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产品思维30讲】读书笔记-Adobe小组
梁宁·产品思维30讲总结
产品思维30讲:是一双眼睛,是发现痛点、找到时破局点的敏锐之眼
产品思维30讲:是一双手,是动手优化、着手改变的行动之手
产品思维30讲:是一颗心,是洞察人性的同理心,懂得自己,懂得用户,懂得一个产品上的每一个细微的小点给到人的满足感、确认感和依赖感
1、怎么学这门课更高效
了解产品核心概念词
掌握产品核心工作方法
理解产品思维,受益终身
第一章 产品能力是每个人的底层能力
别怕茫然,别怕推倒重来,因为从一个普通人,到成为一个产品人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建立认知框架的过程。
产品能力就是训练一个:判断信息,抓住要点,整合有限的资源,把自己打包成一个产品向世界交付,并且到回报。
第二章 用户体验
1、用产品经理的视角来看人
这个环节就是如何观察和判断一个人
2、人和产品的五个层次
感知层
角色框架层
资泪结构层
人的能力圈
一个人的内核, 就是他对自己存 在感的定义
第三章 怎样理解愉悦与不爽
1、怎么分析用户情绪
或者刻度,你 可以用它来衡量很多东西
一个产品好不好
你和一个人的关系好不好
你对你自己的认
愉悦就是被满足
一种绷了很久的需求, 突然间被满足了, 这种感觉叫“爽”
生气、 烦躁、 痛苦、 厌倦、 悲伤、 烦恼、 茫然等等
第四章 怎样理解愤怒与恐惧
如何找产品的接入点:直面恐惧
1、什么是愤怒
愤怒,就是感觉到自己的边界被侵犯
人的边界是自己的存在感觉的边界
2、什么是恐惧
本质上愤怒就是一种恐惧
焦虑也是恐惧
3、恐惧是边界
恐惧会困住一个人的手脚
4、恐惧是动力
恐惧是另外一种动力
恐惧是痛点
第五章 产品要顺应用户潜意识
1、因为人会基千自身所处的角色、 所在的场 景和个人的认知判断, 选择性地说一些他 觉得正确的话
2、好销告和好产品经理的区别是什么
体会各种人的惘绪与治意识
不被一个人基千角色化交流而说出的言辞 所迷惑
石到人基于潜慈识流冠的真实选择。
3、一个产品如果引发用户启动意识
让用户 思考
某种慈义上, 就是在推开用
因为, 意识即防御
4、一个产品要做到的就是迎合用户潜慈识下 的选择
5、与人交往, 或者做—个产品让别人用, 怎 么能够突破防御, 让对方接受你, 说服别 人、 驱动别人, 其实都是—回事
6、人做—个动作, 也许是意识判断, 但是 70%是潜意识的选择
7、基于意识与人交流, 其实是高防御模式。 基于意识清醒的交流, 达成交易的唯—方 式, 就是让对方清晰地感觉到一点--“我 占了使宜
8、但更多的时候, 在意识没有启动之前, 人 已经基于潜意识建立了判断, 并做出了行 动准备
9、所以, 如果你不能用持续高压灌输、 高频 重复的方法, 改变对方的潜意识, 那么就 要放下自己的主观愿望和判断, 放下显示 自己高明、 教育用户、 说服用户的念头
10、作为一个产品经理, 要做的事就是不让用 户启动防御。 主观愿望过强的产品经理, 非常容易犯想当然的错误
11、如果要做—个拥有大用户呈的产品经理, 你会看到的是“人欲即天理”,要尊重人 欲
12、所谓的用户调研, 就是清空自己, 接纳别 人的世界观
第六章 警惕“集体人格”的误导
1、集体就是一推角色
2、集体人格是怎么形成的
确定目标
建立恐惧的边界
放入清晰的标的
给予红利,然后让它产生路径依赖
不断重复
