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写越快乐之《精进》读书笔记之时间之尺

2018-10-13  本文已影响92人  韬声依旧在路上
精进 - 图片来自简书App

关于作者

采铜,作家,2016年进入亚马逊中国年度新锐作家榜。他用手术刀一样的文字,剖析人们思维里的种种禁锢,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放于困惑的熔炉中反复冶炼,提炼出知识背后的知识、方法背后的方法。

关于本书

《精进》采用了影响人生的七个关键切面,一一设计了精进的路径,帮助人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支点,用持续精确的努力,撬动最大的可能。

精彩点评

核心内容

作者从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等七个方面阐述了我们可以走什么样的路能用最短的时间达成我们想要的目标。

时间之尺 -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时间之尺 - 图片来自简书App

向孩子学习“郑重”的态度

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

不同场合,不同的时间视角

斯坦福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提出用“时间视角”这一概念表示人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同态度。他发现。根据不同的时间视角可以划分出五种人:

津巴多建议不要维持单一的视角,多采纳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和未来视角,并且在三者中取得平衡,少采纳负面作用明显的消极过去视角和宿命论视角。

时间视角 - 图片来自简书App

由当下向过去与未来延伸

同样研究时间视角的瑞典心理学家林德沃提出,具有平衡式时间视角的人,在内心有一种“延伸的当下感”,既可以“从当下来审视过去”,也可以“视未来存在于现在”,他应具有囊括“过去”和“未来”的包容性。从“平衡时间观”和“延伸的当下感”这些观点出发,林德沃提出了更好地对待时间的十条建议:

对人生来说,“五年”意味着什么?

如果把五年作为做成一件事的时间跨度,那么意味着你需要忍受头几年的挫败、煎熬和孤独,乃至别人的误解、嘲笑和攻击。这个世界多的是短平快、付出马上就有回报的立竿见影的事,也多的是需要长期投入、靠矢志不渝的坚持才有大成的事,只不过,对前一种人们常常趋之若鹜,对后一种人们却唯恐不及——而正因为如此,才更有去做后一种事的必要。七年就是一辈子,差不多五年也许经历了人生中的很多重大时刻,我相信你会从积极过去视角感受到幸福的意义。

两种未来视角下的思维差异

有时间研究的心理学家把未来分为“近期未来”(near future)和“远期未来”(distant future),而“五年”恰巧是一个典型的远期未来的长度。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如何解决生活中两种未来的冲突?

“近期未来——远期未来”的框架可以用来分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是由“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的不一致甚至冲突而导致的。
要想处理好“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我们可以采用下面两个策略:

如何评判一件事是否值得做?

在分析一件事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可以从两个角度俩评估:一是这件事在当下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我称之为“收益值”;二是这项收益随着时间衰减的速度,我称之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期影响会持续较久。

半衰期最早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指放射性元素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半衰期越短,衰变得越快;半衰期越长,衰变得越慢。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大多数事情都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衡量,由此便可得到由这两个视角组合成的四类事件:

少做短半衰期事件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碎片化和功利性等特点,使得现代人很容易陷入“两个无能”之中,一是“选择无能”,二是“执行无能”。

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

这个法则暗含着两层含义:

作者罗丽出一些长半衰期时间指南:

我们为什么要多读经典?

我们可以用半衰期看自己,也可以用半衰期看他人、看历史。所谓经典作品,就是具有超长半衰期的作品。经典的价值,就在于你总会从中找到新的东西,所以经典是怎么读都读不尽的。

辨别生活中的信息噪音

辨别“信息噪音”有一个立竿见影的方法,就是调整评估信息价值的时间尺度。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提出记述历史的三种时间尺度,其中最长的时间尺度,关注的是一个地区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中等的时间尺度,关注的是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因素;而短时间尺度,才是传统的历史学所关注的具体的历史事件。

你主动过滤掉的信息越多,也就意味着你越有富余的时间、精力甚至脑力来寻找和领会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时间管理,让我们越来越快

时间管理,时间是不可逆的存在,没法去管理,只能提升时间的使用深度。一方面我们感慨时间都去哪了,另一方面我们又漫无目的地消磨着美好的时光。

工作要快,但生活要慢

掌握时间快慢之道最关键的是要弄清楚什么事情应求“快”,什么事情应求“慢”,我做了一个归纳,供大家参考:

提升时间的使用深度

我们知道在时间长度一样的“看电视”和“写作”,它们只是获得心流的多少不一样,也就是全情投入一件事的状态。这种状态决定了时间的利用效率和收益分成。其实获得高质量的休闲满足很简单,就是:

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保持一项爱好,让它在时间的深度和长度中慢慢生长,可能会得到始料未及的成就。

所以,事业与生活的秘诀,无外乎就是处理好时间的“快”与“慢”、“深”与“浅”的关系。

核心观点

个人感想

最近在整理自己的书架,发现了这本《精进》,貌似是今年4月份入手的畅销成长励志类书籍。今天有幸读了第一章节,讲述了时间对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以及如何从多个时间视角看待个人的成长,我相信拥有更多看待问题或者事件的角度,会让你对问题或者事件有一个更加清晰、深刻、整体的认识,也有利于你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关注自己的成长,专注于当下,更关乎“未来”的你,你要选择一个怎样的伴侣,和她完成协同进化,你要选择一个怎样的合伙人,和他一起创业,你要选择定居的城市,要怎么消除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些林林总总都和时间、决策、场景和有限资源密不可分。因此关注时间维度下自身成长的深度和广度,才能开拓你的眼界,扩张你的思维边界,打通你的大脑的“任督二脉”,让大脑和你的身体可以知行合一。说了这么多,其实我的意思是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是无穷无尽的,我们需要掌握的是那些清晰、简单、可推敲的知识,然后把知识从点到面,再到知识体系,整个串联起来成为你的个人知识宝库,也可以分享给更多人,让他们进行深度的思考和持续不断的践行,这样的话这些知识才会融入到你的血液和骨髓里。若是我的文章对你有所启发,那将是我莫大的荣幸。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