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刺文1】一逗到底
一逗到底
我初读这篇文章时,连看三行没有看到一个句号,真是有点失望。因为没有这个第一个句号,我无法读懂这篇文章。
如果我请我的朋友盈盈三千树来读这篇文章,我估计她读完这篇文章,一定要大喘三口气,惊呼:“累死我了!”
阅文时我心想,难道这个作者是要一个逗号写到底?没看内容,逐行快速浏览,寻找第一个句号,作者没让我失望,最后一个标点符号文章最后一个字后面,终于有一个句号,所以这篇文章一逗到底,全文一句话。
我记得我读小学三年级学写作文的时候,老师总是会先提醒我们说:“要打标点符号,不要一个逗号写到底,写成一逗到底。”我明白,写作文表明句子完成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问号(?)、感叹号(!)和省略号(……);句子如果没完成,用逗号(,)、分号(;)和顿号(、)。
这么多年了,“一逗到底”文还是存在着。
挑刺:一逗到底。
修改文:
儿媳因婆婆一句话愤怒离婚,30万嫁妆车成导火索,网友热议纷纷
一个刚过门的儿媳,只因婆婆一句话,她便选择马上离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是这样的:小雪结婚的时候,婆家经济条件不好,只给了3万元的彩礼。小雪的娘家是做生意的,陪嫁一辆30万元的小车。由于工作单位近,夫妻俩平时很少开车,小雪的小姑子却经常开她的车出去玩。小姑子从不与小雪打招呼,好像车是她的。每次用完车都弄得脏兮兮的,小姑子既不洗车,也不给车加油,都是小雪自掏腰包。
半年后,小姑子准备结婚。婆婆找到小雪说:“你们都不怎么开车,把车送给你小姑子当嫁妆吧。大家都是一家人。”
小雪说道:“这是我父母给我买的陪嫁车,怎么能给小姑子当陪嫁?”
婆婆急忙说道:“嫁夫随夫,你嫁给我儿子,你的车就是我儿子的,我儿子的车我说了算。再说,你的车都是二手车了,没有让你们做哥嫂的给买新车就不错了,你还不同意?”
站在旁边的老公竟然同意了婆婆的意见,这让小雪是哭笑不得。小雪寻思,婆婆要拿我的嫁妆给她女儿撑面子。
第2天,小雪就把车开回了娘家。小雪的婆婆就给小雪打电话,让她赶紧把车开回去,她已经做主把车给小姑子了。小雪二话没说,挂掉了电话。
晚上,小雪的老公来到小雪父母家。他说:“这张车我们确实也开不着,放在家里还贬值,送给妹妹也说得过去。”
小雪爸爸生气地说:“你们家我们高攀不起!我买的车,你们没有权利送人!准备离婚吧!你家那点彩礼,我们一分不少地退还你家!”
小雪的爸爸把小雪的老公推出了家门。面对这样蛮横无理的婆婆和老公,小雪最终选择了离婚。
屏幕前的朋友们,你们觉得小雪做得对吗?如果你们认可小雪的做法,请为她点个赞,点右边加号“看后续精彩”,非常感谢!
《人民文学》编辑徐则臣说,编辑是干什么工作的?编辑就是删别人文章的人!
你敢用编辑的眼光看看你的文章吗?
你敢用别人的眼光看看你自己的文章吗?
你敢用“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看看你的文章吗?
你敢挑挑自己的文章的刺吗?
你意识到要挑挑自己文章的刺了吗?
于是,有了“挑刺文”。挑刺:标点错误、错字、别字、漏字、文从句顺、谋篇、布局、结构、详略、意蕴、美学内涵……
好文不厌百回改,从挑刺开始。
挑刺的目的是为了进步,越会挑刺越进步。
如有涉及文字不喜欢的,可删本文。
(2024.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