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本质》:10亿企业家的经济?
我用了一周的时间精读了这本获得经济学诺贝尔奖的著作,虽然是一本学术类著作,但是其中有些章节还是挺吸引人的。总的来说,这本书是对贫穷的本质进行探究,涉及健康,教育,生育,投资,政策这几个方面,从心理和行为进行论述,采用了对照实验的研究方法,阐述了穷人在生活各方面的投资以及应对日常生活的行为,从而解释整个行为的心理历程以及其行为的内在驱动。贫穷是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为糟心的问题之一,每个国家都在探索着解决贫困的道路,但是对全球贫困人口的研究似乎是不太现实的,而本书的作者却可以在8亿范围内的贫困人口进行调查,可以说价值性非常大了。
这本书的很多例子是引用了印度本地的调查结果,与中国本身的贫困现象时,有异曲同工之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贫困家庭的生育观。一些家庭本就不是很富裕,为什么他们依旧愿意生育很多孩子呢?在我国现有的研究中,多是认为传统重男轻女的观念严重,父母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以及多子多福的意识。不过在这本书中倒有一个新奇的观点,贫困家庭的父母生育很多子女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不确定将来哪个子女会承担起自己的养老责任,需要靠多子女分散未来养老风险。此外还可以在众多子女中选择一个资质好,潜力大的进行投资培养。这个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在贫困地区的教育普及率非常的底,因为家庭,学校以及学生本身都缺乏继续学习的动力,在贫困的家庭继续学习的当下性价比不大,还不如直接工作以解决家庭开支,同时很多家庭会考虑选择集中投资于某个非常具有潜力的孩子。
在解决贫困方面,人们当然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如节省一砖一瓦,进行小额贷款。但是就算有这些方法,人们依旧不能轻易脱贫。当地银行的储蓄为负利息,人们只能通过建房子将自己的流动资产变成固定资产,形成自己的储蓄,但是由于现有的资金不足以造一幢完整的房子,人们只能每次买一百块砖头,一点点地砌上去,可残缺的房子价格终究没有完整的房子所卖的价格高,所以最后人们需要转卖时是否能赚回本金也很难说了。然后当时最流行的就是小额贷款,这种小额贷款区别于银行的信贷,穷人没什么可以值得担保的东西,银行这些大额贷款往往不会贷款给这些贫穷的人。所以小额信贷就星期了,小额信贷萌芽之初是当地的一个人本着帮助脱贫而成立的。小额信贷周期为一天或一周,每天利息非常高。当地人通过每日贷款,做一些小生意,日结还清借款。小额信贷是一项在大范围内覆盖贫困人口的项目,它取得的成就整个社会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依旧也还是有人不愿意贷款去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因为他们缺乏技术,意识和抵抗风险的能力。此外小额信贷在促进规模经营下有很大的局限性,要想跨过规模拐点,将来必须致力于将信贷覆盖中等规模企业。
最后,作者运用心理学的内容,谈及期望的诅咒。人们固有的期望和意识难以改变,这是他们陷入“贫穷陷进”最本质的原因。在面对医疗设施,医护人员,政府官员以及学校教育的缺位不以为然,不能形成一种发展之风。
以上的内容是我阅读了整本书之后印象最深的几点。这本书对贫困人口的研究的深入性是非常可叹的,历时十五年的研究,将引致贫穷的历程形象地展现了出来,比如人们为什么不愿意投资卖化肥?为了鼓励卖化肥又有那些措施,有哪些成效?人们为什么不愿意避孕?为了宣传性知识又做出了那些努力,有那些成效?人们为什么不愿意接种疫苗,为了鼓励接种有哪些措施,又有哪些成效?人们为什么不愿意储蓄贷款?为了鼓励贷款和储蓄做了哪些努力,又有哪些成效?在通过自己经历实际措施的基础上,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观察解释,改变了以往我阅读过的研究中的单一性与理论性和在实践上的局限。
不过,毕竟是一本学术类的名著,本身的学术性就会有些让人难以理解,外加外文翻译可能也会增加了理解难度,但是它的价值性还是不可以忽略的。我认为,本书中对现实例子的跟踪,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对我们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后期可能会再精读一次,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