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角色都是自己抢来的
朋友给我说过一个故事,关于他的一个同事,这人总是否定自己的能力。
比如说,经理让他去完成一个任务,他总会说:“我不会,要不让那谁谁谁去吧。”
再比如说,其他部门的人请教他技术问题,他总会说:“我不懂,你去问某某某工程师吧。”
还比如说,有人找他签字,他不管自己有没有权限,一律不签,全部推给别人。
一段时间之后,他真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没有任何一个人来烦他了,甚至还有人给新人做入职攻略时,专门说:“不要找那个人,他啥也不会。”
不会先生也有自己的处事哲理,刚毕业那会儿,他确实什么都不会,大家都是一样的,为了保护自己,什么事都不承担责任,一段时间后,他确实几乎没有闯任何祸。
有的小伙伴捅的篓子太大,已经被辞退,不会先生很是自豪,逢人便说:“你看,他多傻,那么积极做什么,现在好了,被炒了吧。”
然而,更多的小伙伴在错误中逐渐找到了做事的平衡点,开始担纲某些项目的负责人职位。不会先生呢,依然什么都不会,酱油打的倍儿棒。
我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师傅教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会保护自己,不懂的不要乱说,不会的不要糊弄,记得要来问师傅,有人为难你的话,也不要吵架,向上级领导反映实际情况。
我把这些金科玉律带着,踏入职场,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却被人来了当头一棒。一个小组长说:“小伙子,新来的吧?”
我说:“是,新来的。”
小组长说:“那走吧,这周你就跟我去拧螺丝吧。”
说实话,当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金科玉律完全派不上用场啊,微博上学来的交流技巧也没得用,难道我和螺丝讲讲道理,他就能自己和螺母相亲相爱一家人么?
有人说,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次改变,都像是去撞一堵墙,墙上的裂缝有多宽,决定了你的未来能看到多少光明。
有的人怕疼,撞了几下就缩了回去,变成了“不会先生”那样的人;有的人是愣头青,几下就把自己撞死了,早早出局;剩下的人头破血流后,出路就摆在眼前。
我们从参加工作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不断地撞墙。遇到领导脾气不好,三天两头给你臭骂一顿,疼;遇到同事不好相处,偶尔使个绊子,疼;有时候,门卫大叔都会看你不顺眼,非要查你忘带的工牌,疼。
去年,我和大成子就一度被门卫为难,最后托关系解决问题后,我和那个公司彻底走向决裂。是的,我承认,我怕疼,选择了逃避,所以我佩服那些还留了下来的,他们是真的斗士,门关上了,他们给自己撞开无数窗,真牛逼。
除了不怕难,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要敢为人先。
我刚入职的时候,还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情,周五开例会的时候,经理说你们每人写个周总结,看看工作一周后有什么收获。
小爷我下笔如神,谈了一通拧螺丝心得。后来,经理喊我们去单独谈话,他的开场白也很有意思,他说:“这小伙子不错,写的和别人不一样。”后来我又和他谈那个东西的设计有多差,应该直接扔掉,由小爷我亲自操刀来再做一个,最后他实在听不下去了,让我滚出去干活。
意尤未已的我去问小伙伴,是否也被赶了出来,小伙伴说:“可不是嘛,被臭骂一顿,然后赶出来的。”
不对啊,为什么要臭骂一通?
小伙伴说:“我们写的是要如何如何努力工作,自信自立自强,高度赞扬了公司领导的英明,肯定了公司战略的正确,完全就是照着微博上教的说的。”
纳尼,感情就我一人做了批判现实主义员工?说实话,我们经理一度还是对我挺有期望的,只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太多,我们渐行渐远罢了。
在工作中如果想有好的发展,必须拥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如果你扮演路人甲,那么终其一生也不可能演主角。然而好的角色必须要自己争取的。
球场上就是这样,一个运动员受伤后,他的替补会获得大量机会,如果替补球员表现优异,就算他伤愈归来,也只能屈居替补,然后靠自己的表现再把主力位置争回来,比如火箭队的前控球后卫凯里洛瑞和戈兰德拉季奇之间就爆发过这种争夺,我们熟悉的易建联和他的替补也有过这种竞争。
演艺圈里也是这样,星爷说过这样一件事情,他人生的第一个角色是一个跑龙套的,饰演一个被梅超风一招打死的小兵,星爷和导演说:“能不能让我接一招再死?”导演说:“就你多事。”
后来,星爷的成就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如果他不给自己抢戏份,或许,他的一生也就像《喜剧之王》里的台词一样,最后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死跑龙套的。
我知道,在职场中总是有这样的论调,“新人要积极一点,要勇于表现自己。”说实话,我挺反感的,我相信不是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
然而,无关前途的事情可以推脱,关乎未来升职加薪的事情,不管有多么困难,这个角色一定要抢过来,不去试试,你怎么会知道自己有多优秀,不去溜溜,领导如何看到你的潜力。就算捅了篓子,跑路就是,这么年轻,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