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阳货篇】第八—1章习讲膏

2024-04-13  本文已影响0人  卓玛秦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论语·阳货篇》第八章。我们先一起恭诵原文: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好,喜好;蔽,覆障;愚,愚昧;荡,放荡;贼,伤害;绞,急切;乱,犯上违法;狂,狂妄。

孔子道:“仲由呀,你听过有六种品德便会有六种弊病吗?”子路答道:“没有。”孔子道:“坐下!我告诉你。爱仁德而不爱学习,它的蔽处就是愚昧无知;爱智慧而不爱学习,它的蔽处就是不知收敛;爱诚信而不爱学习,它的蔽处就是反成伤害;爱直率而不爱学习,它的蔽处就是尖刻伤人;爱勇敢而不爱学习,它的蔽处就是犯上作乱;爱刚强而不爱学习,它的蔽处就是狂妄自大。”

根据学习进度,我们今天学习第一部分: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

由,就是仲由。仲由字子路。居,是坐下的意思。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场景:孔子和子路正在谈话,按照古代的礼仪,孔子在上,子路居下。他们都是席地而坐,膝盖跪在席子上,屁股坐在脚跟上。子路坐在那里和老师谈话,孔子就问子路:“仲由呀,你听过六言六蔽吗?”子路一听孔子问他,就马上直起腰身、长跪着回答,说:“没有。”孔子就说:“居!吾语女。”原文中没有子路直起腰身回答的这个动作,但从孔子说的“你坐下,我告诉你。”可以看出子路直起腰身这个动作,这个动作就是一个礼仪,表达的是对老师的尊重。

六言六蔽是古代的一个成语。杨伯俊先生在《论语译注》注释讲:这个“言”字和“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的“言”相同,名曰“言”,实是指“德”。六言就是指“仁、知、信、直、勇、刚”六种美德。六蔽就是“愚、荡、贼、绞、乱、狂”六种弊病。刘氏正义引荀子解蔽篇注:“蔽者,言不能通明,滞于一隅,如有物壅蔽之也。”蔽是讲覆障的意思,被障碍了,不能通明,就有淤滞。就是使人不能通明事理,使美德有所遮掩。《集注》曰:“六言皆美德,然徒好之而不学以明其理,则各有所蔽。”仁德、智慧、诚实、率直、勇敢、刚强,原本是六种值得赞扬的美德,若具有这几种美德,便自以为是而不再好学,不重视学问思辨,不穷理通达事理,那就容易造成愚昧无知、放荡不羁、自己受害、言行急切、招惹祸端、狂妄自大的恶果,那就成了六种弊病。张居正先生说“人之偏于所向者,有一件好处,便有一样遮蔽。总之有六言而六弊随之。”如果一个人有了偏向,又不能通过好学来改善的话,就会产生六蔽,六蔽能蔽六言,让六种美德变成六种毛病。这一章孔子教诫子路六言六蔽,是在劝勉子路要好学来纠正他的偏失。

孔子为什么要对子路讲“六言六蔽”?张居正说:“昔子路负谅直刚勇之资,而少学问陶镕之力。”范氏曰:“子路勇于为善,其失之者,未能好学以明之也,故告之以此。曰勇、曰刚、曰信、曰直,又皆所以救其偏也。”子路为人直、勇、刚,但在一些事情上的思惟抉择还有所欠缺。比如我们在《先进》二十四章学过的: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就是子路让子羔去费那个地方做官。孔子听说以后就说:“你这是害人家孩子呢!”子路就狡辩说:“有百姓,有社稷,治理百姓和祭祀神灵都是学习,何必读书才算是学习呢?”孔子说:“所以,我就讨厌花言巧语狡辩的人。”孔子也曾经评价子路“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甚至呵斥子路“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希望子路“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孔子非常关注弟子的成长,看到弟子有问题,就会殷重善巧的引导他们。在《子罕篇》第二十八章,我们学过子路终身诵之诗经里的:“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孔子说“这是为人之道啊,怎么就算是善呢?”孔子对子路为什么前面肯定,后面又抑止呢?其实这就是孔子担心子路停止不前,不再向上追求,在策励子路:“仅仅不贪求、不妒忌是不够的,还要有更高更远的志向。”这一章就是孔子看到了子路性格中的缺点,因材施教,给子路讲了“六言六蔽”,以此提醒和告诫子路在做人、做事、做学问上的深层道理与原则。

这一章虽然是孔子对子路的教诲,但很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与借鉴。南怀瑾先生建议,每个人都应把这一章原文,作为一面镜子,随时用来反省自己。因为我们虽然人人都喜好“仁、知、信、直、勇、刚”六种美德,但是如果不好学,不能依靠圣贤的教诲去穷理通达事理,好处反成不好,那么在我们身上显现出来就是“愚、荡、贼、绞、乱、狂”这六种毛病。

那怎么避免这六种美德变成六种毛病呢?下一讲我们就听孔子给我们一一讲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