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基础练出腹肌,体重改变10斤不是梦

2024-01-08  本文已影响0人  知行合一认知升级

还记得2023年初立下的健身flag吗?2024来临,如何完成健身flag?

本文分享我的运动心得

目录

一 确定运动的目的

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的体积。健身房提供了各种可调试的器械。《囚徒健身》讲了无器械训练,不过实际体验发现对新手并不太合适,因为很多训练的最简单的级别,都承受不了。还是健身房可调试重量的方式更适合入门阶段。

有氧运动,可以减脂,并增强心肺功能、能够更好的对抗病毒。跑步是一种低成本的运动方式。不受场地限制。游泳相对跑步,对膝盖的损伤更小,不过需要去办一张健身房卡。

跑步,选择适合自己的跑法。有一种前倾跑法,速度更快,不过膝盖承受更大的压力。初学者完全没必要练习,因为我们在意的是别人眼中的速度呢?还是自己心肺功能的增强呢?

有氧运动是减脂的方式,但并非唯一。力量训练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有氧运动会在运动30分钟后开始消耗脂肪,但是力量训练会运动之后的一天内持续的消耗脂肪。所以,想减脂,可以通过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结合的方式。

二 执行的步骤

大部分技能的学习都需要输入、输出、反馈三部分。
1 输入:学习理论知识,知道应该怎么做。
2 输出:实践行动。
这两步可以认为是知和行的关系。知和行要相互结合。
3 反馈:找出自己的问题,纠正方向,提升自我。
接下来就分别介绍下这三个步骤。

三 输入:减脂的方法

跑步速度也有讲究,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MAF跑法,最大有氧心率训练法。即让心率保持在接近180-年龄这个值。比如30岁,这个值就是180-30=150,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做适当调整,如果身体素质一般(每年感冒次数大于1次)则减小5。
高于这个值,会有过重的负担,低于这个值,效率不高。如果规定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那么资本家期望员工工作多久呢?肯定是44小时了,超过44小时会被投诉;不足44小时资本家就会感觉自己支付的工资没有充分利用。

运动时间,最好在30-60分钟。
时间过短,起不到很好的减脂效果。在运动30分钟之后才开始消耗脂肪。举一个开发者编程的例子。假如一名程序员使用非常旧的电脑,每天开机、打开编辑器等常用软件耗时30分钟,那么如果他每天上班30分钟,那其工作时间为多久呢?0,因为前30分钟没有任何输出,只是更加熟悉windows的启动界面罢了。如果每天工作60分钟,那其实只有30分钟有效(60-30)。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推荐,低于30分钟并非完全无用,虽然减脂效果不好。但是对心肺功能的刺激还是有的。相比不运动,几分钟的运动也是有价值的。

时间过长,比如全程马拉松,也要逐渐增加跑量,而不要一下跳跃增加过多。剧烈超负荷运动在年轻的时候可能没有问题,但是长期的积累,在年纪大的时候会出现各种负作用。

四 输入:力量训练的方法

训练计划安排的思路

因为肌肉需要先破坏再修复,而其恢复时间为48-72小时。为达到全身肌肉的协调与平衡,每个部位都是需要练的。

根据自己每周训练的次数,有非常多变化的方案。常见的入门方式就是,胸,背,腿每天一个部位,三天一个循环。
如果每周训练的频率不高,也可以2天一循环。第1天练胸和背,第2天练腿和腹。主要练深蹲、卧推、硬拉三大黄金动作。

背部的训练:背和肱二头往往同时训练,在进行背部训练时,应重点关注背部肌肉,而不是肱二头肌。每个动作应该缓慢,如果动作过猛会先启动肱二头股,导致抓握出现疲惫。但是在训练背部的当天,可以安排时间训练肱二头股,这样他们可以一起恢复。
背部训练,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各种拉力练习。减少练习组数,增加练习种类。

胸部的训练:胸部和肱三头往往同时训练。

腿部的训练:腿部肌肉占比最多。

肩部训练:大部分上体练习都会使用肩部肌肉。完成其他练习后进行1-2组针对性的肩部训练就够了。如果单独训练肩部,要安排充足的间歇时间。尽量使用哑铃,有利于提高稳定和平衡能力,加大移动范围。训练肩部肌肉时要注意背部问题,腹肌收紧,抬头挺胸。不要利用冲力举起负重,其他肌肉助力会降低肩部肌肉参与。

