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对写作的一些看法
说起写作,我们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写作,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的基本技能。也是因为这句话,我把“写作”这件事写进了我的梦想清单。

第一次接触写作,当时是报名了一门课程,是学教书评的。可当时的我以为学习写作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要听了老师的课程后就能学会。跟着老师写了几篇书评,课程一结束就因为各种事情忙,就没再提笔写作。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我没学会写作。
后来,也阅读过一些关于写作的书籍,记得最清楚的是弘丹老师的书《精进写作》,读完之后是一阵激动,觉得弘丹老师说的好有道理哦。于是给自己定下了写作的计划,可结果还是输在了“行动”上。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自己就没动笔写过。
因为自己的行动力不足,“写作”这件事就一直躺在我的梦想清单里。
那为什么我如今又要重新开始学习起写作呢?一方面是为了完成我的梦想,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想通过写作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自己一直以来都有想成为作家的梦想,想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下家人的点滴,并出版成书籍,以及让自己的文字影响到他人。
其次,就是提升自己的能力。之前自己是做文员工作的,每次跟客户发邮件时写得并不是很好,都需要领导帮忙看。而写作恰恰是个很好的练习机会,可以提升自己的文案能力,更可以让自己在工作上更加游刃有余。
经过前面失败的经历,我认为要想把写作这件事学会,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能急功近利
随着现在信息量每天的增加,我们不免会浮躁。特别是在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我们总希望在短时间内能看到成果,看不到成果的话容易轻而易举地选择放弃。
可写作这件事并不能急,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都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前段时间看到有个人在知乎上专门发起了一个关于“某个老师课程是否值得”的问题。我点进去浏览了下回答者的答案,有两个观点:第一,认为这个老师是在割韭菜;第二,有人真的从中学习到了东西。
为什么同一个课程有不同的效果?那是因为有些学员认真地去学习以及实践了,而另外一些认为一个月的课程结束后没看到任何成果。就判定这个老师的课程不好。
如果你是个急功近利的人,那你一定会处于“学习一项新技能——没看到结果,放弃——重新选择一项新技能学习——还是没看到成果,继续放弃”这个循环里。一年之后,你会发现你什么都没学会。而不急功近利的人,用一年时间专门打磨一项技能,那这项本领可能就是她的硬本领。
而写作是最不能急功近利的,有的人用了几年才让人发现其优秀。

2.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学习和练习
写作不仅仅是听完课就能学会的,而是你要动笔去写。只有你去写了,才能发现自己哪里写得好,哪里写得不好。
最近看到好几个博主的文章分享,都是晒自己月入过万的。在羡慕她们的收入时,也发现了她们已经持续不断地坚持了3-5年,并且每天都坚持抽出时间来学习和练习写作。
所以,我们在羡慕她们的同时也要问问自己:能不能保证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学习和练习写作?如果可以,那你也会成为月入过万的那个人。
3.及时反馈以及调整
有个博主说过他的写作经历,他自己埋头写了4年,可收入却只有100元。为什么呢?因为他只顾着写文章,没有分析过读者的阅读数据。直到后来,他找到了一个专门的写作老师,那位老师及时地给他反馈,让他进行修改。现在的他已经掌握了自媒体,在家里做奶爸的同时也利用写作买了房子、车子。
而写作是需要有人给你反馈的,这个人可以是写作老师、你的朋友或者你的读者等等。他们会指出你的问题在哪,而你也要根据这些反馈及时地去调整。
写作,是一件说容易也容易,说不容易也不容易的事。但前提是你要去动笔写,只有你行动起来,其他问题都不是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