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尼拔1596858简书影评发布站精彩影评、剧评、书评、诗评连连看雕刻时光——影评专栏

一切都会过去——《凡夫俗子》

2019-08-25  本文已影响4人  麦莉清露

一切都会过去——《凡夫俗子》

文/一粒粟

最近新媒体热播的一部电影《无名之辈》在豆瓣电影上评分达到八分以上,算是好片。但对于表现普通人主题的电影,我会更推荐美国1980年上映的《凡夫俗子》。剧情并不曲折,一个看似让别人羡慕的四口之家,其实内在四分五裂。哥哥伯克溺水的经过被当做一条埋伏的情节线,吸引观众看到最后。这种叙事方式在今日的电影里已经屡见不鲜,但看来仍然发挥着其应有的效力。

关于这部电影,想谈的先是从弟弟康纳德角度出发。主题为,放过自己,原谅他人,一切都会过去,我们只不过是普通人。

康纳德在在哥哥溺水之后一直处于自责状态,频繁的噩梦、自责的状态直至抑郁甚至割腕自杀。一开始让人很费解,哥哥的亡故和他能有什么关系?结局才揭露,是因为同样一场风暴中,他活下来了,哥哥却深沉海底。与心理咨询师的交谈,更像是康纳德内心自我救赎的过程,每一场内心与内心的对话,抽丝剥茧般掀开一点点故事的全过程,直至结尾,康纳德终于原谅自己,活下来,只是因为自己更强大而已。这么多场对话的戏,没有大场面的支撑,需要编剧强大的写故事能力,这让人看着更像是生活,而不是现今影院大荧屏上炫耀的特技。看起来更耐人寻味。

当明白了自己只是普通人,并不是拯救世界的英雄,世界并不完美,何苦还要将字深深的囚禁在痛哭的牢笼里不能自拔呢?

世界不完美,但依然可以美好。在影片中,康纳德有一次失败的渴望谈恋爱的经历,但结局是拥有另一端美好的恋爱开始,这不正预示未来可期吗?

阴霾总会散去,时间在走,生活在流动。

第二个想谈的是影片中的父亲,卡尔文。似乎很有爱,爱着妻子,爱着自己的儿子康纳德,但是当见到心理咨询师时,才恍然大悟,自己其实根本不懂,其实很偏心。心理咨询师在这里,可谓是一面镜子,照亮了卡尔文父子的内心世界,让他们的想法慢慢变通透。

他觉得自己爱妻子贝丝,爱她什么?因为大家都很喜欢贝丝。他觉得自己爱儿子康纳德,如何表现?因为坚持让他去看心理医生,即使费用再贵。可是到最后才明白,他爱的贝丝,其实是很自私的。他并没有花太多心思在康纳德身上,因为觉得他可以自己处理好很多事情,并不需要为他付出太多。也许吧,在子女面前,父母总是偏向于弱者。从故事的角度来说,最后他还是明白了自己的错。与康纳德在冬日的晨曦中拥抱就是一种和解吧。认识了自己的错误,接受自己,从而达到某种平衡。

第三个想谈的是贝丝。一家的女主人,完美形象,影片中塑造了贝丝强大的交际能力,大家对她的印象一致好评。这当然离不开她的苦心经营。如果让我猜测她的星座的话,我想应该是处女座。在做事方面,追求完美,井井有条。然而,她的过于追求外在,却坑害了自己的家人。怎么说?

首先在聚会上,当她的丈夫和朋友谈到咨询心理医生的时候,回家车上马上和丈夫发飙,这是隐私问题,让别人知道有损形象。其次,康纳德出院后的圣诞节,坚决不带康纳德一起,而是想和自己的丈夫去看望亲戚,过过二人世界。再者,当康纳德想要和她亲近是,她有着明显的抗拒。这么看来,好像她不怎么爱康纳德,但当卡尔文揭露在大儿子伯克的葬礼上,贝丝关注的却是卡尔文着装搭配问题时,这顾及的是她自己的面子问题,大于逝子的悲伤。

没错,揭露的就是贝丝的自私。这是一位过于追求外在,而丧失真爱内里的母亲。

影片最后,贝丝被卡尔文质问揭露之后,看着自己镜子中那张扭曲的脸,我想那是一种无地自容吧,次日清晨早早打车离开,没有问候,没有招呼,没有留言条,这是一种逃遁还是不认可,她还会不会回到这个家,不得而知。

开放式的结局,也许我们可以期盼一点更好的未来。

大家都接受了自己是普通人的角色,完美主义让人崩溃,生活需要残缺,如此才能让自己更有幸福感。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