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自己一无所有时候的样子”
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
从来都是在开学最后一天才肯去学校的我,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居然提前十天回去,这大概是我之前不会想到的。这几天,白天和室友窝在寝室,聊天看书写论文,晚饭之后一起去湖边散步,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总之过上了几天理想中的大学生活,这样挺好的。
不想刻意去渲染毕业的感伤,可是大家聊天的话题渐渐从以前的哪里有好吃的、哪门课的老师好转移到成家立业、结婚生子之上,包括前几天收到的实习消息,也让我突然有点恍惚,好像真的要离开了。
对毕业这件事的恐慌从大三下学期找实习的时候就开始了,经历一年的迷茫,现在反而更淡定,更接受了一些。从小到大经历过很多次毕业和离别的我们,似乎已经对朋友分开这件事并不那么在意,毕竟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想见也不是没有机会,我们不舍的,是学生时代的生活状态,害怕的,是未来一个人单枪匹马的日子。
昨天在微博上看到一段视频,被访者都是毕业一年后的职场新人,在吐槽、委屈甚至是泪水中却带着一丝期待,在设想十年后的自己时,有一个人说:“希望我还能记得自己一无所有时候的样子”。一无所有,大概是曾经最想摆脱,而后最想找回的样子吧。
我们谈一无所有,并不是真正字面意思上的,毕竟我们现在有家人、有朋友、背后还有一份经济支撑足以让我们吃饱饭。只是就个体发展而言,我们经济不独立,没有工作,没有伴侣,没有一份可靠的安全感。可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没有职场中的猜忌之心,没有对金钱的计较之心,可以更真诚的去交朋友,可以玩到兴尽而归,可以肆无忌惮的谈天说地。我们没有什么害怕失去的,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去尝试、去失败。
或许有人觉得一无所有的我们没有太多选择的机会,有时我也会这样想,如果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或者经济条件支持的话,我也想继续读书。可是当看到父母包括很多家长明明有经济储蓄却为了孩子着想不敢乱买东西,为了赚钱养家干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为了带孩子而牺牲掉自己旅游时间的时候,我也会突然觉得有那么点庆幸,庆幸自己可以在经济允许范围内写字、看书、旅游,不会有那么多顾虑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上周和毕了业的师兄聊天,说他想出去玩可是没钱没时间,叮嘱我们珍惜在学校的日子。以前觉得当学生挺不好的,会羡慕那些穿着漂亮衣服踩着高跟鞋在靓丽的写字楼进进出出的白领们,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他们。终于,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却发现漂亮衣服是自己一点一点攒钱买的,穿高跟鞋走路脚很痛,出写字楼的时间比高考前下晚自习出校门的时间还晚,业绩压力年度考核这些东西并不比考试轻松。这么想想,穿着T恤球鞋,对梦想有所期待,扎着马尾素面朝天好好学习,偶尔还能躲在桌下玩手机的时光挺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