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心情的五种基本技巧
今天聊一聊处理心情的五种基本技巧,结合最近的笔记和切身感受,我们来聊一聊在工作中如何辨识心情,对不同心情做出反应,帮助我们更好的沟通。
1.通过事情来辨别心情。
其实为什么想要把这块的笔记单独整理出来,是因为笔者并不擅长,在笔者眼里事情就是事情,为什么要处理辨别心情呢? 就像是海面冰山一角一样,我们看到的“事情”就像是浮在海面的冰块,而真正决定看不见却又影响着事情的呈现的,是藏在海面下的“心情”,也就是对方的感受。我们来举两个例子,来看事情和背后说话的人的心情。
“哎,你说张三真是可恶,明明是他没有按时完成任务,但是他却到老板那里说我不支持他”。
假如你的同时跟你说上面这句话,你应该怎么回应呢?笔者的第一反应就是,顺着这个人的思路,就应该是说这个人真可恶,跟着他一起骂他呗。但是如果我们再停留几秒钟想想,这个人说话的心情是什么呢?相比对张三的抱怨,恐怕他更担心的是被老板误解。而如果你没有读到这一层心情,恐怕沟通的效果也会打折扣,反而可能得罪人。
“你说我真是后悔呀,当初我力排众异,支持了王冰的市场活动方案,现在他自己放弃了!真叫我失望!哎”
再看上面这一句,也很意思,我们能读出什么心情呢?后悔?遗憾?失望?仔细在说两遍,你会发现,这个人的心情,占据第一位的,其实是担心,担心大家对他的眼光产生质疑。而你要是单独从事的角度去跟他反馈,可能得出的结论效果也会很差。
所以,辨识心情,是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一个过程,也是处理心情的前提,它背后的暗藏着什么深层次的请求,我们应该怎么样的做反馈,都是需要通过解读心情解读出来的。
2.处理心情的五种基本技巧。
(一)技巧一:尊重他人。
这个词,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在很多常态的沟通场景中,我们都并没有做得很好,如何能让跟你沟通的人感受到被尊重,能够对你的反馈表示认同,信任,我们可以采用一个方法来实现。那就是常见的STAR原则(S:处境;T:任务;A:行为;R:结果)。他的核心思路是什么呢?就是你需要先关心对方的A,再来陈述我们的R,我们看一张图:
尊重的AR应用看这张图中的情景,假设作为一个管理者,你会怎么办呢?下属出现负面的行为的时候,你需要先反思你的管理诉求是什么?这个场景下,其实你的管理诉求应该是帮助他找到原因。而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更好呢?显然是图中的回应:表达事实理解(A)--充分尊重和感谢(R)--最后让对方澄清找到原因,当然在这结束后我们可以再次使用AR,“假设你能上周XXXX(A),这个报告可能就能够按时完成(R)。”帮助对方给予提升和改进的方向。
(二)技巧二:理解他人。
理解他人的,能够达到什么效果呢,获取信任,化解冲突。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听+看+回应。一方面观察理解对方陈述的事实,另一方面观察对方的语气语调、表情给予回应。这点笔者想要强调的是几种常见的“伪同理心”。
(1)否认对方真实的情绪。
例如:这个事真的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这句话我经常说,它有什么负面作用呢?其实你想,你这么说的时候,给人的感受就是你太初级了,我做起来难,你做起来就不难。
(2)我比你惨。
例如:我加的班比你要多六倍呢。这是典型的比惨式的回应,为什么说这是伪同理心呢?你可以想想对方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子?他背后暗藏的请求,是不是要比惨,这样又会不会让他感受更好。
(3)直接宣称“我理解你”。
例如:我理解你,我特别理解你。这句话我也经常说,想想自己还真是个直男,想想你越这么说,可能对方还会觉得你越不理解他,是不。
(4)补刀。
例如:看,当时我就跟你这么说,你就是不听,现在结果好了吧!这句话看似自己一吐为快,同理了对方原来吃过的亏,但实际往往效果适得其反,因为对方反而会觉得你是在批评和落井下石。
这个部分的关键就是,你要同理对方的观点和事实,但是并不一定要认同对方的观点,同理是理解的前提,而后续的观点,则需要你根据你的管理诉求而决定。
(三)技巧三:影响他人。
这部分中,我们可以借鉴的是要从告诉对方解决经验转变为提问引导参与思考。比如对方有一个具体的问题请教你怎么做的时候,你常规的思路是直接告诉他步骤1234,但是换一种方式你可以这样做:
首先列出如果是你自己解决问题需要哪些关键步骤清单,然后使用漏斗式提问了解对方做了哪些步骤,将这些步骤从清单中删除,最后通过开放式的问题,把剩余的问题抛出来讨论。让他逐步思考出答案,要比我们直接告诉怎么做效果好得多。
告诉-提问的区别(四)技巧四:让他人理解你。
分享这个技巧,可以让管理效果产生信任,具体可以分享观点、原因以及感受。怎么使用呢?比如同事跟你说一个问题,你觉得不好给出建议,你可以怎么办呢?你可以说,你说的这个事,当年我也遇到过,我是怎么XXX一步一步解决的。再比如说分享感受,“能有你这样的小伙伴一起奋斗我感觉非常感动。”这种反馈方式,往往会让人更容易接受。
(五)技巧五:提供支持。
支持能产生什么效果呢?信任和责任担当。比如:组员跟你说,“组长,你能不能出面开这个项目会?他们谁都不听我的,只听你的”你应该如何回应呢?你要首先要区分,这个项目会的边界,是他的职责,还是你需要给的支持,在他职责范围内的,更多的应该是方法的引导,而指责外的,才是你需要给出的支持。其次要区分物质支持还是精神支持,如果精神支持能够解决,就可以先不启动物质支持。
你可以说,刚开始做项目,肯定不好受。(表达同理心)但是这几个月下来,你的组织和协调能力都得到了验证,只是需要时间和方法,迅速在同事之间建立专业威信。(表达肯定,增强自信)你是负责人,这个会我建议还是你开,但是我会到场参加,我们可以商量一下怎么开能够说服参会的这些人.....(给予支持,鼓励承担)
综上,这里还需要提醒一点的是,不要滥用表扬,如果用,要记住另外三个原则:及时,具体,平衡。
【金词银句】054期:
1.俞军的产品经理十二条
1.产品经理首先是客户;2.站在用户的角度看待问题;3.用户体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4.追求效果,而不要做没用的东西;5.发现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6.决定不做什么往往比决定做什么更重要;7.用户是很难被教育的,要迎合用户而不是改变用户;8.关注最大多数的用户,在关键点上超越竞争对手,快速上线,在实践中不断改进;9.给用户稳定的体验预期;10.如果不确定该怎么做,就先学别人是怎么做的;11.把用户当作傻瓜,不要让用户思考和选择其用户预先想好;12.不要给用户不想要的东西,任何没用的东西对用户来说都是伤害。
2.拾荒者的意义
拾荒者一面提供廉价的回收材料,用于生产里面要接受这城市聚集的垃圾,让垃圾变得有用处,缓冲垃圾对环境的伤害,如果没有它们的分类和回收,按照我们现在大部分的垃圾回收制度,只能靠垃圾填埋和焚烧,那么对环境的破坏将是灾难性的。可以说拾荒者是站在城市消费和环境之间的守护者,拾荒者让垃圾进入了一个正向循环,也让他们有机会在大城市的边缘升级,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3.最近深有同感的叔本华名句。
生活就是一团欲望,如果欲望得不到满足那么就痛苦,如果欲望得到满足,那么就无聊,于是人生就像摇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