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一世界,一日一成长——7.19昆明杨林港游学第四天

2023-07-18  本文已影响0人  conquer_jhf

云南现在处于雨季,前几天太阳都比较明媚,今天早上醒来,听到“吧嗒吧嗒”的声音——下雨啦!在雨中开启难忘的一天!

前几天的学习中我们画社区地图,进行安全风险分析,设计自然课程体验方案,今天终于要实施了。通过抽签最后确定上午4组、6组,下午2组、7组带领其他小组体验。

上午环节

热身

第2组带来“种子、小树、大树、开花”的游戏,有的人很快开花,有的人一直长不大,真的非常有趣。

回顾

由4组和8组为我们带来7月18日的回顾。

划重点:我们知道了开展户外活动如何风险评估,通过规避、转移、降低和保留4个方面给出预防或补救措施。安全是相对的,风险是绝对的。如何将间接经验与实际经验相结合,让学生知行合一,是我们教师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自然体验

四组带领1、2、3体验《探秘植物——杨林港篇》,六组带领5、7、8体验《探索小观音山——感悟自然》。

我们跟着6组来了一趟小观音山的探险之旅。

一、破冰——金色隧道热身

超级记忆术(分组打乱顺序并复原)和合作前行(一人蒙眼一人引导)两个游戏使团队之间隔阂打开,培养伙伴之间的信任感,放松身心。

二、展开

(一)八宝过山——亲身体验,感受自然

集齐8种自然宝物,可获得徐霞客旅游锦囊。

一草一木一土一石都是自然给予的最便利、最真实、最宝贵、最丰富的教育资源。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嗅闻,用嘴巴品尝,用身体拥抱,更用心去爱。

(二)旅行的种子——播下种子,传递希望

带着我们的力量,用落叶合力将种子运送至生命之坑。

植物的旅行主要靠种子,而种子的旅行方式更是千奇百怪。通过传递种子,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激发参与者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

三、总结

防空洞中席地而坐,分享感受与收获。徐霞客旅游锦囊被打开——巡山如访友,远游如致身。

谷子老师先问带领者是否满足预期,以此引导组织者的回顾与反思。又引导参与者分享:看到活动,我喜欢/赞赏的……,我建议(可以改进的)……。我们看见做得好的地方,吸收为自己经验。提出可改进的意见,促进组织者的提升。谷子老师最后提出几点经验:

1.盲走,可以一队一队先走,搁点距离,降低声音,一个人在前面引导,也可以提醒/吓吓她,讲明终点。

2.寻找8宝中,4宝可以放在路上,4宝可以放在山上,有利于增加参与者上山时的观察与体验。

3.一次公布一个任务,内容邀请提前写出来,自然中尽可能减少手机使用。

4.可带上大的地垫,摆放书包等杂物,把人需要的场地打造出来,更有利于大家面对面投入。要注意建立规则,营造场域

5.思考是否每个环节都需要分享。

6.“彩云天气”小程序方便定位查询当前天气。

下午环节

自然体验

二组带领1、3、4体验《水漫观音山》,七组带领5、6、8体验《一叶一世界》。

我们第7组是带领者,所以进行一下复盘,写一写带领的过程和之后的感受与收获。

我们在杨林港村荷花池实地开展了以《一叶一世界》为主题的一堂自然教育课程,活动共有五个部分。

首先通过“荷花池里有什么?”的热身游戏激发小伙伴的积极性和热情。

其次是“荷叶的秘密”。

小伙伴们对荷叶进行细致观察,大家对荷叶结构、质地、轮廓、颜色、叶缘、叶脉特点有了充分的了解。并带领大家探讨“为什么荷叶不会被水打湿,水落在荷叶上会变成小水珠?”。小组团队准备地非常充分,让小伙伴在参与、观察、探索、讨论的过程中掌握荷叶的结构特点,了解植物叶片的基本知识。有点遗憾的是“防水布的创作”因天气原因没有落实,留下了遗憾的美!虽然刮风下雨,但让伙伴们欣赏了一场“雨中荷叶飘舞”的视觉盛宴!

第三利用与荷花池相关的动植物名词开展“你演我猜”,“谁是卧底”的游戏,小伙伴们在娱乐的同时了解更多的动植物,也培养参与者的创造力、想象力、观察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接着开展“一叶一世界”的小组活动,通过观察、合作、记录、绘画、思考等方式让小伙伴们充分体会了“一片叶子就是一个世界”、“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小伙伴们也充分认识自然与人类密切的关系。

最后,隧道中席地而坐,分享感受与收获。第7组介绍了设计思路,以及根据天气随机应变调整一些方案内容,使整个过程更饱满更丰富。

教室说课

下午在体验完2小时的课程后,大家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教室,由5、1、3、8四个小组进行说课展示,我们继续体验不一样的自然课程。

第一个分享的是第五组的小伙伴,他们设计的体验课程是《滇池环保之旅》,是关于滇池边的垃圾分类活动,他们娓娓道来,我们深有感触,人类应该要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从自己自身做起。做好垃圾分类,维持生态平衡,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

第二个分享的是第一组的小伙伴,他们带来的体验课程是《亲近水杉林》,通过他们的精心设计,我们仿佛置身美丽的水杉林,和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水杉林不一样的景色,同时也能观赏到不同角度的滇池美景,让我们感叹大自然的奇妙和美好。

接下来进行分享的是第三组的小伙伴,他们的活动是《“杨林港”寻宝记》,他们设计的环节十分新颖,内容层层递进。他们自行所创作的快板和诗词让大家连连称赞,同时也让我们对村庄的文化更加了解,相信我们以后也会更加注重观察身边的每一处风景。

最后给我们分享的是第八组的小伙伴,他们的体验课程是《“荷”你相遇》。围绕荷花池地区,从导入到结束,我们能够观察荷叶的形状、特征,同时讲述荷叶防水的原理,了解荷叶别样的用途,让大家对于荷叶也有更多的了解,从自然联系到生活。

晚上环节

在地自然的工作者邀请到“绿色昆明”环保科普协会讲师孟飞,他虽然学的是中西医结合,不过却创作出150多部气候变化科普作品。为我们带来的主题是《气候变化通识课》,向大家介绍温室效应基本原理,温室气体对气候与健康的影响已经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孟老师专门带了专业设备让我们查看人在红外线下呈现是什么样,以及玻璃能让可见光穿透,但是红外线不能穿透,会阻挡。又检测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以及成年人呼出一口气的含量数值。还借助一支燃烧的烟来检测空气中尘埃或飘尘的浓度,果然最好不要抽烟。

面对气候变化是严峻的挑战,种子具有抗热性、耐寒性,它本身的多样性可以抵御已知或未知的灾难,我们建立种子库,尽可能保留下万物的种子,以致它们可以繁衍后代不被灭绝。

一叶一世界,一日一成长。教授给他人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我们在学习自然教育基础理论后,及时设计、实施、带领/体验、反思完善。希望我们都能将这段旅途中对自然的观察力、感受力带给自己的学生,在合适的时机也给他们开展自然教育课程,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当身处自然中,让我们放下手机,闭上双眼,打开各种感官,和大自然谈一场“恋爱”。

昆明杨林港荷花池

简报制作:第七组,

成员:小辣椒、珊瑚、水晶、桔子、陈皮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