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孩子的教育真的有必要花费高成本吗?

2019-05-08  本文已影响0人  幼师霞姐姐

到底需要花多少钱才能给孩子“买”个好未来?

              ——当代家长的焦虑。

“现在养个小孩太贵了!不像我们以前,哪有什么奥数班英语班兴趣班,天天玩得欢儿嘞,省钱又快乐!”  不少80后的家长们向我无奈得抱怨到。

现代社会不少有了孩子的家长挣钱的主要目的变成了对孩子的教育投入,自己省吃俭用没什么,但凡对孩子有好处的花费毫不犹豫!

当被问到“花多少”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都是“没少花”。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数据也体现了家长们对于孩子教育支出的认知:

28.1%的家长认为培养孩子可以不计成本

57.4%的家长依然认为教育投入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19.4%的家长相信高投入才能高回报

38.3%的家长认为可以为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适度负债

不得不承认中国式的教育是由国内的社会发展现状决定的,年轻人要想在大城市里落脚,要想过上好的生活,不得不拼命学习,变得优秀,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于是,教育开始被万众瞩目,“什么时候开始教育最好?”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哪家教育机构最好?” 

这样的趋势导致了孩子们上的兴趣班越来越多,上各种培训班的年龄越来越早,学龄前、婴幼儿、胎教,家长们丝毫不放过任何一个“不让孩子输在起跑上”的机会。

但是,那些昂贵的培训班真的有用吗?

明星的孩子那么优秀,和教育有关系吗?

答案是肯定的!

很多明星的孩子从小就被送进了国际双语学校,身边接触的都是国际学生,这样的英文环境和普通学校中英文老师的单项输入差别当然很大!

之前就曾有新闻曝光,李湘的女儿王诗龄就读的学校,光学费就是20万,而且并不是普通人有钱就可以就读,因为那个学校并不接收中国籍小孩子,王诗龄也是靠她父母的关系才进的学校。

相比较而言,普通人不要说关系,光20万一年的学校就已经大部分中国家庭承受不住了。

但是结果呢!

王诗龄的作品登上了百位影视名人书画展

各种特长十项全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现在很多名人的孩子都在被全面培养,兴趣特长广泛发展。这样的教育你能说没用吗?这样的高成本花费你能说不值得吗?

因为家长为孩子教育成本的高投入,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完善又健全的资源学习环境,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受熏陶、受教育、受影响,定会为未来的优秀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不久前,哈佛大学针对2021届的入学新生做了调查,包括学术、生活及家庭背景,其中有两组数据让人感到非常震惊:

新生中接近30%的学生,他的父母或者是亲戚,都曾经是哈佛的校友。精英的成功从来不只是让自己受益,他会让自己的整个家庭都向他所选择的方向发展,这个家里的孩子就会自然地模仿他,学习他,沿袭他所用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法。

这说明了一个大的概率,父母的学历越高,经济能力越强,获得的教育资源就越好,也就会让孩子有更大的概率成为精英。

“煎饼摊大妈月入3万,而读了985,211的你毕业后工资三千”、“大爷卖烧饼8年,浙江7套房”、“北大毕业去卖猪肉”。

那些鼓吹读书无用论的人总是这样反驳家长。

36氪中有投资人对煎饼摊到底有多赚钱从成本利润上进行了分析。对象是在上海摆了14年煎饼摊的老刘,别人摊1个煎饼要2分钟,老刘只要40秒就可以搞定。

即便这样,老刘1个月下来收入也就一万五六,月入三万,想都没想过,再除开各项成本,每个月拿到手的净利润只剩下6500元。

这还要起早贪黑不辞辛劳的工作,不断的循环往复摊煎饼。这些钱确实足够生活开销,但是这样一成不变的工作要做一辈子吗?将祖祖辈辈的生活都只局限于买煎饼吗?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社会还会发展吗?

你看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辍学却如此成功,一个长期是世界首富,一个创建的脸书正改变着世界。学历还有用吗?

