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叫我辞职我就辞吗?
今天,我刚过地铁安检,一个工作人员冲着我喊道“你辞不辞职?”。我很困惑,这是怎么了,公然唆使他人辞职。但我知道这不是对我说的,只是刚好撞向枪口罢了。可却莫名的有种感触。如果真是对我说的,我只想回答:“等我想清楚先。”
昨天,一个和我同期的同事离职了,我不知道对他说什么,只问了接下来作何打算。第一次感受到身边的同事辞职后,心里会有一点伤感油然而生。
对于辞职这件事,我曾经认为很正常,因为我也有过几次辞职的经历。
第一次辞职是在西餐厅做兼职的时候,因为临近“五一”想加工资,经理找我们谈话,最后没谈妥,于是果断辞职走人。
第二次辞职是在4S店实习的时候,那是第一次一个人去上班,没有同学和熟人,又不太敢和老员工打交道,心里挺不是滋味的。过几天来了个实习生,觉得终于有伴了,不至于那么孤单,至少平时有个人可以聊天。但是,没到半个月的时间他就走了。我想可能是没有工资的缘故,而且,当时他也没有具体的工作,就像放羊似得无所事事。我那时候也只有800块的实习补贴,听说了其他同学做销售都有两三千的工资,顿时心凉了一半。结果一个月后,我也跟主管提出了辞职。
第三次辞职已经是我正式参加工作了,说起来挺幸运的,能够进到国企,比起其他同学在小公司,还是比较有面子的,尽管去到了一个边陲小镇,远离了城市的繁华。可是还没到一年,我向领导提交了辞职信。领导也问了原因,和往后的打算,就批准了我的辞职申请。当时还幻想着领导会说些挽留的话,结果却批评我的申请书,写得文采飞扬却无感恩之情。至今我还觉得非常羞愧。
我回到喧闹的城市后,和朋友聊起之前工作的薪资。我挺自豪地说,不到一年我的账上攒了一万。可没想到的是,尽然被这位朋友嘲了一脸,他说自己两个月就能赚一万了。自从那次以后,我才发现面子不能当饭吃。
接下来我想着能不能尝试做销售,于是去了一家房地产中介。上班第一天跟打鸡血似的,喊口号,朗诵很励志的文章。接下来的环节就有意思了,是员工之间的业绩比拼。可以压“赌注”,比方说谁输了就要帮对方买一周的早餐,或者买一箱酸奶,还有更搞笑的,谁输了谁就要剃光头。当然,这也是为了激励大家,同时也可以活跃工作氛围,毕竟平日工作真的很枯燥,压力也非常大。一台电脑、一部座机、一身制服,这就是工作的标配。每个人都可以领到一份电话表单,没有名字和其他信息。我的任务就是按列表,挨个打电话,寻找有意向的买家。我一个早上就打了近百个,厉害的老前辈一天能打好几百个。当然,打得多不代表就能出单,可至少几率会一般人要高,而且打电话的次数也是算绩效的。所以,很多人每天就是疯狂地打电话。
第二天,我坐公交去上班,中途要转一趟车。在车上,我一直在回想昨天上班的情景,并不停地问自己,“这是你期望的工作状态吗,这是你未来要走的路吗,这里可以找到你的梦想吗?”下车后,我犹豫要不要转那趟开往公司的车。车来了,门在我面前打开,可是步子沉重地迈不开,司机见我没有上车的意思,便关上门走了。发动机的轰鸣声仿佛嘲笑一般,只留下了呛人的尾气。
这一次我甚至没有走正式的辞职流程,只给人事经理发了个微信,只有短短几个字——“我不去了”。
我又开始在网上投简历,这一次,目标比较明确,希望进入跟所学专业相关的行业,从事销售工作。
面试的经历多了,开始发现销售真的是一份很容易找的工作。无关你的学历、专业、背景,只要你想赚钱,能承受较大的压力,那就可以了。
没过多久,我就在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任职运营专员,其实就是做销售。
当时很多学校都在做“均衡教育”,需要拍工作汇报专题片,和硬件配套方面的建设,跟我们公司的业务方向契合。所以,我的任务就是去开发各级教育局和学校的客户。教育局和学校都有专项资金投入到均衡教育建设中,其他的公司也盯上了这块“肥肉”,竞争也相当大,基本不存在自动上门的客户。那怎么去开发呢?只有打电话了,还能怎么办。当然也不可能像之前在房地产公司那样,会有一份长长的电话表单。我们的方法就是先打114,找到某某教育局电话,打过去询问均衡教育的工作情况,如果对方说还没拍片子,那就介绍我们的业务给他们,然后通过邮件发案例给他们参考。第二天再打电话过去询问是否看了案例,感受如何,重点就是要约时间见面谈。这一步很重要,电话里说的再好,不见面谈,一切都是无用功。因为只有见面了,拿出真材实料,才能建立彼此间的信任感。
我在这家文化传播公司三个月,打了三个月电话,一个成功约到的客户都没有。这时候我真的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具备做销售的条件。其中的问题很多,个人肯定是主要原因,其次是抓错了市场面。还有就是没师傅带,这一点与其说是原因,到不如说是理由或借口。同期进来的同事有几个还是没毕业的,大家都没有经验,但做事情很灵活,这是我所欠缺的。
分管市场的领导我不太喜欢,这也是我最后选择离职的一大原因。这位领导很厉害,有丰富的营销管理经验,个人的销售能力也非常强,意识很敏锐,按职位重要性排的话,他是公司的第三把手。可有一点,我非常抵触,那就是“酒气”太重。酒气两字打了双引号,不是说他身上有酒味。他每次喝酒总喜欢摆谱,讲自己经历了什么什么,曾经有多牛逼,然后就是给我们灌输各种大道理。
虽说搞市场的一定要能喝酒,工作需要那就无可厚非,可枪口不能往家里怼啊!每次部门聚餐或搞活动,非得喝到一两点不可才满意。平时大家上班早,休息时间并不多,第二天还要上班,没必要喝这么晚。
