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人企合一成长励志

创客就是一种输出型人才。

2019-03-21  本文已影响41人  逸客一号
依据输出选择输入

没有经历就没有发言权,做创客私塾快两年了,内心中做好一名创客导师的愿望是越来越强烈,从招商的谈判桌走向课堂的讲桌,让我体会转型最深刻的就是输出能力的提升。诚然,每一个参与社会劳动的人都是一个输出者,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世界第二的经济总量,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但是人均产出和产出的结构就不是让我们在世界上屹立桥头了,提升社会总产出的质量是新时代中国劳动者的任务。国家各级政府部门也在制定扶持科技创新领域的政策,提升生产力的科技含量是我们的国策。国民经济总量的提升和质量的飞跃离不开青年一代人才的进步。学校是围墙内的象牙塔,知识如缓缓溪水般静谧地流淌,图书馆宁静的氛围下是我们的莘莘学子,学校如一个小社会,让每个大学生离开了原始家庭的怀抱,进入到了学校大家庭的拥抱。校园四年的生活是我们每个大学生人才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虽然部分高校采取通识教育的书院模式,已经部分打开了学生和社会的接触,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但是面对当下这个时代校园外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产业更新,学校的步伐显然是没有跟上社会的节奏。当还有人在思考是否开放校园的时候,2018年国家已经明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指导方针,并要求全国各高校具体落实。这个信号意味着什么,高等教育要面向产业需求培养人才,解决就业的问题不仅仅是产业端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还需要学校端培养更多应用型的人才。

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都是典型的创客,创意之客、创新之客和创业之客的培养需要创意课、创新课和创业课,校园的教育师资需要向社会开放,学校老师和社会导师的连手方能培育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实战技能的人才。教育和培训虽然都是教和学,但是我的理解培训更加面向应用面向实战技能,培训的师资更应该向有实战经验的社会导师倾斜,培训更加侧重于输出能力的培养。大学四年的时间一晃而过,按照大部分学校的教学计划,通常到大四基本上课程都比较少了,学生们侧重于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的精力投入。希望走研究型道路的大学生早在大学三年级就投入在了紧张的研究生备考当中,期望获得进一步的深造机会。希望走应用型道路的大学生应该在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结束后的暑假,就着手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选择好社会实践的单位和岗位,利用宝贵的大四这一年作为进入社会的缓冲期、磨合期、适应期。校企合作的黄金时间就是大三之后的暑假到大学生拿到毕业证书的这一年,对于选择直接就业的大学生而言,我的建议就是要用服兵役的心态看待这一年的时间,合理有效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表,视之为进入社会的预科班。

企业从高校毕业生中招聘人才,可以前置到大学三年级和大学四年级,采用委托培养人才的套路太老套了,我们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采用奖创金的机制,以奖励输出的方式激励大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作当中,再不要把大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的方式来使用,而是真正地遵循按效果付费的模式激励他们创新,快速融入到工作的场景中来。随着一部分企业科技创新的研发任务越来越多,完全可以将这些任务以奖创金的方式委托给学校的师生来完成,这样学校的教学有了实际的项目,企业派出的高管作为社会导师和学校的老师、学生作为一个任务小组承担奖创金项目,并接受竞标机制和竞赛机制的规则约束,这样就形成了真实的的市场竞争环境,而非模拟。用奖创金机制捆绑起来的校企合作联合体才是真正有效的产教融合。社会导师介入到高校教学工作当中,有利于提早促进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的吻合统一,以培养产业所需的创客人才为目标,设置社会导师的课程体系,我们称具有这样的能力的导师为人企合一·社会导师。创客就是一种输出型人才,有优秀的输出,必然是有优秀的输入,社会只会创客的输出买账。大学毕业证只是你输入知识的证明,社会还需要一张你的输出能力证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