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挖掘机:第一性原理
类比是一种分类和迁移,由此及彼,由已知到未知,由过去到现在。它也是人类天生的,写在基因中的一种思维方式,我们用类比的方法创造了大量让生活变美好的产品。但仅仅依赖类比容易让我们浮在表面,不能发现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客观规律,所以想更完美的解决问题,除了类比,我们还需要借助第一性原理这个思维工具。高手在一个陌生情境中,既会搭脚手架(类比),也会用挖掘机(第一性原理),通过上下夹击的方式解决问题。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是使用第一性原理的高手,也是他让这个概念流行起来。在这个思维工具的帮助下,他改变商业游戏规则,不断颠覆传统,造电动汽车,挖梦幻隧道,还要造火箭将人类送上火星。在马斯克开发电动车的过程中,一些人说现在的电池组很贵,每千瓦小时会耗掉600美元,未来价格也不会低,因为它一直就那么贵。很多权威人士也都声称电池行业技术发展已经到达了顶峰,再没有改进的空间,也不可能用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来。
特斯拉CEO改变游戏规则的方法
但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可以考虑,电池的材料构成都有什么,这些材料的市场价格如何?马斯克在采访中说,他将电池组分解为最基础的材料组成部分:碳、镍、铝和其他用于分离的聚合物,再加上一个外面的盒子。这些都是电池组重要的构成元素,这些元素中的每个部分都可以优化、改进,最终的优化程度也取决于解决这些问题人的聪明才智。于是,特斯拉现在的电池的价格就变成了每千瓦小时80美元。
这就是第一性原理(又叫第一原理)的思考方式:
与其根据参照物去推论,不如把问题分解成几个最基本的事实,然后检查每个事实部分。即使问题已经解决,我们还是要从问题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入手,重新审视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第一性原理虽然是马斯克带火的,但这个概念可以溯源到两千多年前,它最早由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相当于数学中的公理,即在每一个系统的探索中,存在第一原理,它是一个最基本的假设或命题,不能被省略或删除,也不能被违反。比如:
-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 垂线段最短;
-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这是基础几何中的第一性原理,从这些公理出发,可以推导和证明其他命题。
第一性原理也是量子力学的一个术语,意思是从头算,无需任何经验参数,只用少量基本数据做计算,得出分子结构和物质的性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曾回答过这样一个问题:
假如在一次浩劫中,所有的科学知识都被摧毁,只能留下一句话给后代,用最少的词传达最多的信息呢?费曼认为这句唯一的话就是原子假说,即万物由原子构成,它们永恒运动,在一定距离外相互吸引,受挤压时则相互排斥。这句话包含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所有信息。我们人体也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是60多种元素组成的一个原子集合。
所以第一性原理有个终极目的, 就是回答万物本源这个困扰人类很长时间的问题。
初心是你的第一性原理
在具体的工作生活中,什么是我们的第一性原理呢?就是初心,我们起步的地方,勿忘初心是我们的第一性原理。关于初心,有一则《你会砍哪棵树》的故事分享给你:
有位老教授在在一次聚会上跟同学们做过这样一个测试。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老教授一 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同学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同学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大家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 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老教授目光闪烁着,大家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同学们还是按照他给的条件往下想,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大家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 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 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 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 棵?"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如果在生活中忘掉初心,我们就如同大联盟捕手 Yogi Berra 说的那样「我们迷路了,但我们开的很顺,正快速前进!」
关于初心和在如何在商业中使用第一性原理,我们还可以向另一位商界奇才亚马逊CEO贝索斯学习。他的口号「我们永远在Day 1」,是让亚马逊持续成长的第一性原理。
在贝索斯心目中,创业分两种状态,一种是Day 1状态,就是创业的第一天,事业启动,有压力有迷茫,但在最原始的创业冲动下,有极大的创造力和颠覆思想。而在 Day 2,则是功成名就,事业到了一个稳定期,有不错的团队和市场份额,企业目标是保持当前状态。
贝索斯认为企业只能在这两种状态中选择一个,假如你是创业者,会选哪一个呢?很多人可能会毫不犹豫的选 Day 2。这是很多创业者期望的理想状态。因为到这个阶段,已经走出了生死线,各种资源条件都比较丰富,管理也轻松。但贝索斯说要选Day 1,终点不重要,起点才重要,不管取得了多少成就,仍然要把每天当做是第一天。
贝索斯在1998年致股东信里指出:始终保持在起点上,你是很难被打倒的,你拥有无限潜力,除非你自己放弃。而当你到了Day 2,你就会考虑怎样保持份额,保持规模,保持利润,稳固当前的舒适状态。而一旦你进入维持的心态,发展就会停滞,就会死亡。所以,企业必须永远保持在Day 1 状态。
贝索斯还把西雅图亚马逊总部大楼命名为Day 1,大楼到处都是Day1 的标志以及对它的解读。这让每个进入大楼的员工知道这是他的第一天,是贝索斯的第一天,也是亚马逊的第一天。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达到人生巅峰,但贝索斯认为,你达到人生巅峰的那一天,就是你要下落的那一天,我们永远要在起点而不是巅峰。
而我认为人生幸福的第一性原理就是保持初心,持续进步!
在生活中我们倾向于比较,别人已经做过或正在做的事,我们跟着去做。也有以形补形的类比思维,比如很多人认为吃核桃能补脑子,因为核桃仁的外形跟我们的大脑很像。这是我们人类思维的捷径,因为这种思维方式很快捷,很「省电」,但是它也会限制我们的好奇心,如果碰到陌生的东西,我们都以类比比较的方式去理解,就会以为自己真的理解这个新生事物,而不愿再探索它背后的规律。
而第一性原理则需要一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找到里面的本质,然后从本质一层层往上综合。这一过程需要调用理性,很「费电」,我们的大脑默认设置是「省电模式」。关于这一点我们也不必过于自责,连很多有成就的大人物也难以脱俗。下面是一些被证明错误的预言,或许我们应当经常拿出来看看,这些伟人沉溺于过去的经验,使用“省电模式”的后果是给打脸打得啪啪响:
- 我觉得全世界可能只能卖出五台计算机吧。——托马斯·沃森,IBM 主席,1943
- 演员们表演就可以了,谁 TM 愿意听他们的声音呢?——华纳兄弟公司创始人 哈利·华纳,1927
- 640K 内存妥妥够用了。——比尔·盖茨,1981
小福利:新朋友关注微信公众号:行为设计学(actiondesign)回复 “电子书”可免费领取三本思维模型必读秘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