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写出新人生

55/100:不得不重视的《家庭教育》之一

2016-10-15  本文已影响52人  李若桃

刚刚读完了《家庭教育》这本书,作者是陈鹤琴先生。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儿童教育家。

他著书时候的根据皆是他自己亲身经历或者别人的经历,并不是对书本知识作一个简单的转述。

书中有不少案例就是自己和儿女之间所发生的事情,所以更能给人说服力。

虽说事情都是发生在民国时期,但是案例都是贴近生活的,所以我们读起来并不觉得不真实,很多事情我都仿佛亲身经历过,在家庭教育中实践起来也更有对比性。


那么这本书都讲了哪些内容呢,让我来慢慢回忆一下吧!

1  大人不应该吓小孩子

我家门前有一个池塘,小时候我到池塘边玩水,奶奶跟我说水里有水鬼,会把小孩子拖下水吃了,我听了心里真的非常害怕,一直到十多岁才把这个理论推翻。

尽管后来有了科学知识,但是每次看到河水,还是会想起奶奶的话,还是会怕有什么东西真的从水里冒出来,心里始终有阴影。

奶奶给我编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想让我远离池塘等存在安全隐患的水源,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它对我产生的副作用也确实不小,使我时时对水有一种恐惧感。


很多人都害怕打雷闪电,遇到这种情况,对自己的孩子就说别怕别怕,待在屋子里不要动。

其实小孩子本身是不知道何为怕的,只是突然听到声音过大,加上大人叫他别怕,作出很慌张的样子,小孩子就真的怕了。

本书的作者也提到了这个问题,在打雷的时候他不仅没有担心他孩子会怕,反而带着孩子出门去观察雷电,告诉孩子这是一个自然现象,于是他孩子也就真的没有害怕。

夏天的时候经常会有雷电,我都很害怕,小时候碰到外面打雷,总是会用被子把自己盖的严严实实,不管捂着被子有多热,也不敢透一丝缝隙,更是不敢睡着了,直到雷电彻底停止。

其实自己这些害怕都是无谓的,我在屋内,雷电并不会对我产生什么伤害,我的那些害怕都是徒劳的。


我在女儿身上试验过,外面突然想起了鞭炮声,她开始很害怕,立刻要我抱她。

但是我没有,我只是安慰她,告诉她没事,让她跟我一起出去看看,于是她就平静了下来,跟我到窗口去探个究竟。

我做这件事情,只是想让孩子的内心变的坚强,不要被小挫折绊倒,不要白白多流一些眼泪。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