将自己和这些牛人对比的人,先认清自己!你是从哈佛辍学的吗?你在上学期间就有创造巨大价值的思想了吗?这些个例的确是事实,但他们总归是幸存者偏差的概率事件。

就像想买彩票中大奖,天上掉馅饼!

有一段父子之间经典的对话,告诉了我们努力读书和不读书的大不同。

儿子刚上学不久就问当农民的父亲,人为什么要读书。 

父亲说,一棵小树长一年的话,只能用来做篱笆,或者当柴烧。

10年的树可以做檩条;

20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梁,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

一个小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就可以放羊,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上干不了别的。

如果小学毕业,在农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术种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筑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当个小商小贩,小学的知识够用了;

如果初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一些机械的操作了;

如果高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很多机械的修理了;

如果大学毕业,他就可以设计高楼大厦,铁路桥梁了;

如果他硕士博士毕业,他就可能发明创造出一些我们原来没有的东西。

知道了吗?

儿子说知道了。

爸爸又问:

放羊、种地、当保安,丢人不丢人?

儿子说丢人。

爸爸说:

儿子,不丢人。他们不偷不抢,干活赚钱,养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点也不丢人。

不是说不上学,或上学少就没用。

就像一年的小树一样,有用,但用处不如大树多。

不读书或者读书少也有用,但对社会的贡献少,他们赚的钱就少。

读书多,花的钱也多,用的时间也多,但是贡献大,自己赚的钱也多,地位就高。

综上所述,你若没有绝顶聪明的智商,那就只能读书学习!你若没有“中大奖”的运气,只有学习才能改变命运!

读书不一定会让你成功,但是不读书一定不会成功。

那么问题来了

高成本的教育都是高质量的教育吗?

当然不是!

我们还要有计划,有思想的投入,把钱花在刀刃上,谁愿意辛苦挣来的钱变成沉没成本呢。

不要盲目攀比教育消费

要有针对性的教育,符合孩子的兴趣发展。

我们要把重点放在教育上,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不要盲目随大流,别人怎么样 我们就该怎么样,别人报了一个贵的培训班,我们就报一个更贵的。

我们要把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上,不是各种培训机构多贵多好,而要看孩子更适合哪种教育方式,看他是否真的有学习到了东西,而不是走个“过场”。

[if !supportLists]§  [endif]陪伴是高质量的教育 不能放养式教育。

我身边有不少两三岁宝宝的妈妈,已经开始给孩子报幼儿班,走向国际化的英语班,更促进身体成长的游泳班,培养艺术细胞的绘画班。

有的课程大多数只需要妈妈把宝宝送过去,让孩子在里面拿着玩具玩玩画画,有老师在一旁看管。

 这样的教育方式,我们没办法估量它的影响到底对孩子有多大,但家长们的心理必定得到了安慰和满足。

“上总比不上好嘛!” “别人家孩子都上,我们家孩子不上不 就落下了!”

就像黄磊的女儿,多多,从小就被黄磊带在身边,黄磊带多多表演各种话剧、舞台话剧,身体力行地教她表演,是这样的陪伴和日积月累,让多多可以自然地面对灯光镜头,不再胆怯,获得了更好更快的成长。

家长有好的资源和经历实力固然重要,但是陪伴是万不能缺少的,父母对给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影响更是潜移默化而深远的。

做人比学识更重要

不要只强调知识的输入,要有道德基础和价值观的基础

最近爆出很多中国富豪家庭斥巨资送孩子进世界名校的新闻,有一条关于“中国家庭花4374万元进耶鲁”的新闻上了热搜:

沽名钓誉、徇私舞弊、知法犯法,这难道不是一种逆向教育吗?“望子成龙”是中国人的传统梦想,但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达到目的,这是三观和人品德行的问题。

家长永远是孩子的先行者,以身作则才能实现更优秀的教育!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学做人,也是在传播道德和法治,这是一种大道无形的普世价值的真实传播,会对社会对人有一定的教化意义。在这种道德基础上再进行知识的教育,才决定着你做人的高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