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人的退休生活怎么过
邻居Marilyn邀请我作为她的客人参加 Probus Club活动。
什么是Probus Club?网上查到相关资料:
Probus 是为所有退休和半退休年龄的男性和女性提供团契、友谊和乐趣的组织,是一个以志愿者为基础的非营利、非政治、非宗派联谊组织,在全球拥有 4,000 多个俱乐部,其中约 250 个是加拿大俱乐部,拥有超过 35,000 名会员。每个俱乐部的成员都会组织自己的一系列持续活动,例如散步、远足、桥牌 、读书、戏剧、聚餐、品酒、艺术欣赏等等。
一直对西人的退休生活心生好奇,立即应允。
集会地点在一家酒店的会议大厅。先在入口处登记,Marilyn又带我到会员登记处留下联系方式,因设有会员最大容量,所以只能暂时放在候补名单上,正式入会后每人年费65刀。
找到一间桌子坐下来,就开始互相介绍。他们也非常欢迎我的加入,希望有机会可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是个好问题,可讲什么呢?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士Keith,他说他是一个Joker,每次聚会都会讲一个笑话。
环顾大厅,约上百人,明显女士多于男士,我似乎是唯一的中国面孔。
十点钟会议正式开始,先是全体起立,合唱加拿大国歌"O Canada"
O Canada! Our home and native land!
True patriot love in all of us command.
With glowing hearts we see thee rise,
The True North strong and free!
......
这样一个民间组织,人们自发合唱国歌,这是从心而发对国家的热爱。
之后,主持人报出本月寿星名单,全体齐唱生日歌,好不欢乐。
接下来,我这桌的Keith上台了。笑话讲完,人们哄堂大笑,我却只听了个大概。中场休息时找到Keith看了稿子才明白。我问他的笑话都是从哪里来的,他说有自己收集的,有朋友分享的,他会仔细挑选,每期聚会时分享一个笑话。
接下来,就由后续各项活动的组织者来介绍安排,圣诞庆祝都已在筹划中。Marilyn上台介绍了她负责的一个活动,是在她家后院露台,限额15名,仅限女士的聚会。
最后是一位男士作了一个主题演讲,关于上瘾症。我问Marilyn,上瘾问题应是年轻人居多,为何要同老人们讲呢?Marilyn说,有些老人因为有病也会用药成瘾,比较危险,所以要特别注意。
注意到有一桌摆满了书,说是人们捐出来,想要的话都可以带走,我挑了几本,考虑下次将家里的闲书带过来共享。
原以为会混一顿饭局,却到十二点结束散会。想来都是小镇居民,各回各家,重在交流,组织简单。
返程路上,我与Marilyn夫妇探讨了中西方退休老人的生活方式,理念确实有些不同。
Marilyn自退休后搬到小镇,加入好几个退休社群,结交了很多当地的朋友,也过上了全新的退休生活。Marilyn开朗热情,人缘极好,我在小镇认识的老外多数都是她介绍的。
Marilyn说,孩子18岁上大学后基本上就离家独立,老人也不会照顾孙辈,当然也会偶尔代为看管。因此,退休后可以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仍会进入社交圈,还可以在这些组织中按自己的兴趣与能力义务承担一些职责,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如那个专注讲笑话的老人Keith,能给他人带来笑声,也是一种乐趣。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之前总会看到一些独居的老人,有的是两老相伴,有的种种原因落了单,身边不见孩子陪伴,看起来有些孤单,但深入进去发现他们生活很独立,也有自己的社交圈,活动丰富多彩。
反观国内,既有国情因素,也有传教孝道,相当一部分老人,包括我自己的父母以及身边一些熟悉的老人,退休后基本上选择跟随孩子,或住在一起,或就近住着,帮持家务照顾孙辈,社交也多是亲戚与老朋友,不愿意或者没有机会进入新的圈子,固守既有的生活习惯,慢慢与社会有些脱节。如果关系融洽,含怡弄孙,那也是一种幸福。若关系冲突,则是一团乱麻,这样的故事也屡有听闻。当然,这种现象在现今中国并非全然如此,人们的观念也在逐步改变中。
你说哪种模式好呢?
不管如何,退休后,离开职场,人生并非就此了无生趣,另外一种生活刚刚开始,仍可以通过开放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让自己晚年生活充满活力与乐趣。人生苦短,开心就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7426/50e40dabda3538f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7426/2087b3b2933c3c7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