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心明性
——此文送给点亮夜空的星星
有人曾说:山海有隔,不可跨;
也有人说: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还有人说:山海不来,我自去见山海……
山海皆有自己的心性,无论是巍峨耸立,还是烟波浩渺,都是它们自身的状态外在呈现,也是一种内在精神象征的寄托。
山高,海远。
远古的先民久居内陆,对于山海有无尽的向往和憧憬,面对社会条件的局限性无法跨越高山大海,这是一个很美妙的梦,这也是神话的起源,这种遗传的密码永恒的镌刻在我们的DNA里,对于“山海”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寄托和精神诉求,而《山海经》里描述的光怪陆离的珍奇异兽让我们目眩神迷,目惊口呆!
盛唐时期的李太白,曾有诗云: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他可以把天台山的外形和神韵描述的形神兼备,不知道李太白当年游历天台山的胜境是各种感想,诗中所言是真实的感受还是诗人的精神梦呓……
人在山水之间,脱离了平时自得的小空间,进入一个体量巨大的空间中才会发现自己的渺小,天地之间有大美而不言:高山耸立,直下三千尺的飞白巨炼,放佛就是宫阙中银河落入了凡尘;晨光沐浴着密林,穿过枝丫叶片的缝隙洒向大地,被拉长的蓝色影子犹如幽梦般,大自然的静观自得之境让我们心驰神往……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东晋名士陶渊明把自己的心性在“归去来兮”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采菊东篱下,还是悠然见南山,其实都是他心性的外化和隐喻。
无论是山林之趣,还是山海之情,都是超乎于外的游离,《庄子·外篇·山木》里:物物而不物于物,念念而不念于念。物与物,念与念,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状态的逍遥呢?
空间的大小给我们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登高望远的精神松弛状态,荀子在《劝学》里: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博古观今,山海有隔,为何有众多之人对于“登山”乐此不疲,又有众多之人对于“观海”而心心念念,我想——这就是山海情。这就是人类对于精神自得对于物外神游的痴迷与狂热,也是内心深处最原始最真切的悸动。
见山,才知自身见识之高低;见海,方知自身胸怀之宽广。
山之高,海亦阔。
见山者,见海者——即是见众生,亦是见自己……
后记
星星,是個幸運的標誌。它可以照亮迷茫人的前路,也可以讓沈溺在黑暗沼澤里的人看到希望……
2023年6月25日寫於靜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