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世界散文文艺调频

圣殿春秋:世界的样子

2019-01-30  本文已影响72人  莎士比亚咖啡

肯福莱特中世纪三部曲第一部《圣殿春秋》的结尾有这样一行文字;“他想,过了今天之后,这个世界将不复是旧模样了。”

旧模样是什么?作者用一个十多万字的故事来回答这个问题。故事中,夏陵与王桥两片城镇起起伏伏,五十年里三代人物有着各自血泪交融的命运。作者将大部分线索或明或暗的与王桥大教堂的倾颓和崛起紧紧相连。而正是这一番从废墟到永恒的兴衰荣辱,连同那些渺小躯体中的灿烂理想一道,让整个故事既充满波澜壮阔的史诗视角,又遍布着风声鹤唳的艰难生存。

在书中,每一种生存状态在各自的推演里有着大量真实的细节,却又在与另一个阶层的比对里显得难以置信:普通人的生存与死亡界限模糊,他们在饥饿与寒冷的阴云下流浪,为的只是凭借正当的工作换取温暖的屋子和果腹的食物;王权贵族则把贪婪的目光投向更多的疆域与采邑,将沾满鲜血的权力作为更大利益的筹码与结果,用杀戮与征伐实现短暂的财富与威名。

像磁体吸附金属一样,下层民众的命运依附于贵族的战略与心情。而居于这上下两个阶层之间的教会,作为整个故事的核心,也同样被划分为善恶两面。一方面,神圣的教权被善于权术的道德家不断利用,让虚伪的忏悔与布道包装起倾轧与掠夺,最终完成他们蓄谋已久的利益交换;另一方面,对于上帝的信仰依旧在不断鼓舞与净化着正直的人们,他们依靠勤勉和机智的天赋与性格不断的聚拢更多的向上的力量,尽管理想在一次次阴谋的合围下被攻击与摧残,却又在山重水复中破茧而出,成为迈向新世界的坚定脚步。

将善良的人们先设置在极其不利的境地里,而后每前进一步,故事便向前推进一层。虽然这一条故事逻辑在现实世界里未必走得通,但这却符合大多数人阅读小说的心理。肯弗莱特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运用了大量场景还原的真实细节让整个故事不失掉现实的残酷与暴力,同时充分展示了每一个人内心的希望与绝望,在两者不断的吞噬与反噬里,提炼出最为纯粹的信念与诉求。书中的正面角色,如菲利普,汤姆和杰克,反面角色沃尔伦,威廉和甘汀所携带的人格力量都是如此鲜明而直接,比起经典小说中人物复杂多面的灰色地带而言,有一种我行我素的干净与轻松,而由此申发的激烈的矛盾和反转就更加火花四溅。这一种阅读体验,在科幻作家诸如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或者海因莱因的作品里同样可以找到。

与书中人物直接的性格不同,全书所围绕的大教堂却是复杂的,存在着物理和精神的多面性。对于每一代建筑匠师而言,无论是沿袭还是推翻,说到底都只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出抉择,而人生的种种境遇,确实也是如此相互关联,不会独立存在。每个人可以建造起自己人生的教堂,但放到更大的视野里,却又只是社会教堂的一角,显得无足轻重。但教堂终究是教堂,他让人们有所确信和依托,有所启迪与慰藉,赋予程序化的生存思考与创造的价值,也赋予物质化的生活心灵与精神的力量。

当有人问汤姆为什么要建造教堂时,他的回答很简单,因为它很美。借用黑格尔的话说,美是无目的的喜悦。我想教堂的确应该是美与喜悦的,而生活又何尝不是呢?


文/希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