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钱这点事儿

要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要求高吗?

2018-04-21  本文已影响1人  爱钱的黄小闹

(图片来自红动中国)

我觉得这个标题应该忽悠不到人。

毕竟不用点开看就知道:答案是肯定的要求高,而且是非常肯定

要找一个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先不说具体什么工作,只谈要一份工作满足这三点要求,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

当然如果家庭背景特别好,然后又特容易满足的人,应该不在讨论范围内。

【对工作人人都想钱多,事少,离家近。】

这是我第一份工作时就有人告诉我的一句简单道理。

直到现在,也常听到有同事对自己的工作有这样那样的抱怨,抱怨的根源说白了,无非就是这三点某一点无法满足或者无法接受。

嫌钱少,嫌工作内容多,嫌工作地方远,是怨气满满人群永恒的吐槽点。

要钱多,做高管呀,但是事情少吗?君不见哪一家的高管不是空中飞人,三天两头出差,回来公司就是文山会海。

要事儿少,做一份天天上班泡茶读报,定时准点下班,抽空还能溜回去装修下自己房子的工作,会钱多吗?

离家近的工作就更不用说了。

可还是很多人想不开,总是有倾倒不完的负能量。

如果要说吐槽点,估计这会变成满满的负能量内容,多么对不住新关注过来的读者大人呐。

只是看到职场人对工作要钱多,事少,离家近,想起理财投资人对投资标的高收益,低风险,流动性好的要求是类似的。都是毕生的追求,却也都很难集齐。

钱多 →高收益

钱多对应高收益,毕竟投资理财要想增值的速度快一点,再快一点,那就是追逐高收益的意思。

什么叫高收益呢?看一下市场公认的无风险收益率的参照物——十年期国债收益率:3.898%。

2018年2月8日数据

即投入10万元购买一份十年期国债,初本金外,每年可以获得3898元的回报,连续十年每年如此。到期收回本金。

想想巴菲特平均年化投资回报21.97%就已被封神,对我们普通人而言,两倍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的投资品种,基本就可以算是高收益品种啦。

但是仍然有很多人觉得一年收益30%,40%,甚至一个月收益20%,都不算是高收益。

有这种想法的人,危险了,因为传销网,非法集资已经惦记着你辛苦赚的小钱钱了。

一般高收益都会伴随高风险,这是我入理财学习之门时学到的基础中的基础。

事少 → 低风险

事少对应的是低风险,事情少,说明折腾的少。踩雷的几率可以有效降低。

生活中我们说到低风险的投资品种,脑海里想到的是银行存款,货币基金,国债等产品。我们会发现这些产品风险很低的同时收益也很低。

如果哪天银行存款利率到一年期10%,估计存钱会变成现在春运抢票一样,基本靠抢。不过现在国家针对银行存款出台了存款保险制度,每家银行50万以下的存款账户是100%保本,50万以上的(土豪)存款账户是存款保险制度对象外。

要想低风险就别求太高的收益,这也是开始学理财时记住的一点。

不过后来看了本低风险投资的书,发现追求低风险高收益的高手们能够把低风险高收益玩得很溜,其实只要肯用心集齐低风险高收益也不是那么难。

离家近 → 流动性好

离家近对应流动性可能有点牵强,但是为什么要有离家近的要求,相信有一部分考虑是想要身心可以在需要放松时就可以放松。一个温暖的家可以给人一个张弛的空间,集方便性与舒适性与一体。那么投资产品的流动性好的特点不正是如此吗?

流动性好的产品,比如手上的现金,活期存款,余额宝等货币基金,在你要用钱时随时可以划来使用,可以说是很方便了。

简单说,流动性好就是变现快,但是变现快的东西一般都不容易保持高收益。

比如现金直接就在手里了,除非弄丢不然没有风险,无需再变现,但是拿在手里的每一天它都在贬值。

比如有一些股票流动性也很好,变现也算快,可风险高啊,愿意把自己可能随时要变现的钱投入股海沉浮的人又有几个呢?

所以追求流动性好,可能就要适当地降低对高收益和低风险的期待。

我们在投资理财过程中,一直要追求的也就是这三点:高收益,低风险,流动性佳。

如何在这三点中取一个比较好的平衡来保卫自己的钱包,就是值得学习一辈子的有趣的事儿啦!希望我自己可以坚持下去~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爱钱的黄小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