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张良
既然汉初三杰里的韩信,萧何都说过了,那索性直接来个大集合,把张良一起讲下吧。
张良,西汉开国功臣,与萧何、韩信同样是汉初三杰之一。刘邦评价他:“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子房,就是张良的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两个成语,应该就是从这句话里得来的。
张良本是韩国贵族,他祖父张开地是韩国三朝宰相,他父亲张平,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这出身,如果六国未灭,他可是妥妥的官N代。奈何秦始皇同志以天纵之资,不可逆转之势,风卷残云地消灭了六国后(当然,整个过程持续了很多年),张良便只能当个落魄贵族,最多不过手有余钱而已。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缘故,张良二十多岁便开始了他的反秦大业,先是在博浪沙企图行刺秦始皇未果,后又追随刘邦继续反秦,辅佐刘邦同项羽争霸天下,并最终取得了胜利。期间,张良为刘邦谋划了不少妙计,包括但不限于先入秦关、暗度陈仓、下邑奇谋等等。除此之外,张良还帮助刘邦有惊无险地度过了鸿门宴,只论这件事,便是居功至伟。
汉朝建立之后,更可以看出张良的政治智慧远高于其他人,他不像韩信、彭越、英布等人毫无政治头脑,去当什么劳什子异姓王;也不学萧何等人需要依靠自污才能保全自身。而是半隐朝堂,有事时挺身而出,没事时就当个透明人,不刷一点存在感。到后来,更是求仙问道,不问世事,甚至有传说,张良已经得道成仙了。最终的结果是,刘邦,吕后对张良的印象都是极好,而张良也终于寿终正寝。
可能是张良的生长环境与萧何、韩信们不同吧。萧何原本不过是秦朝小吏,韩信更只是个平头百姓,大家出身不同,看问题的高度也就不一样。虽然,张良年轻时已经家道中落,但幼年贵族生活的浸淫必定会让他明白朝堂的险恶,帝王的难测,尤其是刘邦这种布衣天子,就更加捉摸不定。这是萧何之辈能够想到,却无法妥善解决的,也是韩信之徒根本想不明白的。
也许,这也是张良被称之为谋圣的原因之一吧。
可惜,张良虽然已经谋己如此,奈何后辈们却并没有继承他的智慧,终究是惹了祸端,终至家道中落。可能即便张良能够想到,也终究无可奈何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