长,就是为了避免旅客在取行李处叉着双手等行李,因为“走”比“等”更容易让人接受——而创造通知系统的产品经理们显然深谙此道,只要通知系统不断地给出状态更新的通知,就能够让人每天乖乖地登录,然后长时间地留在你的社交网站上,这一招就像用香肠逗狗一样好用。
许多人认为社交网站降低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成本,促进了信息流动和世界大同——他们显然是被Facebook、新浪微薄之类的网站给蒙骗了;而对人类社会的本质有所了解的人则会同意窥私欲是支撑社交网站的动力之一——有一定道理,人们总是有无穷的动力想去瞧瞧多年不见的老朋友、老同学,或是初恋情人,看他们是不是过得比自己更差,我的表弟曾向我坦白,在他听说前女友离婚的消息后,他曾连续一个月关注她的微博和开心网账号,并且觉得很爽——巴菲特说,竞争并不是推动人类前进的动力,嫉妒才是。
但实际上,窥私欲在社交网络这盘大菜中顶多只能算是几滴酱油——如果你对人性有更透彻的认识,你会从“把一盘菜的照片转发给和你一起吃饭的每一个人”这一举动上看到更深层次的动机。只有够自恋的人才会认为“我在吃这盘菜”这件事很重要,重要到有必要让每个人知道的地步——不幸的是,这世界上除了抑郁症患者,每个人都够自恋,你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社交网络中的大多数信息都与“交流”没半毛钱关系,只是某人发布的“自以为很重要”的自我推销信息而已。根据“人类自我表现理论”,人们的自我表现往往根据相互关系中对方的特点而采取某种相应的对策,人们会不断地调节和控制呈现给其他人的信息,特别是有关自我的信息,以便建立起有利于自己的形象——所以人们会狂热地维护自己的微博形象,对隐私泄露视而不见,而对爱你的家人恶言相向。
最新的研究表明,热衷社交网络,也很有可能是你不够成功的表现——美国人4个中有3个是Facebook用户,但在可支配财产超过100万美元的人群中,这一比例只有26%,而百万富翁中上Twitter的比例更是只有可怜的3%——心理学家指出,原因可能是财富给予人更多的独立意识,对他人的依赖越少,对他人就越少在意,产生自我关注的倾向。想必扎克伯格自己也不会一天到晚泡在自己的网站上——而这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不够成功”,毫无疑问。
只要看透这一切,你就会明白,社交网络热潮,根本不是什么科技革命,它只不过是人性弱点的一次集中爆发而已,并且在它不为人所见的屁股后面,多多少少都能闻出一丝阴谋家的味道——自由软件基金会主席Richard Stallman认为,基于实名制的Facebook是一个国际寄生项目,而Jonathan Nolan(《盗梦空间》编剧)则在他的新剧中直接说,Facebook的幕后金主其实是CIA,自从全世界的人们都那么乐意泄露隐私后,CIA的工作简单了不少。
现在看来,远离通知提示音的诱惑,从社交网络那里为自己“赎身”,才是人生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