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与禅宗思想的碰撞——带你领悟先贤的智慧!
前些日子读到蒋勋老师在《蒋勋说红楼梦》中讲的关于禅宗传法的故事,感触颇深,令我对“善”有了重新的认识。
今日又读到了《樊登讲论语》中孔子自贡的一段对话,孔子的观点与禅宗传法的故事投射出的道理简直如出一辙,我似乎看到了两位老者穿越时空,目击道存的场面。
画面一:
禅宗的祖师达摩在中国的南朝时来到中国,他面见当时的梁武帝,梁武帝是虔诚的佛教徒。见到达摩,就问,我三次舍身同泰寺,功德是不是很大?
结果达摩就回答说:“无有功德。”这是禅宗的机锋,意思是说,如果你还有功德这个念头,说明你还远远没有领悟。
梁武帝因此很生气,没有接纳达摩。
于是达摩拿起一根芦苇丢在长江里,乘芦苇渡江,到了河南嵩山少林寺,成为了中国第一代禅宗的祖师。
传到五祖是弘忍大师,他一直住在少林寺,属于北方的禅宗系统。弘忍为了找到传法的接班人,命令自己的弟子每人写一首“偈”。
他的首席大弟子神秀和尚写的偈语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说我的身体像一棵菩提树,我的心像一面镜子,树和镜子有时候会脏,所以要“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这个偈语很多人觉得高深,大家认定将来的六祖一定是神秀,弘忍也觉得不错,就让众弟子背。
正在厨房舂米的惠能听到这个偈语,便说,这个人并没有悟道。大家不以为然,心说你一个伙夫,连字都不识,怎么有资格批评首席大弟子?
可接下来惠能也念了一个偈语:“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意思是真正的悟道到最后没有是非,没有真假,没有对错,没有美丑。如果你还觉得有东西是脏,有东西是好,你根本离悟道还远。
没有什么慧根的我,竟然在没有看解释的情况下也能感受到神秀与惠能思想境界的差距。
画面二: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意思是一个人贫穷但是不谄媚,富有但是不骄慢,您觉得这个状态怎么样?(对应画面一中梁武帝:我三次舍身同泰寺,功德是不是很大?)
孔子说,“可以,不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对应画面一中达摩的“无有功德”)
自贡的道就是:“我虽然有钱,但是我不骄慢。我虽然贫穷,但是我不谄媚。”(对应: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这里边有一股力量。就是你得摁着自己,你得经常提醒自己,控制自己,告诉自己不要骄慢,不要谄媚。其实心中是有一股较劲的感觉,这并不是你本质的感受。
孔子虽然说这种人已经不错了,但是不完全赞同,孔子的道是:“快乐不来自于外在的贫富与否,不来自于地位,不来自于今天有没有赚到足够多的银子。他只要生活着,他就能够感受到快乐。这种感受到快乐的力量是由内而外生发出来的,而不是外部的条件强加于我们的”
就是说一个人贫穷的时候为什么非得无谄呢?就不会想到有谄没谄这样的事,不会想到要谄媚谁这个问题。因为我贫穷的时候,我一样可以很快乐!(对应: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两个如出一辙的精彩画面,真的是让人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茅塞顿开、大彻大悟,似乎看到了二位老者面对面,谈经论道的场面。我想我对如此的精神食粮上瘾了。
其实两个画面还有下文,
就是然后子贡又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自贡说:“《诗经》上面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是不是就是这个道理呢?切磋琢磨都是对玉石的打磨过程,我们每一个人修炼的过程当中,是不是就要像打磨一块玉石一样,去切磋琢磨呢?(这里子贡的思想与神秀的思想仍然是一致的,意思是修道要讲究循序渐进,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意思是说:“赐也”,就是端木赐(子贡的名字),“始可与言《诗》也”,现在我可以跟你谈《诗》了。因为要谈《诗经》这种事,是需要有文化的。“告诸往而知来者”,就是举一反三的能力有了。给你说了一件事,你能知道怎么样应对,并且能够联想到《诗经》上是怎么说的,你是一个有进步的人。(这里孔子对于修道的过程是赞成自贡的,但是这与惠能的观点是不同的,惠能最后创立的南宗讲究的是棒喝的领悟,也就是刹那之间的领悟。而神秀最后创立的北宗与子贡关于修炼过程的想法是一致的。)
枉谈如此四位大贤,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有不同意见的不要骂的太狠,还请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