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三国人物之黄忠
黄忠在《三国志》中的笔墨甚少,只有区区一段,寥寥数行。《三国演义》描写黄忠倒是浓墨重彩,勾勒了一个忠勇的老将形象,然多有夸张之处。
所谓老将,不知其依据何来,因黄忠生年不详,未知其年齿。史书只道他是南阳人,南阳属于荆州,黄忠最早是刘表的部下,和刘表的侄子刘磐一同镇守长沙的攸县。这是不难理解的,黄忠应当是就近从军,或许果真是从一个普通士卒做起,此时不过是一个低级将领。汉末的时代,仍然是很看重门第出身的,成名的王侯将相,祖上多少都能有些荫泽,无论是事实还是附会。黄忠是没有的,也许真是寒门出身。何以不找个名人祖宗?或许真是不好找,或许是不愿找,或许是不必找。
曹操拿下荆州之后,黄忠得了一个级别很低的官职,裨将军,还是代理的,仍然镇守攸县,隶属于长沙太守韩玄。这地方没有明说,史书上常常有这样的隐笔,但是我们可以清晰知道,黄忠算是跟随韩玄投降了曹操。赤壁之战后,刘备趁机占领了南方诸郡,包括长沙郡,黄忠则又跟随韩玄投降了刘备。这里似乎有个忠诚度的问题可以讨论一下。历事三主,黄忠不忠乎?《三国演义》为了塑造他忠义的形象,写了他和关羽的对决。力战关羽,因为马的问题落败,关羽没有趁人之危,放了他回去,许他换马再战;下次出场,神箭手的黄忠没有射杀关羽,只射了他的盔缨,算是还了关羽前番的恩义。这一细节,获得了关羽的好感,却招来了韩玄的猜疑。面对强大的对手,自己的主将又不信任,最后黄忠是无奈投降。这样的安排,固然有小说人物形象设定的需要,但是多少也有为黄忠辩白的嫌疑。其实大可不必!黄忠这个时候不过是一个低级的将领,跟着主将投降,这是无可指摘的,就像那么多无名无姓的士卒,不也是将领一降便自然倒戈么?他的降与不降,用现在的话说,起不到主体责任。
刘备入蜀,黄忠是第一批跟着去的,葭萌关之变,刘备反攻刘璋,黄忠被委以重任。黄忠常常身先士卒,攻城略地,勇冠三军。在平定益州的过程中,黄忠可以说立下了汗马功劳,因而被封为讨虏将军。黄忠最大的功绩,是在跟随刘备平定汉中的时候,在定军山斩杀了曹操的大将夏侯渊,大败其军。夏侯渊率领的都是精锐部队,黄忠又是亲率士卒,奋勇前进,一时战鼓声、喊杀声、兵器交接之声,震彻山谷,一战而定胜负。此战后,黄忠再因功被封为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封了四大将军,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和关羽、张飞、马超并列。这样的封赏,诸葛亮曾表示担忧,因黄忠从低级的将领上来,没有什么声名威望,张飞、马超亲见过黄忠的奋勇,或许还不会说什么,但是远在荆州的关羽,听说一个籍籍无名之辈突然和自己并列,以关羽的高傲,肯定会闹脾气。刘备说:不用担心,我有办法。
刘备用的什么办法,史书上没有说。《三国演义》里写的是费诗亲自跑了一趟荆州,对关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关羽方才释怀。我们分析一下刘备为什么要重用黄忠,大概可以做一点推断。黄忠在刘表那里一直是个低级将领,在曹操那里依然是个低级将领,压抑许久,得到刘备的重用,他是何种心情?这是真正的知遇之恩,岂不以死相报?武将建功立业,以名留青史,这也是人生的追求,刘备给了他这样的施展的平台。所以黄忠在刘备集团当中的功劳,真是一刀一枪干出来的。刘备之重用黄忠,或许是因缘际遇,且黄忠也大有可用之处,除此之外,是否有一点树立标杆的用意呢?黄忠之被提拔,可以给很多低级将领甚至普通士卒一个信号,只要忠诚奋勇,跟着他都有登坛拜将的机会。当然这只是猜测。在帝王心术,驭人之道来说,或许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