相比固定轨迹的器械,杠铃训练难度较大,能发展身体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有非常多的固定器械,器械厂家和健身房的教练喜欢这些器械,因为他们能创造利润。他们的论点是:既然身体有非常多部位的肌肉,那么可以通过每个机器来训练单独的部位。
但是也有一些观点反对过多使用这些固定器械,其建议多使用杠铃:一个人的任何活动不可能孤立的使用某一部分的肌肉,除了机器才会特意制作为了训练某一个部位,自然运动是不存在的。
不同观点之争很多年了,因为个体差异性太大,生物医学的研究未知领域还太多,很难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结论。不过我们可以结合不同的观点得出结论:以杠铃为主,固定器械为辅。

拉伸,可以让身体更好地运动,能提升健康和延长寿命。至于拉伸是否可以避免伤病,暂无明确科学依据。因为严格的对照实验需要故意致人伤病,实际中并无法执行。但充分的热身可以确保身心反应灵敏,增加肌肉的温度,为即将进行的训练做好准备。
虽然可能胸、背、腿三天训练一个循环,但实际每次训练前后都应该拉伸所有的肌肉。因为努力举起重物时,非直接参与肌肉会收紧,以配合主动肌工作。非训练部分肌肉往往会出现痉挛,造成身体不适。
对于静态拉伸,每个部位感到一点疼痛10-30秒即可。没有证据表明拉伸状态的时间越长越好。

每天训练量需要多少?

渐进式超负荷训练(GPO):超出已适应水平的刺激才能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即每次都要感觉有些困难,而不是非常轻松。有2种提升的方向:耐力和力量。每组训练次数多于15次,主要是增强耐力;次数在8-12次,能增加肌肉体积,次数在3-8次,可以增强爆发力和力量。

两种方法增加肌肉耐力,一是增加每组的次数,另一种是减少两组之间的间歇时间。一组12-20次的练习时间不低于30秒,不超过90秒。避免一组练习时间过长,导致乳酸堆积,产生灼烧感,最终导致疲惫。虽然乳酸堆积不是好事,但是挺过这种灼烧感,最终导致疲惫。那么身体应对这种疼痛的适应能力将增强,还能提升肌肉耐力。
所以,当出现灼烧感时,再坚持多做几次。进行1-3组,每组15-25次的练习,间歇为30-60秒;进行3-5组,每组10-15次的练习,间歇为15-30秒。
肌肉力量训练:如果以发展力量作为训练目标,需要较大的阻力负荷,减少每组重复次数,6-8次。组间间歇2-3分钟。

每一次最佳重复动作,包括2秒的向心运动,3-4秒的离心运动。不要完成的太快。

装备

衣服:无任何要求。宽松舒适即可。
手套,避免手上起茧子。对于训练没有其他功能,是否戴手套全看个人的喜好。
腰带:腰带承受腹肌(而不是背部肌肉)的挤压,使躯干内的压力增加,从而迫使下腰提高稳定功能。腰带阻碍了背部肌肉和腹肌的增强。除非在大重量训练时为了获得足够支持,才有必要使用腰带。

五 输出:执行力

如何降低健身房办卡成本?

大部分工区都是有健身房的,但是我们去年换的工区并没有健身房,而且离其他工区比较远。有健身房是一种福利,没有的话影响也不大。与其等新建健身房,不如先行动几个月。
虽然办卡需要几千元的费用,但只要去的次数足够多,平均成本就很低。我去年花费1400元收了一张二手卡,去了150次,平均每次9.3元;距离卡到期还有半年老板跑路了,否则平均成本会更低。
不过也不用担心老板跑路而非常害怕跑路。其实健身房跑路是有明显预兆的:

没有时间咋办?