3、如果你想做一个好的产品经理,那么首先要学习的就是通过“去角色化”来研究真实的用户而不是用一堆“应该”来臆测用户的行为
4、如果你希望用户在很放松的情况下,毫无压力地、自然地使用你的产品,就应该去角色化
5、角色化生存就是我们真实的生存处境,但是只有去角色 化地认识、沟通、交互,你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感情
第七讲 自我与自律, 哪一种更贴近产品精神
1. 良好的产品思维是今天最稀缺的职业能力
2. 做产品经理的人善于用右脑思考,而其他流程管理者更需要动用左脑
3. 自我的人更适合做产品经理。因为创造力是自我的延伸,而控制力是自律的延伸
4. 找到自己,接纳他人
第八讲 机会判断:点线面体的战略选择
1.做选择的时候,要看到你切入的点是在一条什么样的线上,这条线在一个什么样的面上,以及这个面又处于什么样的体上
2.当“面”打仗的时候,面上的“点”是有红利的
第九讲 机会判断:怎样找到有势能的趋势
1.如果你追求的是长期的关系,就不能基于自己最闪耀的点去缔结关系,因为所有的闪耀点,都有它没用的时候
2.要自己去找有势能的“面”,而不能寄希望于员工的“点”
第十讲 痛点、痒点、爽点都是产品机会
1.痛点是恐惧
2.爽点是即时满足
3.痒点是满足虚拟自我(什么是虚拟自我?就是想象中那个理想的自己,是你自我想象的一个投射)
第十一讲 两套经典的用户画像
1.羊群与草地 (第一只羊、头羊、狼)
第一只羊是最关键的角色
第二个关键角色是头羊
狼:商家
2.大明(大明、笨笨、小闲)
1、大明型:对自己的需求非常了解,非常清晰。大明用户极其简单,他要干的事就是两件
搜索自己要的
比价格。
2、笨笨型
我有大概的需求
但是还没有那么明确
3、小闲型
我没有消费需求
就是来打发时间的
第十二讲 设计产品时要包括产品的场景
1、场景是产品的一部分。场景拆开场和景来说。
“场”是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一个场就是时间加空间。用户可以在这个空间里消费停留,如果一个人不能在某个空间去停留、消费,这个场就是不存在的
“景”就是情景和互动。当用户停留在这个空间的时间里,要有情景和互动让用户的情绪触发,并且裹挟用户的意见,这就是场景
2.、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消费产品,而是在消费场景
3.、场景要能触发情绪。场景的核心是空间加时间的点上触发别人的情绪
第十三课 怎样用系统能力给人提供确定性
1、怎样用系统能力给别人提供确定性
当你说你要做一个产品,你需要的是建设一套系统能力。就好像你想拥有好的身材,就必须得有控制饮食和保持运动的系统能力一样
2、整体流程和确定性
本课两个关键词:整体流程与确定性
产品公司内部沟通不提产品这个词,谁说谁外行。他们经常说的是“服务”
举个例子:其实用户不需要一台打孔机,他们只需要墙上有个洞
如果你定义的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服务的话,你的逻辑就变成了:我需要提供怎样一种服务让用户的墙上又个洞
以用户得到这个孔为目的的去提供服务,而不是想着我要做一个打孔机,然后卖出去,这就是产品和服务的区别
如果大家总是谈产品,会很容易以产品经理为中心,就想着做一个产品来改变世界。但是如果出发点是提供一个服务,就会以用户获得和用户满足为中心来做设计。这两种方式的目的和实验途径完全不一样
3、为什么确定性那么重要?
