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搞懂死肌肉之争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1209/d4c3b743988628ac.jpg)
死肌肉其实是一个误会,活人的肌肉当然是活的,死肌肉实际上是肌肉僵硬,然后被用来讽刺健美爱好者光有块儿,不灵活、肌肉是死的。
之所以有人喜欢用死肌肉来嘲笑健美者,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部分人的刻板印象
健美者的肌肉,看起来很硬,像岩石一样。块头很大,看起来不灵活,自然界的豹、猴这些快速敏捷的动物都是瘦瘦的,而影视作品中常有苗条的主角、干瘦的老人打败大个儿肌肉男的剧情,甚至还有肌肉男扳手腕输给精瘦男的事例,于是很多人觉得,健美爱好者练那么大块有什么用,这肌肉是累赘吧?
其实扳手腕,主要看前臂、二头肌的力量,还有手臂部韧带的力量,与其它部位的发达程度并无关系。精瘦男虽然块儿不大,但不代表人前臂力量不大,而且手部肌肉少,韧带力量占了主导,肌肉男整体力量虽大,奈何比的不是整体呀。但不能因此而看不起肌肉男的力量,能赢肌肉男的,哪个不是手部力量出众的,一般人还真扳不过肌肉男。
2,审美不同却又不懂尊重他人
就算喜欢白衣秀士、陈学东那样的瘦瘦的帅哥,也不必黑健美的,这是人最基本的教养——我喜欢苹果,但我不嘲讽喜欢橙子的人,我有瘦的权利,他有壮的权力。环肥燕瘦,审美有区别,苗条是美,丰腴也是美,肌肉男也是美,大家不同路,不聊就是了。
但一些人喜欢在网上,甚至是去健美爱好者扎堆的论坛炮轰:“你们练这么大有什么用?去做苦力吗?”那我想反问:你练什么跑步,不是有车吗?你再看电影也拍不出一部能得奖的电影,你再看书也达不到莫言的高度,你还看什么呢?一样的道理,无论篮球电影,就是个爱好,下了班下了课,娱乐放松,让自己开心一下,不会说我们打个篮球就得向姚明看齐。
3,某些怕苦,不练力量的人酸葡萄心理
很多人练武练成花拳绣腿,很多人打球被人撞得七荤八素,说白了,是自身的力量素质太差了,连及格线都达不到,却不找找自己的不足,反而开始说肌肉无用,诋毁那些练“死肌肉”的。
又因为练肌肉确实很累,有的人妄想避开这份苦就能出成绩,结果练武的光找一些神功绝招,这个劲那个力,打球的专练些花架子技巧,结果前者练了好几年还是软手软脚,后者打球还是软绵绵老受伤。而他们仍不反思,还在网上叫嚣:哼,不就是多了几斤肉么,你这是死肌肉,是蛮力,我的是巧劲。试问你连低级的蛮力都没有,还指望高级的巧劲?
4,部分健美爱好者太得瑟,引起他人反感
任何群体里都有害群之马,健美群体也不例外。有些健友看不起别人:跆拳道算什么,我一个野蛮冲撞全部放倒,打游戏的都是卢瑟,你们这样虚度光阴,不如我天天训练,过得多充实——练肌肉只是个爱好,并不比别的爱好优越,这样的人能不招人讨厌吗?
再加上很多健友,训练不得法,只举杠铃,从不做有氧,块是有点儿,但肚子大,没有肌肉线条,根本就是大而不美,一身肥肉还成天脱光了上衣露肉炫耀瞎得瑟,很多人自然而然地路人转黑,而且连带着把整个健美爱好者群体也用“死肌肉”黑了一遍。真是几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如何改善“死肌肉”?
肌肉僵硬是训练的问题,即训练完不重视拉伸放松,甚至干脆不拉伸放松。通过改善训练,完全可以拥有“活肌肉”。只要记得放松拉伸。如做完一组弯举后,可将两臂自然下垂,做放松抖动动作,活动肩、肘、腕关节,做完一组腿举后,用手捏、拍打、按摩股四头肌,活动膝、踝关节。整个力量训练做完后,记得拉伸全身肌肉。
部分健美爱好者训练单一,只练肌肉,然后肌肉块是挺大,但是其它的身体素质,如敏捷、协调性不行,然后还不注意保暖,或者没控制好强度,经常头疼感冒,让外行觉得,咦,你都这么强壮了还老生病,都不如我这个不练的人,是不是你的肌肉都是药催化出来的呀?
这部分健美爱好者大概只是想要好看、肌肉霸气就行。毕竟其它的运动没专门练过,不好也正常。因此,健友们可以主攻一门健美,但不要排斥其它的运动项目。鲁迅先生说过:只叮在一处,所得便很有限。
越来越多的“死肌肉”,已经开始“兼修”别的运动,比如有的既练肌肉,也打篮球,人家甚至就是为了提升内线的冲撞和自我防护才练的肌肉。再比如有的既练健美,也练摔跤。我觉得这样挺好,一个让你体型更棒,一个训练你的其它身体素质,还有诸如跳舞、拳击、足球等。跑男里的金钟国就喜欢健美和足球,结果人家的运动能力也好,身材也霸气。
大部分人只是爱好,又不去比赛,不必过度追求细节的雕刻,差不多一个健壮的小伙子,体脂适当就行了,健美为主,再找一门运动为辅,这真是极好的。
最后,改变观念,尊重他人的观点和兴趣爱好。
玩游戏,练健美,练跆拳道,爱好无高低,只要不违法,不违背道德,不影响他人,人人平等。祝大家都能坚持自己的爱好,忽略那些噪音,练出自己的成绩,让那些聒噪的人一事无成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