有人说自己很忙,没空运动。美国总统奥巴马每周运动6天,请问你比总统还忙吗?
其实并不是忙,而是认为运动的优先级不高。这是短期与长期利益的关系。短期来看,可能有更忙的事情,但是从人生长期来看,身体的健康才是无数个0前面的1。

看一个生活中的小例子:水杯容量大小。有同学放在工位的水杯特别大,我问过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大的水杯、水壶。公司那么多饮水机,喝的时候再接不行吗?回复是一天只接一次,就不麻烦了。这其实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问题。看似节省了站起来接水的1分钟,其实对腰椎、颈椎带来更大的伤害。

解决没时间的问题,放弃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思路,每天做的事情那么多,有些事情真的那么重要吗?比如看短视频、电视剧、玩游戏。
有人说每天太累了,这些活动可以带来快乐。其实快乐和这些娱乐活动没有什么逻辑关系。想做这些事情是因为多巴胺对未来资源的利用,对更多物质的追求。而快乐源于对当下分子的感受。未曾拥有和拥有时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没有豪车的时候可能有强烈想购买的欲望,但其实可以问问有豪车的人:你会因为有豪车而感到快乐吗?即使每天开着豪车,也可能因为各种问题带来的巨大压力导致失眠。

大部分知识工作者,平时工作非常忙碌,可能感觉到很累。不过这种累和健身带来的身体累不是一种累。相互切换也是一种休息。上学时候每天可以看书、做题达12小时,并不是那么累,是因为各个科目的切换也是一种休息。工作和健身之间的切换也是一种休息。

有时间也不想运动咋办?

忙碌的时候想着有空了再运动,但是在周末休息,有了时间之后,也并不一定会执行。这是时间的驾驭能力。要明确什么才是长期更有价值的活动,而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从更长远的角度来思路。毕竟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

跨出第一步,不要虚构借口

我之前冬天从来不运动,别说这么冷去健身房了,就是到了0度就感觉太冷不能运动了。因为心理想象着很麻烦:冬天穿这么厚,再换衣服,太麻烦了。今年北京特别冷。最低达到-17度,在这种情况下去了几次健身房之后才发现,原来不想去健身的理由全是自己虚构出来的。换衣服并不是特别麻烦,相比每次运动的时间来说,换衣服的几分钟占比并不多。

组团,相互提供动力

我们几位同学经常一起去,构建了良好的运动氛围。这样看到别人每天都去,也会为自己提供一些去的动力。

当下分子带来的快乐

运动能够促进激素的分泌,让体内负责感受的当下分子感受到快乐。而且这种快乐可以保持长久。相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也更有意义。

损失厌恶,不进则退

损失厌恶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相比获得,人们更害怕损失。练出肌肉,如果不再坚持下去,想想肌肉量就会减少,这就是一种损失。想到这种损失,就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这种现象也出现在天空之城的食堂。天空之城的食堂进门后左手边有一家窗口,更换过很多商户。都有一个特点:只收现金,不能用晚餐30元补助。这个窗口在食堂这个场景内,在食堂吃饭的同学潜意识都有一个想法:晚餐是不收费的,30元内有补助。但是这个窗口却收现金,和其他同学相比,我花了10元钱,就等于吃亏损失了10元,这种损失的心理就会导致很少有同学来这个窗口消费。

这种现象也出现在小学生努力学习的场景。小学学习内容很简单,有些同学偶然得了一次第一名,那么他接下来会更加努力学习的动力,并不是因为他感受到了什么学习的快乐,也不是强烈的求知欲,而是他害怕损失第一名的荣誉。他害怕被第二名超越。

提升的关键:重复

如果说输入是前提,反馈是纠正方向,那重复执行是提升的关键。大部分人所谓的小技巧并不重要,关键就是大量不停的重复。只有大量的重复,肌肉才能不断撕裂、长得更壮。

保证组间休息间隔,记录训练的内容

力量训练每组需要休息1-2分钟,如果休息的时候玩手机,很容易休息过久。有时候会在健身房看到一个人在某个器械上坐着玩手机,过了5分钟还在玩。可能就是本想看1分钟手机,结果很快5分钟就过去了。因此计时很重要。

尝试过iPhone不同的软件。

记录每次训练的内容。记录的方式采用组x次。3x10代表3组,每组10次。经过每次的记录,可以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能为后续提供更强的动力。进步不一定是肌肉体积的变化,力量的变化也是一种形式。