还有一次是公司年会后,到附近的餐馆吃饭。吃完后本来是要走的,有个女生和我住一个地方,我想和她一起回去。出于礼貌,我跟部门领导打了招呼,结果他却摆出一副不让走的态度,还质疑我们的关系,略带不满地发问我,“ 你们到底是什么关系?”迫于压力,我还是选择留下,让那个女生自己先回去了。
说到这,顺便提一下,我们领导不希望男女同事搞办公室恋情,在一次工作会议上,他和我们说,同事之间可以是兄弟姐妹,但最好不要发展到男女恋人的层面上。领导有自己的考虑,我也没这心思。当时他还补充道,如果真发展到这个层面,那也没办法,毕竟这种事是管不了的。所以,我也根本没在意。直到年会后,才感受到领导对这方面的态度。
过完春节,我回到公司。两天后,我终于递交了辞职信。领导表示我可能不适合做销售,考虑过调我到分公司做新媒体。但这些都是场面话,如果领导真有意“栽培”我,为什么要等到三个月后才说这番话。
其实,我辞职次数远不止这5次,在这里就不说太多了,感觉像在写流水账。
现在,我在一家做杂志的公司从事新媒体相关的工作,打算暂且安顿下来,不在短期内辞职。沉下心来积累经验、培养能力、加强学习,为日后到来的机会,做好迎接它的准备。
扯远了,回到辞职的话题,如果要问我辞不辞职,我是真的得想清楚才行,我要考虑我的目标在什么方向,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的职业生涯该怎么规划。
如果什么都没想清楚,就因为工作环境不好、压力比较大、工资不算高、没有发展空间、不喜欢领导的作风等这些原因选择辞职,我怕自己找到的下一份工作依然会有各种想辞职的理由。
我害怕自己一辈子无法成长;我害怕自己一辈子颠沛流离;我害怕自己一辈子毫无成就;我害怕自己一辈子不被尊重;我害怕自己一辈子只能打工;我害怕自己一辈子为了生活奔波劳碌。
毕业后的两年,个人的思想观念变化巨大。曾经在学校里,我可以不喜欢就不做,认为不对就反驳,甚至可以和老师对着干。毕竟当时是父母花钱供我读书,和老师、领导的关系不好,不影响基本生活,顶多受个处分扣个学分,之后弥补回来还是可以毕业,并拿到学位证的。
不过,出道社会就完全不一样了。被公司花钱雇佣,等于公司给了我饭碗。如果不服从公司管理,跟领导闹翻脸,那是会被辞退的,饭碗就丢了,生活的基本保障就没了。所以,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这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也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公司,关键看老板的态度,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往往是由公司一把手决定的。如果老板认为自己和下属是合作关系,而不是雇佣关系,那这种态度就会潜移默化给公司里的其他人,进而整个公司的成员就会形成一种共同的认知。合作关系绝对要比雇佣关系更高级,合作字面首先给人一种平等的感觉,并且能够提高相互间的协作意识,从而激发创新的活力,强化工作的效率,以及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感。
所以,我不喜欢一些领导总是拿着雇佣关系说辞,说什么公司花钱买断你的时间,你就得努力为公司工作,要按着公司发展规划走,不能够脱轨。这种领导眼里只有上下级关系,命令和服从。他只希望安排下去的工作,手下能够做好并完成,不要出差错,否则会有更大的麻烦降临。那些希望按时完成任务,祈求不出差错的领导,每日都心惊胆战,他们害怕,害怕分管的工作做不好会被问责。于是他只能要求和督促下属,不要乱想,认认真真做好布置下去的工作就行。
这样的公司或组织是没有活力的,更不要说创新了,我们能看到的只有一部部人肉机器在运转而已。如果某个部件出了问题,那就直接换上新的部件,然后机器照常运转。想想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雇佣关系可以说是旧社会的腐朽思想,领导人很容易形成独断专行的工作作风,下属没有发言表态的机会,即使有也只是流于形式,你的建议和方案能否被采用,关键的权力在领导手中,这样只会遏制下属成长的可能性。
“下属”这个词,真的不好,下属意味着有上,而上往往压着下。“下”的底部比较尖,一旦被施加的压力过大,自己拔起来就相当困难。
新时代的公司组织形式应该是合作关系,合作方能共赢,合作才有1+1>2的可能。同时,要给我们机会去尝试,不要害怕出差错,创新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正如实验获得成功之前,都由无数个失败的结果告诉我们,哪条路才是正确的。
一个只讲雇佣关系的公司,零件经常要换。通常情况下,零件不是坏掉了,而是自己跑掉了,因为没办法咬合,无法形成良好合作的基础。所以,如今为什么辞职成为一个常态化的东西,作为一个部门或公司的领导是不是也该反省一下。
心里还有很多想说的东西,都是一家之怨言,文笔劣拙,就不丢人现眼了,就此笔搁,当有感触之时,再奋笔疾书。
起笔于2017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