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带来的幸福
这本书原先的副标题是:“茶道带来的十五种幸福”,我读完了也没数过来有几种幸福,于是本着严谨为上,没加幸福的个数……其实按理来说每个人研习茶道得来的幸福也不能量化。就此概括成幸福二字。
茶道这个东西,我一开始读来觉得真麻烦。什么都有规定,只有我们想象不到的地方,没有他们规定不到的地方,细节真是既多又冗杂。日本茶道自独成一派后,千利休在安土桃山时代织田信长、丰臣秀吉雄霸天下时将之系统化,此后便不断完善发展起来。我的第一感觉很明确:这帮人真是闲的不行,闲出毛病才会把喝个茶这么简单的事儿搞得这么折磨人!
这本书是作者对自己学习茶道的二十多年历程的记录,很显然,作者一开始和我一个想法。比起这些,更可怕的是,每次学习不让记笔记,就一个劲儿在那实际操练,不让问这里为什么这么做,那里为什么那么做,说茶道就是这样,没有为什么。学完一种茶道还要完全清空重新学另一种。搞的作者云里雾里,开始那几年备受煎熬。但是神奇的是,作者坚持下来了,一边可以说是被迫的,另一边可以说是自愿的。总之对于坚持下来这个结果来讲,充满了幸运……
坚持下来的原因我认为有二:
第一是充满新鲜感。抛开怎么学不谈,就像我上文说的,每次都不一样啊!或者说变化极多,尤其是每次房间壁龛里挂的字画,每一次作者去上课时都不同。与气节有关,天气有关,与很多东西都有关。作者的老师说这是一种待客之道,尊重来客的做法,与茶道的宗旨也相和——人与自然的贴近,与当下的交汇。能让来访者见字画明白情境,更能融入当时的情境。
第二是作者本身的经历。作者大学开始学习茶道,无论是最初是否是发自内心的想学,茶道都陪伴作者经历了从学生到成人的变化。每周六去上课也成了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自己的人生经历起伏,内心有所波动时,每周的茶道课竟成了作者可以暂时脱离开世俗的种种苦恼的一片心安之处。就像作者的老师某一日指着茶室外的墙壁外侧说:“这面墙古时叫 ‘刀挂’,武士们要把刀挂在墙壁上再进入茶室。”,作者对其的解释是:“这是让武士们卸下重担再进入茶室,以此回归一个身为一个人的根本和独立。” 和作者本身的经历做法又何其相似。
读到那里,我似乎对茶道之所以那么冗杂细致有所理解了,身为人的不完美性在这里似乎得到了解答。我们不完美却又要求完美,细致到每一个动作的优雅,美观;我们不能脱离世俗的担子活着却又苦苦寻找一片世外桃源,于是这里,这间茶室成了可以让自己的梦想中的生活最贴近真实的地方,每一个细节的研究琢磨成了唯一可以任自己的奇思妙想得以最简单直接的实现的途径。于是与其说是限制,不如说是寄托。
那个 “没有为什么” 的茶道教学也获得了解答,也许那些是茶道若生命的创立茶道的人,似乎根本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是开心,平和,能暂时了却世俗之累。唯独的原因,也就是休憩吧。他们不过是把休憩也做得如此优雅。全凭人的本能行事,向美之心行事。“这个动作,如何做才更美呢?才能让我劳顿的身心由衷地为此平和快乐呢?”但是这样思索,这样行为到最后的结果却是:达到了一种致美的境界。作者的老师告诉她:“不需思索,指间自然就反射了内心的情绪,手随心动。”,”只欣赏当下的美好,才是智慧的人生。” ,这两句话,写到这里看来,一语中的。心向往着美好单纯,手便能优雅美观,进了这间茶室,外面的一切,与我无关……生逢乱世,实为难得。
为什么说是乱世呢?这就要说回到本书和本文的题目—— “日日是好日” 去了,我想每个人对字面的理解都各有不同。我一开始觉得就是教导我们每天都是好日子的意思,其实若由此理解也不算错误。这句话出自《禅说》:“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春宵”,意思是把握现在,体悟当前,别错过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每一个物。回到千利休的时代,那个时代,昨日还健在的朋友,今日便惨遭杀害的不计其数。所以千利休说自己常常保持着与友人最后一次见面的感慨相会。那个时代,与谁交杯畅饮,相会共餐都可能是一生一次的机会。所以,那句话应该是:“日日是好日,一生一会。”
读到此处,我再没有任何对茶道冗杂不堪的细节规范有任何的抵触和偏见了。作者曾饱受生活变故折磨的时候,接到老师的电话,老师告诉她,要是累了,就来这喝杯茶吧。于是作者晚上什么都没带去了老师家里。茶道课早就上完了,可进门的时候,老师竟说:“你来得正好,我正泡了新茶。” 房间里也热气腾腾,非常温暖。作者一瞬间竟觉得,也许是老师早就知道她回来,一直等待着她……作者泪目,我也泪目……
这本书的读后感我其实很难下笔,不知道怎么形容我从一开始到最后的情感变化和体悟。作者学习了茶道二十六年,我单单是读了这么一篇记录,就万般触动心扉。我本来想就发一句话在公众号里,说:“去读《日日是好日》吧。”,可我想把它极力推荐给大家的愿望又让我觉得这么做毫无力量。于是写点不成文的体会。还是推荐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