六 反馈

如何保证每次的训练是有效果的?如何保证在几周内会螺旋式进步?反馈必不可少,其可以提供方向的纠正,避免错误的动作带来负面效果。

根据书中的理论,纠正自己的动作

看书上的时候知道杠铃深蹲需要注意杠铃失衡、力矩增加这个问题。在实际训练的时候,可以自己录制的视频,看看是否和书中的要求一样。可以通过录像的方式查看、对比,可以发现械铃的重心还是稍微有些靠前,而且有些仰头。

一天后肌肉酸痛,其实大可不必追求。这是运动过量的表现

通常首次在健身房训练之后,会出现酸痛几天的现象。但并没有科学证据表明酸痛现象是衡量训练成功的标准。如果追求每次训练后身体都要感到酸痛,很快会导致训练过量,并出现各种伤痛。
其实在每一组做到最后,感觉到非常吃力的情况下再继续做几个就可以了,这样的坚持会有更明显的效果。

避免疼痛,避免过大重量

不是让别人看自己的重量有多大,不是和别人攀比,而是和之前的自己相比,只要有进步即可。当然这个之前的自己不是昨天的自己,可能是上周,或2周前的自己。毕竟力量的增加不会那么快。
如果出现明显的疼痛,要立刻停止,千万不能在疼痛的情况下还继续练习。这个时候就要找到原因,休息几天之后再尝试一下如何改进。

两个月更换一次训练计划,避免完全重复

肌肉对于完全一样的训练计划可能会有耐受性。经过6-8周的训练,肌肉厌倦或过度使用等情况,需要变换不同的训练;长时间做同样的练习,训练效果达到峰会后,增速会放缓,甚至停滞不前,有时还会出现逆转。因此可以变换训练内容。

另外运动的种类也要适当更换。有一位呼吸科主任写了一本医学科谱书《肺话》,介绍了一位病人,每天游泳1个多小时,坚持10年不间断,结果得了癌症。纠其原因,是因为他去的游泳池氯超标,虽然这对身体的影响很微小,但是3650次的坚持,小小的危害经过积累也会变得很危险。不过一般人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毕竟很多人一生也游不了365次,更别说3650次了。其实只要丰富活动的种类,就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

教练的选择

教练是反馈的最佳方式,毕竟其丰富的经验相比自己研究效率更高。但其有一个缺点就是:贵。在北京通常每节课在260-500元不等。

总共上过3个私教的课。发现教练的水平参差不齐,需要仔细甄别。并不是有钱就能快速提升。

第一位教练第一次体验课迟到了20分钟,后续就直接没必要再联系了。

第二位教练是一个高端商业健身房的教练。销售倾向过于严重。其目的是为了赚钱,顺便再给予指导。这是短视的观念,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如果注重长期利益,就应该以提升学员为目的,顺便赚钱,赚钱当成一种附属品。我买了4节课,后续就不再联系了。
这样的教练其实期望全程都依靠他,包括每天怎么练,如何进行训练的技术。而且其非常喜欢使用器械,器械有一个特点:多。器械实在太多了,没有几十节课根本学不完,而且器械并非最好的训练方式。最好的方式是杠铃,但是杠铃的训练并不多。黄金动作三项:深蹲,硬拉,卧推。其实深蹲只有一个注意事项:膝盖不要内扣。卧推的注意细节也不多,只是硬拉稍微难一些。这三项在几节课内即可学完。

刚才说了很多技能的学习都分为输入、输出、反馈三步。这种商业教练期望输入、输出都跟着他,毕竟这些耗时很久,需要交更多的费用。
但其实我认为学习的输入还是要靠自己多看书,输出自己多实践。只有第三步才应该找专业的教练指导给予反馈。

第三位教练,是一家连锁健身房的教练,最规范,价格也实惠。对于遇到问题,给予指导和反馈还是挺不错的。

在刚练硬拉的时候,遇到一个问题:腰酸。仅仅20kg的空杆就有酸的感觉。第二位教练的解释是下背部力量太弱了,这是正常的。多练即可。第三位教练看我练了两组,就找到了问题的本质:脚后跟的重心不在中间。由于我脚尖缺乏抓地的力量,导致身体会后倾,导致腰部反弓过多。注意改正这点之后,当天负重就从25kg涨到40kg。

