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病态叫点赞
在社交软件上点赞这回事,我最先是在微信朋友圈知道的,随后不久便发现到处都有这个了。
最初,我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段好玩的文字或一篇有趣味、有思想的文章,甚至一张有意思或漂亮的照片,都会乐意顺手点个赞。
随后,越来越频繁地收到别人群发的求赞消息“动动你发财的小手,帮忙点个赞呗,谢谢了”。对此,我基本上都不会拒绝。
我能理解,人作为群居动物之一,每个人都有寻求他人认同的心理,渴望获得他人的信任、支持和称赞。这完全正常,无可非议。
然而,我们也毋庸讳言,点赞这种行为一旦和利益挂钩,其意义便开始发生了变化。
我们之所以产生点赞这种行为,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我们认同点赞的对象。可实际上呢,我们点赞的动机越来越倾向于利益化。
比如,我们经常在微信朋友圈里为客户或领导发的动态点赞,可这绝不等同于我们一定认同他们。我们之所以点赞,只不过希望获得领导或客户的好感,或者说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同。这显然就是出于利益考量,是典型的点赞利益化。
点赞利益化的另一个典型,是我自从玩了简书才发现的。打开简书App,在首页推荐我们不难看到“互赞互粉”“有赞必回”等字样。
曾经,我给一位简友的一篇文章点了赞,不久他便发来简信:
“互赞一波?”
“我已经没能量了。”
“我是说以后。”
“不一定,我不经常在线。”
然后,就没有了然后。
那时我刚玩简书不久,很不屑于胡乱点赞,我觉得连人家的文章内容看都没看就点赞既是一种不负责又是一种不尊重。我甚至很鄙视那些一分钟之内连赞很多篇文章的人。
可是,如果是现在有人找我“互赞一波”,说不定我就干了。
为什么玩简书的人那么热衷于求赞呢?因为利益驱动,这是简书官方设计的游戏规则导致的——点赞数量越多,曝光率越高,收益越高。因此,互赞互粉、抱团取暖、打榜、云赞家园等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简书里还有一部分真喜欢写作的人,他们来这儿的主要目的并非撸钻,只是因为喜欢写。那么,这部分人是否就不在乎有没有赞呢?不是,他们依然希望得到很多赞,因为人都有寻求他人认同的心理。
于是,为了提高自己文章的曝光率,增加阅读量,从而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认同,真爱写作之人依然会被迫与他人互动,通过给他人点赞来换取他人对自己的认同。这实质上是一种利益交换,与文章本身质量的高低无关,因此看不看文章内容无关紧要,一分钟之内点赞多篇文章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就此而言,无可否认,简书的运营模式是成功的,因为它抓住了人性,每一个玩简书的人都在被他牵着鼻子走。虽然我们口口声声说玩简书,但实际上是被简书玩啊,这跟其他网络游戏是一样的。
简书里的点赞作为一种利益交换倒也无可厚非,因为它没有给谁带来伤害,甚至从经济角度而言,还可以说是一种共赢模式。
然而,还有一种点赞的行为,它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突破人格底线,不惜损害他人利益,伤害他人,这就成了一种病态,得治。
这种病态最鲜活的例子,就是前不久刚发生的缪可馨小朋友跳楼事件中,那些在班级群里为当事老师点赞的家长。
这一事件中,当事老师到底有没有责任并非我现在要讨论的话题,我想要指出的是,那些还没有搞清事情状况就急于站队表忠心、在班级群里为当事老师点赞的家长,其行为是卑劣下作的,是一种人格缺陷的表现。
这种病态的点赞不问是非黑白,只看身份地位,仅仅因为自己的孩子还要在“老师”这个身份光圈下学习、生活,希望得到“老师”这个身份的“关照”,便不顾他人感受,在受伤者的伤口上再撒一把盐。
这种点赞,这种病态,难道不需要治吗?
声明:本文原创,请勿盗用,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