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手绘想法

中医痰的理解

2022-11-29  本文已影响0人  木蝴蝶f876954a79

痰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也是一种继发性的致病因素。重病都与“痰”有关,痰湿凝聚是很多疾病的致病主因。

由痰引起的疾病,上至头顶,下至脚底,随气升降,内存于脏腑,外留于肌肤。如眩晕、心慌、颈椎病、面瘫、咳喘、腰椎病、冠心病、肚子胀等皆与痰有关,体内的痰停在不同的地方会出现不同的症状。

痰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痰随气行,无处不到”,痰浊来源于脏腑功能失调。

1、有形之痰

常见的能吐出来的痰,是我们可以感觉到的有形痰,这些只是肺胃之痰。

2、无形之痰

人体内还有存在于脏、经络、器官、血脉之中的无形之痰。这类人常会感到疲惫,关节处有强烈的重坠感,舌苔白腻,脉象较滑和濡。如果不能及时驱逐体内的无形之痰,就会引发中风、脑炎、哮喘、恶性肝炎等疾病。

脾虚则生痰

这种痰是人们一咳嗽就吐的痰。其实,它不是来源于肺,而是生于脾。

因为脾是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有的人常吃咳嗽药,但是痰总是化不掉,原因就在于肺不是生痰之源。因此要想从根本上祛痰,就须健脾祛湿。

2、气郁则生痰

气郁生的痰在身体上最容易表现出的就是脂肪瘤、囊肿,中医叫痰核。脂肪瘤看似是个有形的东西,其实它是气郁的结果。

3、血滞则生痰

“痰蒙心窍”就是针对血滞生痰的最好解释,也就是现代西医提到的高血脂。血流缓慢,血液脂肪停滞,然后堆积,就形成了高血脂即血痰。

三种痰可以互相转化,脾虚到气郁到血淤,也可能脾虚直接到血淤,也可能脾虚仅气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