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都能存下一笔钱,是一个人顶级的自律 !!

2020-10-10  本文已影响0人  Pauline娟

如果一直不上班,你的钱够撑多久?

今年,这个话题火遍了整个社交网络。

疫情发生以来,很多人的收入都受到了影响。

有的人只能拿底薪,工资直接被砍去了一大半,房租都交不起。

有的人虽然手头有点存款,但每个月的房贷几千几千的还着,马上就被掏空了。

有的人刚把工作辞掉,准备年后跳个好公司,现在只能在家干等着,借钱度日。

突然出现的疫情,好像给了所有人一巴掌:

只有一份死工资是真的不行。随便遇到点啥意外状况,生活立马脱离正常轨道。

面对未来,所有人都是焦虑和迷茫的。年初这场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更是加重了这种危机感。

多数人焦虑的情绪,是因为没有钱。特别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如果收入来源单一,那么如果工作一断,全家都没办法生活。

而只有兜里有钱,才更有说“不”的权利。

平时一发工资就想着“及时行乐”,却没想到手中有存款时,那才是最大的快乐。


生活充满各种不确定性

存钱,是抵抗风险的最好方式

网络上有这么一句话:
假如你的生活风平浪静,那么你没存款也许只是过的拮据。可如果有任何意外降临,你会发现自己变得束手无措。

哪怕没有这次疫情,在充满不确定的将来里,也有可能会面临疾病、失业、经济寒冬…

是的,我们的生活看似稳定,其实比我们想象中更加不堪一击。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句话从来都不是说说而已。

人生漫长,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香,唯有存钱才能大概率给风险兜底。

虽然面对疾病,可能再多的存款都会被掏空,但是还是那句话,有总比没有好,有钱便会多一分希望。


我们手里的钱

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

不论是报团旅游,还是学习充电,都是一分价钱一分货。

如果那个团尽是走马观花,住又住不好,吃又吃不好;如果那个9.9元试听班学的没什么内容,想报的课程一看学费又舍不得…… 说到底,也是因为没有钱。

这让我想起卢梭有句名言: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

这里的自由,或许有两种含义:
— 做你自己想做的
— 不做你自己不想做的

例如,报一个好一点的旅游团,真正去感受旅行的意义;或许是报一个感兴趣的课程,然后增长自己的知识,追求更好的自己。

每个人都应该攒一笔钱。

当你老板要解雇你,或是让你去做不愿意的事情时,你就可以很有底气的甩他一脸。

这样听起来似乎很爽啊。

但前提是,“自由”需要金钱支撑,而金钱的获取,不仅仅只通过赚钱,还有储蓄。

不储蓄就只能负债。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存不了钱?

看到物品总是控制不住的买买买?

在“超前消费”的诱惑下,消费者心甘情愿的剁手了一大批自己平时根本舍不得下手的高端产品。

甚至在商家“打折”、“满减”等营销活动中,消费者很容易被动式购买一堆根本用不上的东西,物品被搁置的可能性很大。

你在买买买,商家赚得很开心,但你负的债,又有谁能替你负责?

毫无节制的消费背后,裹挟的不过是一个沦为欲望的奴隶。

但是人难得的不是释放,而是节制。

如何学会克制自己,如何每个月都能存下一笔钱,体现的是一个人顶级的自律


好好赚钱,好好攒钱

如何“存钱”?

从现在开始存钱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种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存钱也一样,晚一刻不如早一刻,就从现在开始吧。

1.  可以把你每个月的工资、生活费分成三等分

1/3拿来当作吃饭、房租、水电费等必须的费用;

1/3拿出当作储蓄存起来,这笔钱尽量不要去动它,日积月累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另外1/3用来当作灵活使用的资金,例如买东西、聚餐等。这笔钱要求自己不要超过预算。

当然这些可根据你自己的工资和生活费进行调整。

2.  不必要买的东西就不买

3.  看书、学习,投资自己也是“存钱”的一种方式

4.  培养“富人思维”,一个人什么思维,决定了他在什么阶层。

5.  把消费的快感转化为存钱的快感

你想想,看着卡上余额数字越来越大,这难道不香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