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阅读一本书无戒90天第四期写作成长营读书

爱的羁绊

2018-12-01  本文已影响456人  伶俐姑娘
爱的羁绊

文/伶俐

《母爱的羁绊》,这是一本关于养育女儿的书,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不可否认,母亲扮演着比父亲更重要的角色。爱来自父母,令人悲哀的是,伤害也往往来自于父母,而这爱与伤害也往往被孩子继承下来。

这本书我断断续续读了很久,因为我看到一半的时候就发现我不是书中描述的那种“自恋”型母亲,几乎没有书中提到的诸如:控制、自大、追求完美等一系列“毛病”。如果有这类倾向的女性,建议可以读读这本书,不仅有理论分析,也有解决方案。因为我深知这类母亲的危害性,不仅影响家庭和谐,更严重的是影响子女的性格乃至波及下一代的婚育观。

虽然这本书对我不太适用,但我也思考了“爱的羁绊”这个命题。在亲子关系中,在两性关系里。

我们先从字面词义说起。羁:约束。绊:行走时被别的东西挡住或缠住,引申为束缚或牵制:绊住,绊倒。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可是,这个不太友善的词,何以会出现在亲密美好的家庭关系中呢?爱,又是什么,具体如何体现?我想,问题多在于界限不清。

爱的羁绊

界限是什么?界限就是保持合理的距离。中国父母有个特点,就是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物品”——我生的、养的,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说了算。相信这一点大家都深有体会,“我都是为你好...”是口头禅,不只在家庭关系中,其实朋友、亲戚、同事等,也时有耳闻。

“我都是为你好”,这句话通常有两层潜台词。其一,我们关系亲近,所以我才这样讲(别的人我未必讲);其二、我比你高明,你应该听我的。因着这两句潜台词,“被说教”的一方常常无力反驳,因为,拒绝他人(尤其是长辈)的好意,要么你不“听话”,要么你忤逆,对朋友、亲戚等则是不识好人心。

我也曾犯过同样的错。现在细细回首,最严重的一次是在十几年前,一个大学毕业的女同事嫁了一个高中毕业的丈夫,生了两个女儿,丈夫一家老小不悦,要求一定要生出儿子才罢休。作为江西人,女方也是认同必须要儿子的观念的。可是,他们夫妻只管生,孩子都在家留守。于是,某次酒后群聊,我借酒侃侃而谈,只把女同事说得垂头丧气...

这件事过去十几年了,我后来也辞职离开了。再后来据说女同事终于如愿要到了男孩,于是,三个孩子留守老家,她也从广东辗转重庆,继续下一段艰辛的赚钱养家之行。

我常记起这件事来警醒自己。其实,每件事情的发生,背后都有特定的条件、时间和地点。不轻易评价他人的决定,甚至在别人向我们寻求帮助时,也要客观地了解清楚他人潜在的各类限制,少用自己的武断去下结论。这是我自己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清晰的思路。

爱的羁绊

爱的羁绊,对亲子关系中具体有哪些体现?我大体总结了以下几种:

01、过于自恋的父母,觉得自己很高明,孩子应该听自己的。

这类父母或许小有所成,但自命不凡。要孩子必须要听自己的,必定会局限孩子的成长。正确的思维应该是站在更高的地方引导孩子,让他们去思考,去选择,去决定自己的事情,比如怎样生活、上什么学校、做什么职业。如果孩子都听我们的,怎么能出于蓝胜于蓝呢?

02、溺爱孩子的父母,总担心孩子自己处理不好,有包办心理。

这种问题,一句话就可以警醒:父母一定要比孩子活得久,否则,只能等着死不瞑目了。

03、心理上过于依赖的父母,离不开孩子,活得没有自我。

这类父母,最大的特点是一切生活都是围着孩子转。孩子在家时,恨不能一分一秒不离开自己的视线;孩子不在家,自己失魂落魄到不知道干什么好...这种状态,对孩子,对另一半都是一种压力,关键要先调整自己的心态,先把自己的生活和生命充盈起来。

对一个人真正的爱,就是帮助他们做自己。所有与之相违背的“爱”,都是带有私心的,所谓的“爱”——说白了,你给出的爱,不过是为了爱你自己。

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无条件的,更应该有一种高度,那就是:鼓励、帮助孩子放飞梦想,去追求属于孩子自己的人生。属于自己的人生,多令人憧憬!

爱你,就是站在你身后,相信你、支持你、祝福你,然后,在你跌倒时搀扶你,安慰你,再鼓励和帮助你继续勇敢地延续自己的梦想与人生!


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