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级管理故事《班级拍卖会》

2021-03-15  本文已影响0人  孤心如水

“我出50”,“我出100”,“我出200”……

“耶,我赢了,我终于拍到了……”叫喊声,欢呼声,在五八班教室里,些起彼伏,热闹非凡。

你也许好奇,这是在干什么?

这是我们班在举行每周一次的班级拍卖会。

班级管理,跟班级拍卖会有什么关系?这还得从“责任分包,量化积分”的管理制度说起。

一.班级拍卖会,走好“量化积分”的最后一公里。

说起“责任分包,量化积分〞,大家都不陌生,大家都在认真落实、执行。但是不知道大家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没有:责任分包很到位,量化积分也积了不少,同学们一开始干得很起劲儿,可是越到后来就越没兴趣了,直到最后,量化积分只成了填帖在墙上积分表里的阿拉伯数字。

不管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反正我是遇到过。而且,这个问题一直让我烦恼了几个学期。

这期间,我也尝试着把积分换成班级币,用班级币来换取一些小特权等。但大多的结剧都跟墙上的积分一样“聋子的耳朵----摆设”。

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同学上课看课外书,我给没收了。他大概很喜欢这本书,下课总追着我要,我就是不给。有一天,他又跑过来说:“老师我能用班级币把书换回来吗?〞他拿了一沓班级币。看来为了要回这本书,他还真动了不少心思。我说:“你想用多少班级币?”他一看有希望,立刻兴奋起来:“老师你看100班级币怎么样?〞看着他这么诚恳,我正准备同意,可旁边一位同学听到了,他大声说:“100就能拿回去?老师,那我出200买走行不行?”

咦,我看着他俩那迫不及待的小眼神儿,心想:有意思。就不动声生地对他俩说:“咱们来个拍卖,谁出的钱多,我就拍给谁?”

书的主人一看急了:“我出300。”

抢书的同学也不势弱:“我出350。”

就这样,一本课堂上没收的书,我最后以500班级币的价格卖了出去。

同学们很喜欢这种方式,我也利用这种方法把“责任分包,量化积分”这一制度盘出了勃勃生机。从此之后,每周一班会课最后20分钟,都是我们的拍卖会,开头那样热闹的叫喊声,就会在教室里回荡。

二.班级货币,拍卖会的坚实后盾。

如果你现在去我们班,问学生他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他一定会告诉你,班级币!

班级币是直接跟上课发言,作业完成,文明习惯,责任分包等等的量化积分相连的。

一周的量化积分,周五中午之前组长算好。积多少分,就能换等值的班级币。周五放学之前发放到同学们手中。

班级币不但可以在拍卖会上买东西,还可以在班上是流通的。

班上同学带了一本畅销书,有很多人想看。书的主人就是不借。但是班上聪明的同学就会拿着班级币去找出的主人:“我给你5元班级币,你能把书租给我看两天吗?”书的主人掐指一算,这个主意不错,就租给了他。借到书的人捧着书高兴得不得了,还没去到坐位上,书的主人就竖起了一个牌子:“租书,5元班级币一天。〞同学们看到后立刻排起了队,由于看书的人太多,还得先交定金排号。

三.明确的班规,不拖不拉的执行力,班级货币,拍卖会的保障。

四.班级币,拍卖会的资金保障。

那拍卖会怎么举办呢?一定得有金钱做为基础。

我就跟平时的量化积分制度结合起来,把每位同学们的积分兑换成“班级币”。上课发言,作业完成,日记积分,作文发表,文明习惯,责任分包等等的量化积分都可以兑换。量化积分“1”分可兑换价值“1”元的班级币,在班级币上盖上印章,就可以在班上流通,在拍卖会上买自己心仪的东西了。

班级币,印章都是在淘宝上买来的,要什么样的,就有什么样的,还能私人定制,非常方便。

一周的量化积分,周五中午之前组长算好。积多少分,就能换等值的班级币。周五放学之前发放到同学们手中。为第二周周一的拍卖会做准备。

五.发动群众,拍卖会的物质基础。

有了兴趣盎然的拍卖会,有了班级币做金钱保障,那拍卖物品从哪里来呢?

一开始,我是用在课堂上收的课外书、小玩具,个别同学带到学校的“禁用品”。

可是同学们的积分都不少,这些物品显然不够用。这一学期我发动同学们带些小礼品到学校来拍卖。后来实行了轮流制:每周,由一个小组的同学负责带拍卖会上的物品。物品可以买,但不能超过3元人民币。也可以带自己用过的,现在没什么用的物品来拍。

再后来,为了更好地调动同学们带物品的积极性。我们又改进了规则:每周由一个小组每位组员负责带价值不超过3元人民币的小礼品到拍卖会上拍卖,同时这个小组的同学可以带不超过三件物品到拍卖会上拍,拍卖物品所得百分之八十所物主所有,百分之二十归班级所有。

这样一来,不但调动了同学们带拍卖物品的积极性,还解决了个别同学积分少,对拍卖会失去兴趣的问题。一举两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