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就是懂事
最近又重温了那部被封禁已久的电影——《狗十三》,与前两次观看的感受大为不同,记得以前看完,没有动人心弦的情节,不疾不徐,无波无澜,但是此次看完,让我从中或多或少产生了共鸣,人物的设定、情节的推动也无一不触动人心。
这部影片所传递的东西,就是成长,也可以说是对“懂事”的一种主观阐述,比如中国式的家庭教育、成长中出现的代沟。然而这些都是一种压迫吗?还是说成长就意味着失去自我,最重要的——懂事,它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
记得电影海报上印了这样一句话:“每一场成长都是一桩凶杀案”。我并不认同这句话,更不认同它背后所体现出的价值观,整部电影不过是把一个中国孩子的成长路径比较真实的反映出来罢了,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阿姆雷特。在电影中,所有人都基本真实还原了我们身边可能出现的场景:父亲打骂李玩但又深深爱着她、爷爷奶奶溺爱孙女同时又为孙女的“不懂事”而生气伤心、后妈对她很友好但依然爱自己儿子要更多。
没有狗血的剧情,也没有什么夸张的成分,正如我们大多数人的这一路成长。
这个家里存在很多矛盾,所以这里面的爱也是沉重的。比如电影的最后,李玩从流浪狗收养中心出来时,爸爸对她说:“再买一只吧”,其实这就表明了父亲是爱她的,是懂她的,而李玩也知道了父亲一直默默关心着她但就是输在了沟通方式上。再比如,电影的最后,李玩吃下那一筷子肉的时候,或许有很多人认为她麻木了沉沦了,但在我看来,她是真正成长了,懂事了。
剧中有这么一段台词。
“你看,李玩好懂事啊。”
“你怎么知道她不是害怕、沉默、妥协呢?”
在我的童年里,或者说在大部分中国孩子的童年里,出现最多的词大概就是懂事了。大人的眼里,懂事就意味着体谅,殊不知一句“我都是为了你好”,抹杀了多少东西,是快乐,又或是追求与梦想。但我认为,这种说法或多或少是片面的,正如这片文章的题目,懂事是一个过程,它就是成长。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是独立的个体了,诚然,在长辈的眼中,可能你永远都是一个小孩子,但从客观角度来看,不管是外貌还是心智,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都在往更成熟的方向发展。正如这部电影,它并不是一个控诉中国家长束缚孩子的佐证,而是让我们能真实地感受到:成长就是要学会懂事这件事罢了。可家长与孩子之间毕竟隔了一辈人的距离,所以免不了产生种种问题,一是文化,二是代沟。这两点的存在,就会引起家庭之间的矛盾,家长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懂事地”孩子,孩子也想让家长成为“懂事地”家长,所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我们所赋予“懂事”的意义也就不同了。
但我觉得,不管这部电影想要为我们传递一种怎样地观念,它都绝没有要抨击家长,或是批评“不懂事”地孩子,枪响之后没有战争,在这部电影里是,生活中抑是。
我们在成人之后,或许会思考人生的这些年来我们都收获了些什么,但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是你不能接受的,我们都不能把问题归咎于一方面,之一方面也许是家庭也许是自身。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只要我们比父母“懂事”,至少,能证明他们的教育不是失败的,难道不是吗?
所以,懂事,也就是成长的过程,当我们能理解生活中的一些事时,我们就是一个真正懂事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