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根本原因不在你

2021-01-26  本文已影响0人  薇薇然

一个月前,和邻居一起带孩子参加了《三只杯》绘本活动,并约定为孩子准备三只杯子,教孩子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帮助她们建立财商意识。前天,在楼下碰见邻居,顺便问邻居孩子的零花钱分配 的怎么样。没想到,邻居一脸尴尬,告诉我杯子还没有准备好。原因是孩子不想要杯子,想要存钱罐,自己觉得网上存钱罐的不好选,想去店里买,但一直还没腾出时间去呢。分开时,邻居还不好意思的解释自己拖延症比较严重。

说起拖延,大家都会发现自己身上有不同程度的拖延,并给自己贴标签:拖延症患者。比如不到最后一刻,不出门上班。老板发完催促邮件,才急急忙忙去做报告。拖延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

那如何才能走出拖延的怪圈,做一个有行动力的人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首先知道拖延是怎么产生的。

其实,拖延并不是某些人的专属症状,而是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决定的。科学研究表明,我们的情绪和大脑的前额皮层息息相关。前额皮层分三个区域,左侧区域的神经管控这“我要做”,右侧区域的神经管控着“我不要”,这两部分像两个交战的小人,战斗结果决定了前额中靠下部分的“我想要”。左右两侧不同的发达程度影响着我们的行动力和拖延情况。

还好科学研究早已证实大脑是可塑的,刻意的行动练习会不断强化“我想做”、“我要做”的情绪。 那除了大脑机能的本能结构外,还有哪些后天的原因影响了行为,导致拖延呢?

 1.没有时间结点

一项任务没有截止时间,我们做事的节奏就会左右摇摆。我们潜意识里会认为时间还长着呢,总是能做完的,所以一拖再拖。在学生时代,暑假是漫长而快乐的假期,在这段时间里给自己安排了好多任务,比如我要读完几本书,我要练习一项运动技能。但是没有细分时间结点,今天没有读,想着明天读,明天又想着后天,就这样暑假马上要结束了,书还没翻,只好给自己找借口,等寒假再开始吧。

 有时,我们也会发现短时间内做事更高效。老板分配一项急活,要求两小时内上交,会发现任务完成的质量又快又好,就是因为大脑里一直在对标时间卡点。

 2.苛求完美

有些人做事总是想等准备的妥妥了再去做,却发现永远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我在半年前就想在平台写文章,但总觉得自己的内容不够好,选题不够新鲜,一直拖着不写。准备了大半年,水平依旧没见提高。相反,那些在我看来根本就写的什么也不是的人,因为不停的发布,没去关注内容,只是先去完成,半年后他们的书写流畅度要远高于我了。

完美呈现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一直追求完美会导致我们做事永远无法开始。成长和进步就是在做事过程中不断和缺点碰撞螺旋式上升的。

3.任务难度过高

细数我所有的拖延事项,发现都是那些极其耗费精力和脑力的任务。做这些任务没有头绪,转而先去完成好做的、简单的事情。导致难度大的工作始终被排在清单后面。 畏难情绪也是大脑的本能反应之一,很多时候我们行动力没有跟上,恰恰是我们的本能在逃跑。

我们对事情有预期,如何做才能保证事情的进展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结果的实现唯有靠行动,提高行动力,战胜拖延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法实现。

第一,即刻开始。

很多人意识到自己的拖延问题后,会马上调整,并信誓旦旦的保证,从明天起就怎样怎样。无数血泪证明,明天是另外一天了,根本不能改变什么。要行动,就要马上开始,现在就做。2021年已经到1月底,很多人还在拖着没有设立自己的年度目标。现在拿出纸和笔,把自己想要的事项全部列出来,然后从中选出最想实现的三项选为目标。

我们与其羡慕别人的强行动,抱怨自己这不行那不行,还不如趁这个功夫抛弃想法,实实在在的做出行动来。

第二,拆解目标

一件事情的达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日一日的践行积累。设定的目标也要配备科学的完成计划,要把目标拆解成小任务,逐一完成。

我曾经给自己立下的目标是每天完成一篇文章,但因为还有其他事情,没有办法拿出足够的时间来写。于是给自己拆解了目标,第一天,列提纲、找素材,第二天写内容,第三天修改发布。虽然一周只能写两篇文章,但比起完不成、写不出来已经进步很多。也坚信,日积硅步,能至千里。

第三,建立反馈

《刻意练习》里提到如果掌握一门技能,除了1万小时的练习之外,还要有反馈。否则要么会不停的低水平勤奋没有结果,要么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很难坚持。

在陪伴孩子学习英语过程中,发现很多学习软件对于孩子的跟读发音都有打分机制。孩子看到自己读过的单词变绿了,很高兴,会保持更多兴趣去读。没读对的单词变红了,自己也知道读错,会重新跟读。有了反馈,孩子的进步与缺点看能及时发现,对于孩子的学习是一种激励。

有了反馈,会让自己更清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看清方向,人生走起来更有动力和劲头了。

 摆脱拖延症,先完成再完美。马上开始行动,设置目标结点,给予反馈机制,你会发现,走起来,走着走着自己就成了风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