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朋友为什么越来越少了?
新年过去后,某天翻起通讯录来,发现以前的朋友有些竟连新年的互相问候都没有了。再翻翻之前的聊天记录,似乎也仅限于一年一度的那几句千篇一律的问候了。
慢慢的,我们就这么淡了再淡了,直到最后可能对方只是存在于通讯录里的一个名字。
这样的感受似乎大家都有过,曾经的我们彻夜高歌把酒言欢,最终,走过那个浓密的交叉点之后,也许没有说再见,只是最后彼此都成为了对方故事里的记忆。
有人伤感,逝去的如烟,甚至都不知道它是以何种方式淡化在空气里的,消失的无影无踪,无从挽留。
我们的朋友为什么越来越少了?大抵大部分人的朋友都是自己的发小,小学乃至大学的同学,上班后的同事。
我们为什么会有朋友,会需要朋友呢?从马斯洛需求层次来看,朋友满足着我们不同人生的阶段的需求。
年少求学,我们离开父母,只身一人来到完全陌生的环境。之前在父母身边那些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也如隔壁的雨露,浇灌不到这个院子里来。
而人本身就是惧怕陌生环境的,在这种情况下便会自觉为自己找到性情看起来与自己相似的人,慢慢为自己与这个小世界建立连接。
同样,与同事相处也是如此,人的本性是群居的,不像其他的动物,得到食物有个巢穴就万事大吉。我们除此之外,还需要有人聊个天,聊聊食物聊聊居所聊聊八卦,我们的安全需求与社交需求都必然来自我们天生的群居属性。
亚里士多德:离群而居者,不是野兽就是神灵。
这样,我们便互为朋友,互为对方提供了安全感与群居感。
而在与朋友共处中,我们互相帮助,从而彼此尊重,这种感觉或许年少在父母身边是不会那么强烈感受到的,毕竟那时我们也只是处在一个弱小被保护的状态。
而自我实现更是在满足了前面之后,人在社交群体中的更高精神需求。
那为何成年有了事业家庭后,我们的朋友越来越少了呢?也许,那些必然的需求我们都在家人面前得到了满足。
成立了自己的家庭,有了爱人与孩子,家成了每个人的避风港,无论身在外如何有飘零感,只要回到家,这种感觉便会融化在孩子的笑脸里。
而很多人也把教育孩子视作人生大任,替换了自我实现的概念,认为自己也就这样了没有什么弹性空间。而孩子还只是个开始,有无数个可能,便各种押宝,反而自己的人生实现就是为了孩子而存在的。
而社交需求也会变弱,我们的目光变窄了。现世安稳,只需搞定房子,搞定车子,搞定孩子,就完事大吉。
所以,我们的需求都被自己满足了,那朋友当然也就没有了容身之处。慢慢的,也不会去想躺在自己通讯录里好久不见的朋友。
只是,我们是不是没有想过、有一天孩子长大了成家了,一如现在的我们。那时,我们曾经的一腔热情又如何安放呢?
所以,趁着大家还记得彼此,还记得彼此的那段记忆,时不时的多点问候,保持与这个世界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