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创新的门槛在哪?
大规模创新的基础是明确的约束
在许多人的认知里,创新的土壤就是不设限;好像越没有约束、越自由,越能发挥创造力。然而对大部分人来说,事实可能恰恰与之相反。(我们暂且不去考虑少数的天才)
一个有效的头脑风暴是需要引导、甚至对过程进行设计的在组织了大量对客户创新能力提升的工作坊和辅导后,我越发认识到创新能力这件事,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并没有特别大,甚至与教育水平、专业能力也不强相关。
一次产出结果具备落地基础的“共创”工作坊,其明显特征是,参与者的思路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不同角色根据自身掌握的信息,共同推进和完善聚焦的思路,而不是无限制的发散。
通过协作完成的规模化创新,更多的取决于参与者所能获取到的信息量,以及处理大量信息的方法,这才是创新方法论真正起作用的地方。
在一个明确边界的协作框架下,处理信息的方法可以遵循固定的套路,人们产出的差距就会被无限缩小;
用明确约束的资源,解决特定的问题,而非没有界限的复杂问题,这时创造力反而更容易被释放。
从许多风靡全球的产品上,我们都能找到这样“人类共性”的佐证。
比如“抖音”,在早期积累用户和内容时,其核心吸引力并非原创,反而是复制。
模仿是抖音短视频用户直接参与内容创作的最主要途径之一。模仿秀是抖音视频类型中占比较大的一种,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抖音短视频自身的运行机制,即设置相应的背景音乐库、提倡用户进行对口型等模仿类表演,因为操作简易,易于上手,因此相比起原创,抖音用户更倾向于使用热门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并对一些热门视频进行模仿。
除了模仿本身,大多数参与者也都在这种看似无脑复制性的行为里,添加了自己的创造力。
抖音“合拍”功能,让许多原本没什么爆点的视频,衍生出无限套娃的再创内容比如上图中“合拍”的这种功能是大家共创的标准“套路”,找到上一个视频人物头上的物品就是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用一个新物品为下一视频内容提供素材就是留给大家发挥“创造力”的空间。
我将这种现象称为“融合创造力”:当集体本着共创的心态输出时,通过模式化的机制,可以将集体里不同个体的认知/信息都融入在一起。
在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里也有类似的实践:
集体的头脑风暴方法用短平快的方式,在别人的idea上添加信息,这与前文提到的“合拍”功能殊途同归。
(当然,设计思维工作坊的形式,要求大家物理空间上需要聚在一起协作,而抖音这样的数字化手段,允许用户异步进行共创,这也是数字化对协作起到的最大作用之一。)
这种通过集体协作发挥规模化创造力的模式,也有其局限。
首先它要求参与共创的人不能拥有过于一致的上下文,因为协作模式的核心就在于能将来自不同人的信息和认知凝聚起来。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么强调“用户洞察”:“从用户视角出发”才可以打破组织内部局限的认知,不断获取新的认知和信息,最终融入到产品里。
其次,只专注在存量用户的研究,会为公司塑造一个信息茧房,对已经被验证的产品功能/业务方向产生路径依赖。
比如淘宝一直以来都在加强“用户搜索商品”的场景,因为企业的商业模式就建立在分配用户、商品流量上;而拼多多则利用非标产品冲动性消费的场景,硬生生从淘宝身上撕出一大块市场。
所以,许多创新/协作方法论里在讲“产品创新”时,都要提到“动态投资组合”。通过投资方向上的多元化,即避免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给集体中的创新者留出通道;
成熟的机制永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允许组织发挥最大的集体效能;但另一方面,协作机制越是成熟,集体就对旧有模式越发依赖,阻碍创新和挖掘产品的第二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