这种类似的问题其实在《力量训练基础》中讲到过,但是自己很难把问题和原理联系起来。一个好的教练,能给予很好的反馈。

七 饮食

三分靠练,七分靠吃。刚才讲的是怎么练,接下来讲一下饮食。

七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质,维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纤维,水。
和运动相关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

精米面与粗粮的实验

我BMI指数非常低(瘦),身高对应标准体重应该是75kg,但实际才61kg,其实不需要减脂的。只是一次偶然的实验,验证了粗粮减脂的方法。
当时看了几本科学饮食的书,有一个关于无麸质饮食。于是就想尝试一下其效果:即两个月不吃精米精面(米饭,馒头,面条)。用粗粮代替(山药,红薯,玉米)。
原本是想实验一下其对身体素质的影响,但是这个很难做对照实验。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2个月下来,体重减少了1.4kg,从57kg降到了55.6kg。之前我以为已经非常瘦了,不能再减了,没想到对于这么瘦的我还能再减,可见粗粮对于减脂的效果确实很好。

从减脂的理论来说,为何不吃精米精面效果这么好?因为这属于快碳,即快速释放能量的碳水化合物。如果没有大量的运动量,精米精面释放的能量非常快,在不及时使用的情况下,大部分都转化为了脂肪。而粗粮就属于慢碳,即释放能量的速度非常慢,刚好保证时刻被使用。
所以,对于有减脂需求的同学,尽量减少精米精面的摄入,而用粗粮替代。

力量训练的饮食

运动前补充少量碳水,运动后2小时之内,补充大量碳水和蛋白质。

健身餐太难吃了,吃不下去怎么办?

如果平时大鱼大肉,突然吃健身餐,就会发现难以下咽。这是因为突然过大的改变,应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突破舒适圈,而非一下跳跃到困难圈。(即陌生的环境占比15%左右,不要过多)。如果平时从来不吃沙拉、油牛果、山药、白水煮鸡肉,突然换成了这些食物,可能难以下咽。而应该一次只换一少部分,逐渐适应。

我毕业之前,从来不吃鸡蛋。从小就非常讨厌鸡蛋的味道。在食堂里如果同桌同学吃煮鸡蛋,我要立刻换个位置,远离恶心的味道。毕业之后开始改善饮食习惯,因为鸡蛋是一种性价比非常高的食物,所以就尝试开始改变着吃。
首先,吃杂粮煎饼。因为对于一个煎饼,鸡蛋的占比比较少,而且味道不太明显。
接着,自己用面包机,煎面包+鸡蛋,无菌鸡蛋。这种鸡蛋较贵,不过没有太明显的味道。
随后,逐渐改变面包和鸡蛋的比例,增加鸡蛋的比例,从刚开始的2块面包+1个鸡蛋变成1块面包+2个鸡蛋。
最后,用上述面包+鸡蛋的方法,把无菌蛋换成普通鸡蛋。
以上4步每个步骤持续几个月,用了1年多的时间,改变了完全不吃鸡蛋的习惯。

八 参考文献

《力量训练基础:103个动作练习全面发展身体力量与体能》
《力量训练基础:用5种杠铃动作极速发展身体实力》
《施瓦辛格健身全书》
《力量训练计划》
本文仅适用入门。不同书理论出现矛盾的现象,而且个体存在差样性,个别细节可能因人而异,不过总体思路是一样的。欢迎有问题一起讨论。

睡眠

睡眠对于健身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只有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良好的恢复。不过即使不健身,有些同学也会遇到睡眠的问题。比如压力大,在知识工作者时代,这个问题很常见。针对睡眠,有针对环境的睡眠认知疗法,以及终极技能:冥想。
因为这些内容非常多,篇幅有限。下次再分享。

下期预告《睡眠认知疗法与冥想,知识工作者在重压之下如何保持高质量睡眠》

点赞过百,下期分享《睡眠认知疗法与冥想,知识工作者在重压之下如何保持高质量睡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