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散文随笔专题投稿 散文 • 书评 • 小说 • 诗

生命在奔跑——大地•生命•道路

2019-03-06  本文已影响8人  石默_语

                 

生命在奔跑——大地•生命•道路

                大地

大地涌动、变换,用语言去描画大地的厚重,努力把世界装在文字里;心中向着太阳,生命之花开满一地;好奇、漫步,去迎接大地赠予的欢愉,承载生生不息的渴望,生命在流动、在奔跑……。

01 山脚下的村庄

山那边,很远

有一群人

每一天的欢愉迎来了太阳

照亮收获,温暖渴望

开灶起火,青烟萦绕

一杯浊酒,邀来明月

潺潺细语

万物寂静

村庄,睡着了

村头柳树又挂起了一轮明月

等着山里人的归来……

      山的那一边是什么?这是从小的执念,但也再平常不过,后来也明白了,山的那一边还是山。大地被四周绵延的山包裹着,但也留出一条长长的缝隙,村庄也就被放置在这条缝隙里。民以食为天,房子摆置在山脚和山腰,留出缝隙的平坦处作为种粮食的田地,由于独特的气候,一年四季总能绿色蔓延开来,跑进每个人渴望的眼睛里。山挡住了向外望去的视野,也守住了想从外面向里看的寂静,只有翻过向东南延申出去的山,也才能看到村子的全貌。

    小的时候,要进城办事全靠双脚走路,乃至现如今通了车路,好多老人还是步行进城,一方面是习惯了走路的漫长,另一方面是躲避坐车带来的如“晕车”等身体的不适。因此,三三两两,你总能在路上遇到这样的老人,步伐依旧健朗而孤独,健朗的是日积月累的徒步带来的健康身体,孤独的是回不去的时光和对现世的不适应,但无论路现在变得多么平坦和宽阔,不变的是,这始终是他们最熟悉不过和安心的道路,“日久弥新”地留下着一辈子的印记,路不再伸向远方,但始终指明着回家的方向,足矣。时而山歌响起,回荡山谷,山挡住了向外望去的视域,也挡住了外面的“纷繁”,多了的是相互不了解的“成见”,还有每一次的驻足停留。小的时候,不曾会去留意,更不用说是去思考,那座挡住的山为什么会叫“回头湾”。现在明白了,每一次也就愈发会在那个山腰的路上驻足停留、观望。因为过了这山也就看不到村子,看不到小时候的回忆。

      村子人不多,但也总有可爱的人。每天早上和旁晚,赶着牛羊出去和赶着牛羊回来的阿爷,每次遇到,他总会和你说同样的话——“吃饭没有,要好好上学、读书,不然以后就得和他一样放牛羊”,也总会回他同样的话——“好呀,以后和你一起去放牛羊”。现在想来,或许小时候这样不假思索的“愿望”再也实现不了了。因为,自己的道路早已铺展开来,有的时候觉得这是自己自由选择的道路,欢呼雀跃,信心满满;但有的时候总也会很害怕也会逃避去面对不得已的事实——在铺展的道路上自己或许早就没有了选择,或者只有一个选择或被选择,那就是继续走下去,但也始终明白道路延申的方向始终与儿时的“愿望”渐行渐远,乃至不敢更多去思索何谓“选择”的问题。

    村子不大,从村头走到村尾花不了多少时间。傍晚,除了遇到从山里赶着牛、羊回家的阿爷,总还能看到蹲在墙角晒太阳的阿公、阿婆,抽着十足的水烟和旱烟,说着过去的事情,席间总会伴随着水烟筒子“咕噜咕噜”发出的声响。小的时候,一天跑累了,也就老想加入到他们说话的队伍中,虽说加入,实则就是倾听,听他们讲我们民族的故事、讲过去生产队的故事。更有趣的就是过去上山打野兔、野鸡、麂子的故事,还有就是遥远部落——南诏的往事,也就幻想过那个时代,自己戴着牛角帽,佩带着长短刀,窜走于高山密林之间……。这也成为了小时候独有的兴趣,每天傍晚总会去村头村尾,寻视在说话的老人们,能够加入他们,让他们给讲过去的故事,总觉得就是一种突然“长大”了的荣耀。因为,小的时候总在幻想着山外面的世界,也就总想长大,现在想来也就愈发怀念小时候的那种天真和“满足”。

    慢慢的,太阳终于爬上西边最高的山——“大尖山”的山顶,并又慢慢地“掉落”在山顶后面,年年日日总在重复,也总在好奇——山的后面又会是什么。在太阳完全消失,天色渐暗的时候,村子又开始热闹了起来,地理田间干活的大人开始忙着回家,能让累了一天的身体得以休息,但或许从他们各自的表情上也看不出什么异样,或者总也感觉都在思考同样的问题,思考着接下来的收成,或者小孩回家了没有、家里的猪和鸡都喂食了没有。这个时候,也总能在家门口遇到四婶,四婶依旧拿着一根棍子问到:“阿默,看到雷子没有?这小兔崽子玩一天了都不知道回家……”,而我的回答也总一样:“……没看到,婶”。现在想来,我也不清楚我当时在隐瞒什么,因为实际上雷子刚和我打完招呼,从我家门前走过去了没多久。而再过不了多久,村子又开始慢慢变得安静下来,只能够隐隐约约地看得到各家不紧不慢升起的青烟,接着就只看得到星星点点的暗黄色光亮,时而听到三三两两的犬吠,而我家的“大黄”也早已蹲坐在“灶房”门口等着晚饭,眼神坚定而可亲。

      大山隔绝了现世的“纷繁”,却也给足了童年无限的遐想、渴望和乐趣,或许这就是对村子最深的记忆和感动,在出走的路上也总想着回归,哪怕总会是那么的遥遥无期,但也总有牵挂。正如海德格尔在他的著作中所表达的“向前进就是向后退……来源始终就是未来”,在纷繁复杂的现世,或许复杂的也是自己,总有所求却也不可得,总也就会选择孤独徘徊,也就更加无法去遮掩“归乡”之情感的迫切和愿求。因为,不管选择了或者被选择了怎样的出走方式,都在选择成为自己的道路,无论处境何如,也如荷尔德林在诗歌《莱茵颂》中所吟咏的“因为,你如何开端,你就将如何保持”——“归乡”是烙印在灵魂深处的渴望,也是灵魂的“归宿”。

      一觉醒来,“大黄”早就不知所踪,村子的青烟早就漫过了小河山谷,村子再次闹腾起来,大人们忙着出工干活,小孩们忙着新的一天的“走南闯北”,又待桃花盛开的时候,再次等来了大地的欢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