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哲学观心实修雁城读书会

与朋友的交流(22)

2022-11-07  本文已影响0人  明空如月

1)如何训练自己观照情绪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过的坎。我最开始修行的时候没有人指导,遇到雪师是后来的事。最早的时候,触发我去修行的,就是无常。我毕业之后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就经常会陷入一种对死亡的恐惧当中。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如何解决死亡的困惑问题是引发我去追寻生命真理的最初原因。

中间也了解过很多种的思想,各种哲学的,科学的,包括西方的哲学,还有中国古代的一些哲学。最后,在其他的各种思想中都找不到答案。最后才在佛学中慢慢地深入进去,终于找到了如何解决问题的根本。

当时就练习一种基本的修行方法,即观心。那个时候因为没有人指导,所以就只能按书上说的一些理论和方法进行观照,练习时刻去观照自己的心。难度一开始是比较大的,那时还根本不知道什么妄念不妄念的,还没到达这种程度,也分辨不了什么是妄念。只是训练自己生起主动觉知的意识就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慢慢才有了主动观心的意识,然后训练自己随时随地去反观、觉察自己的心。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发生很多问题,就自己摸索着一点点解决。

练了几年之后,慢慢地就能够很清晰地观到自己的心了,有时候也会进入非常宁静的状态。但是在生活中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会发现没有力量。比如别人说了一句很难听的话,那个情绪马上就出来了。然后认识到这一问题后就进行强化训练,越是在这种对境的状态下越是要努力生起观照。当然这个难度会大一点,然后也是训练了很长时间。

因为没有人指导,我这种修行的办法都是很笨的,就是这么硬练。但是也发现了一个好处,虽然这是一种很笨的办法,但它其实又是一个直接面对问题的办法,因为我们修的就是自己的心,就直接去面对自己的心,包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

当你观照情绪生起的时候,同时保持这个观,慢慢你就会发现情绪自己会消失。而且你越是能在情绪中生起观照,训练的效果就会越好。你的观照生起得越快,情绪就消得越快。

直到后来读到了雪漠老师的书,才找到了更加系统的训练方法,这时进步的速度就会比较快。

在很多年的经历中,各种各样的事情,从一般的生活中的事情,到我爷爷去世,奶奶去世,我妈妈去世,然后我父亲去世,中间经历的这些,包括他们去世之前,比如生病住院,包括跟家人、亲戚之间,有很多很多矛盾,家长里短的这些矛盾,在这个过程中去修的时候,那是最难的一段日子。但是即使在那个时候,我的心里依然有一种对真理的追求,用真理去要求自己。而且我一直不把佛教当成一种宗教,而把它当成一种真理。也就是佛陀所说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这是人生的真理,是生命的真理。而我所经历的所有的一切,都是非常鲜活的生死无常的体现。

我爷爷去世的时候,我一边看着他的骨灰铺在那个棺材里面,一边告诉自己,你有一天也是这个样子的,若干年后,你也就是这一把骨灰而已,你有什么要执着的呢。后来是我母亲去世,也是这样,然后我父亲去世也是这样。这种事情经历得多了,心的力量、观照的力量以及定力慢慢地就会越来越强,原来能够触动你的那些东西,慢慢地就不再触动你。因为我们生命中的各种习气,它有一个释放的过程,然后以修行的力量去面对这些对境的时候,也有一个不断磨炼和力量增长的过程。

所以就是在这种非常真实的经历中去训练、磨练自己的心。记得第二次是我母亲去世之前,那时我母亲还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面,然后我从医院回老家那段路上,我根本控制不了自己,陷入到一种崩溃的状态,我就感觉手都控制不了方向盘,我就赶快把车停在路边,熄火,然后让自己尽情地哭出来。但即使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一边在哭,我心中的那个观照还是仍然在的。因为已经形成习惯了,就是你培养一种观心的习惯、观照的习惯,慢慢地就会变成你生命中一直都在的东西。即使在那样崩溃的状态下,那个冷静的旁观者依然在那里。

