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_无限逃避的背后,是死亡呀《快思慢想》共读会

2017-06-25  本文已影响209人  白饭

逃避

两个问题:

  1. 如果你想逃避,问问自己逃避判断的这个原因是什么?

  2. 如果你已经逃避了,你做出逃避的决策的假设是什么?

  3. 逃避是什么?

  1. 我为什么逃避?
    2.1. 趋利避害,享受安全感,回避恐慌;
    2.2. 价值误判,没有意识到要做的事的重要性;
    2.3. 省却麻烦,空出时间娱乐消遣;
    2.4. 行动惯性,逃避次数越多,打破逃避的成本越高;

我心里想到的理由

  1. 逃避和选择的区别是什么?

选择的定义:1、挑选,选取;2、指为自己做的决定;3、指选项
两者从表现上来看都是不做某些事。但目的和出发点不同:

  1. 关于逃避我可以做什么?
  1. 附:逃避题材的娱乐内容

思考

两个问题

  1. 我为什么从来没有放弃放弃?

  2. 我为什么在放水这件事情里从来没有放水?

  3. 什么是放弃?什么是放水?

  1. 为什么我们一直在放弃或放水?
  1. 如何避免或减少放弃和放水?

号召

我们怎样来进行打卡,以积累势能?


笔记

序言:主要把整体内容和整体把握的内容说清楚,作者会有特定的套路引出以上内容

第一部分

作者提到本书讨论的目的——为了判断和决策,这和我们做共读活动的目的是一致的。

什么是判断和决策?重要性在哪里?
  1. 我们整个人生,是由我们的选择构成的
  2. 我们的决策行为会在未来形成一个重要的结果
  3. 正确的判断能有效干预错误,降低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经常造成的损失

观点1:一个认知如果要进入自己,必须打开自己的认知,否则只能获得启发性的知识。由此引出成人学习方式的重点,即EAT模型:

观点2:对逻辑和书写的认识越清楚,阅读的时候越能识别对方的逻辑,理解力越强——写作和阅读能力会相互加强

第二部分 关于判断与决策的有趣研究

关键字:直觉型统计者、直觉型文法家、小样本、统计结果
套路:

如何减少可得性法则、经验法则带来的坑?

如何提出我们的前提假设?

要用作者的语言来解读,提高理解力,避免“不就是……”的思维模型来封闭自己

第四部分:快思考、慢思考

赫伯特·西蒙《我生活的种种模式》

第三部分:主要内容

五个部分分别说了什么

本书分别说明了三个区别: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的区别、行为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的区别、系统1和需要费脑力的系统二的区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