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iveCocoa - Swift 解读系列三:Sign
SignalProducer
是RAS对Signal
的封装。之前我们使用Signal
的时候,我们会先定义一个信号,并获取它的发送器,然后给信号添加相应的观察者,最后通过发送器发送信号内容,观察者则可以收到信号并执行预设的函数体。从这个流程我们发现,如果要实现一次信号的传递,我们需要在绑定某个观察者之后,再发送信号,才能完成整个流程。SignalProducer
的出现对这种模式做了改变: SignalProducer
使得使用者在接受信号之前,预先定义信号发送者的发送函数,然后通过SignalProducer
的Start
系列函数来添加一个观察者,并内部调用发送函数,将发送者需要发送的内容传递给观察者。下面分别图绘Signal
和SignalProducer
的流程原理:
从流程图中,我们看到,Signal
包含三大步骤:
- 创建
Signal
。 - 添加观察者。
- 发送信号。
而SignalProducer
中则包含两大步骤:
- 初始化
SignalProducer
。 - 启动信号发生器。
本质上,两者做的时候事情是一样的,只不过,为了实用不同的场景,两者的使用方式有点差别。Signal
的讲解在之前的文章中,这里就不赘述。本文主要讲解SignalProducer
是怎么实现它的两道步骤的。
一、SignalProducer
基本的初始化方式:
使用一个Signal对象初始化这个方法是使用一个
Siagnal
来初始化一个信号发生器。实例:
这个方式将一个信号发生器和另一个信号关联,具体的做法比较复杂。主要是将外部的
Signal
的一个观察者引用为SignalProducer
内部Signal
的发送器。这样,当外部的发生器的发送信号的时候, SignalProducer
内部Signal
的发送器作为它的一个观察者可以监听到这个信号,并作出反应,将信号发送给SignalProducer
内部Signal
所有的观察者。
SignalProducer
的初始化方法有很多。除了public init(_ signal: Signal<Value, Error>) {}
之外,其他的几乎都是通过SignalProducerCore
的继承类来完成。
SignalProducerCore
定义了三大方法:初始化函数,start函数,flatMapEvent函数,本文主要讲解初始化函数和start函数的实现原理。
SignalProducerCore
不会直接被使用,即是在内部也是,如果强制使用会造成致命错误导致程序崩溃。内部直接使用的是它的三个子类:
- SignalCore
- GeneratorCore
- TransformerCore
它们分别实现了父类SignalProducerCore
的初始化方法和start
.但是稍有差别。
二 、SignalCore初始化SignalProducer
和 Start
启动SignalProducer原理
SignalCore初始化SignalProducer
以下是一个SignalCore使用的范例:
范例中包含了信号的初始化和选择观察者并发送信号,这里包含了两步操作:初始化信号发生器(
SignalProducer
)和开启信号发生器。
示例中,展示的是 SignalCore
的初始化方法,这个方法直接由内部创建Signal
对象并暴露该对象的发送器,我们在可以在SignalCore
的源码中看到其内部包含了一个 _make
属性,这个属性将保存SignalProducer
中的初始化的内容。
SignalProducer
使用SignalCore
初始化:
可以看到,方法内部构件了一个Signal
对象和其发送器observer
;同时将传递进来的参数startHandler封装成了一个函数observerDidSetup
,这个将在SignalProducer
对象调用start
系列的函数的时候调用,还有一个终结的函数interruptHandle
。最终这些参数都被SignalProducerCore
使用Instance
结构体初始化其核心。
然后SignalProducerCore
中将保存observerDidSetup
在Instance的observerDidSetup中。以备在调用Start
系列方法的时候调用。
基本原理就是,
SignalProducer
在初始化的时候,将内部创建的Signal
对象的发送器observer
暴露出来了,我们可以在暴露的闭包中实现发送器的函数,最终这个函数被保存在SignalProducer
的SignalCore
中。
示例中,我对这个observer
进行了处理,给它添加两次发送动作。实际上我们的发送器的操作应该在这里进行,不然,我们就没有办法使用SignalProducer
的Start
系列函数进行操作。
observer.send(value: 1)
observer.send(value: 2)
这个函数体内容实际上就是我们传给SignalProducer
的startHandler函数体执行的内容。也即是在调用start
系列的函数的时候会执行这部分的内容。SignalProducer
是对Signal
一种形式的封装,此时结合Signal
的操作流程,可以知道SignalProducer
的初始化函数内部定义了一个signal
对象,并将这个signal
的发送器需要发送的内容预设。这样的话,我们肯定需要再给这个Signal
绑定观察者,并想办法执行发送器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信号发送流程,而这将是 SignalCore
的Start
做的工作 。
SignalCore
的Start
方法
SignalCore源码
可以看到,在
SignalCore
的初始化函数中,初始化后最终的Instance实际上被保存在SignalCore
的一个属性 ---- 函数_make中。在调用Start
函数的时候,_make被重新转化成一个Instance,在调用了Instance 的observerDidSetup
之后,又执行了interruptHandle函数。一次SignalCore
完整的信号发送流程就结束了。
三 、GeneratorCore初始化SignalProducer
和 Start
启动SignalProducer原理
GeneratorCore
的初始化建立在SignalCore
之上。
GeneratorCore源码源码中,用一个
generator
属性保存了GeneratorCore
初始化时的尾随闭包。下面以
SignalProducer
其中一个出初始化函数为例:这个函数通过GeneratorCore函数初始化,并在初始化中直接对函数暴露的
Observer
进行了实现:
observer.send(value: value)
observer.sendCompleted()
这部分内容被保存在GeneratorCore
的 generator
属性中。
而后,整个GeneratorCore
对象被SignalCore
用来初始化,并将GeneratorCore
对象保存到SignalCore
的Instance中。这其实是进一步对信号源的封装,除了Signal
在内部创建之外,Signal
的发送器也在内部进行实现。
初始化之后,我们可以照常使用Start
系列函数进行呼唤调用。
在GeneratorCore
的Start
的源码中,我们看到其中调用了其generator函数,但是在此之前,预先调用了observerGenerator(d)
函数,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先创建一对 Signal
和Observer
,然后将Observer
在generator的实现(Send()
)调用,最终完成Signal
的三步流程。
除了以上几个例子之外,SignalProducer
还有很多个初始化的方式,start
系列的方法也繁多。但总归是通过本文例子中的基础方法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