而且,只要这个旁观者在,那个情绪再怎么大,它也是无常的。它就是触缘而发生,因为这件事情发生了,因为这件事情对你有影响,是在你的生命中发生的,所以说,这个因缘聚合就产生了这个情绪。但是,你一直观照着这个情绪,不评判它,不去说这个东西应不应该,也不去说它好不好。就像天空中的风雨一样,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然后你就一直这样观照着,情绪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然后它消失了就消失了,情绪消失之后就在你的心里面不留下痕迹。

第三次是我父亲去世的时候,感觉就更像是一场梦了。就是自己的心已经真切地感受到,怎么说呢,就像是人间的一场戏一样。

包括后来我奶奶去世也是这样,这些东西已经不再能够去干扰自己了。所以,我们在训练的过程中,每个人一定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长期训练,然后让这种长期训练形成一种力量,能在我们生命遇到各种复杂情境的挑战中,包括在生死关头,在重大疾病或者重大意外的关头的时候,能在你的生命中生起作用。

比如像刚才HP分享的,就是当她骑车摔倒的时候,第一念就是念奶格玛千诺。这是非常好的。只要把这一条修好了,其它的没有修都没有关系,就把这一条修好就可以,因为当你在生命结束的时候,你知道自己生命要结束了,你立刻就专心于一念,专注地念诵奶格玛千诺,那么你的生命就能够被救度。包括念佛的法门,道理也是一样的。所以,方法不在于多,一定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然后长期坚持,一门深入,让它成为我们生命中能够带给我们巨大力量的的东西。

对于我来说,这个方法就是观照自己的心,我一直都是训练这个方法,跟朋友们也是比较多地分享这个方法。但同时,每个人其实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只有你自己知道你修哪种方法最容易安心,最容易静下来,最容易让自己的心达到一种非常宁静清凉的状态。

2)修行过程中有没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

这个转折点是有的,就是在佛教的修行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这个我,你真的感觉到它是虚幻的,对你来讲,它不再真实。比如现在正在说话的我,跟我原来认识中的那个我,也就是对自我的认知——他叫什么名字,他怎么出生的,他做什么工作等等那一整套标签化的东西,现在感觉那些东西都并不存在。很奇怪的就是从某一天开始,这个我就消失了。当然不是说我没有习气,在对境的时候,自己遭遇习气的时候,这个我执还会跳出来。但是从某一天开始,你清晰地知道了,没有那样一个我,没有那个原来固化的所认为的那个我,当那个我消失了之后的这个自己,它是一个不可定义的自己,就是你没办法用任何语言去定义它。就像我那天跟你说的,我们说话的时候,就是觉和觉在交流,包括读书会也是这样,所有的每一位朋友当下就是这个觉。听的人也是这个觉,说的人也是这个觉,每一个分享的人都是这个觉在分享,每个在听的人都是这个觉在听,没有区别。

但是,在没有达到这个质变之前,你的那个自我会比较坚实,你仍然会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自己是谁,自己是怎么样怎么样,这一整套的东西。但是在某一天开始,你会发现这些东西都脱落了,脱落了之后,是什么呢?什么都不是——确实什么都不是。所以我有的时候在写文章的时候也会这样问,自问“我是谁”,然后自答“什么都不是”。本来也什么都不是,就是这样。

你需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长期去训练,长期训练的过程中,理论和实践要同步进行,不断地深入,不断地再深入,直到穿透所有的幻像。我们感知的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幻像。这些幻像真的是太强大了,强大到让我们感觉无比地真实。但只要你坚定地相信佛陀教导的真理,坚定地相信它是幻像,而且始终坚持不断地训练,那么终有一天真相会浮现出来的。那时,这些幻像在你眼里就是幻像,没有其它的,而不是幻像的那个已经在你的生命中醒来了,它一直都在,你可以清晰地在每一个当下照见它。其它的,就没有什么了。

感恩所有的朋友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