我们都是有感觉的,人生如此不确定,所以当你看到一个东西非常确定的时候,是让人留恋的
4、ATM机的确定性
ATM机提供的确定性就是验证id之后就会给现金,围绕ATM机系统能力的设计和建设,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保证这个确定性
首先要有战略判断,战略部门需要决策,为什么提供这个服务
运营部门要对每一台ATM机有没有实现战略诉求来做价值评估
以上完了后,需要哪个点存在,我就要保证它的服务可用
保证ATM不能间断电源/打印机要能打印凭条等
要有客服管理。如机器突然吞卡,出钞有问题,有人投诉等
如果你把许多的热情花在如ATM的形状.颜色等,这些显性特征上,对于整体的业务效率和业务结果没什么影响
第十四课 案例:小米的效
1、小米的效率革命
为什么讲效率?因为企业是效率分工的产物。
所以做产品是建设一谈系统能力,提供并保障确定性,而效率则是这个系统能力的一个核心指标。
2、小米的护城河是效率
关于小米之前的快速增长和这一年奇迹般的逆转,流传着许多解读版本。而最重要的是“效率”
雷军说“互联网思维里最关键的是两个点:1是用户体验 2是效率
他说过“小米真正的护城河就是效率,而小米真正要做的就是效率革命
3、三浪并发,推动小米崛起
一本现象级的书叫《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
书内容:没兴趣都迭代一版系统,强制性地每周发新版。 每个版本采纳网友意见,并和他说“你上次提的意见,我们新版本已经改了”有参与感成为老粉
2011到2012这个世界节点,是三浪并发时刻,智能手机大换代,消费升级,网红电商的流量红利。这三个时代一起撑起了小米
4、小米快速逆转的法门,还是效率
利用个人流量,快速拓展小米小店
小米小店的特性是它有小米的供应链优势,小米之家开在一,二,三级城市,二小米小店是只开在县和镇这两级,任何人都可以申请小米小店店主
第十五课 系统世界观:微信、米聊、陌陌
1、系统世界观
微信 米聊 陌陌
2、谈迭代 什么是迭代?
就是小步快跑,把最内核的部分先放出来,不断优化,小范围试错。有个说法:让互联网产品在互联网桑生长
4、产品设计要直指人心
判断产品经理厉害不厉害,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判断他设计的产品第一个版本有多简单 直接 切中要点 能不能直指人心
第一版如果设计复杂说明他不自信,他们对“我只要做强哪个点,用户就比然买账”没把握,而希望在一些附加的功能点上,寻找心灵依靠
5、系统能力让微信赢了米聊
微信之前也是简陋的版本,从小内核开始,慢慢迭代成为今天的样子。微信比小米公司的米聊晚两个月,一开始的功能也特别的少只有四个主要功能
微信2.0版本用户400万,而米聊有1000万。所以微信1.0上一直在追米聊,但在2.0上追上了米聊并且甩在后面。微信背后有十万台服务器支撑而米聊一开始囤积不了那么多设备
6、微信 陌陌 米聊的不同路径
微信赢米聊不只靠系统,重要的是次序。微信2.1版本添加一个新功能,叫“好友验证”。2.2版本叫做“查看附近的人”,在同一天苹果app store上线了,叫陌陌。米聊就此止步于熟人社交,直到很长时间之后才打破这点,但大势已去
第十六课 系统迭代:微信红包的意外与刻意
1、系统迭代
微信红包的意外与刻意
微信4.0版本
2、迭代中,核心功能最重要
微信1.0 熟人之间免费发文本信息和图片的工具。 微信2.0版本,增加语音功能和“查找附近陌生人” 微信3.0版本推出“扫一扫”“服务号”从这个点开始连接世界
4.0推出“朋友圈”从通讯工具变成社交平台。 微信推出“朋友圈”做了两个前置工作:3.5扫描二维码 ;3.6微信公众号;4.2版本才可回复评论朋友圈。接着就是4.5
3、微信红包的发布
微信5.0巨大跃升,加上“绑定银行卡”;微信6.0微信红包。接着我们就看到微信红包从一个小插件换到了输入框下面重要位置。现在红包已经成为了微信使用率最高的功能
4、圈层与圈层壁
5、我们都生活在某个圈层里,而圈层之间是彼此不了解,也很难破壁的
6、支付宝红包有什么不同
微信:简简单单就是发红包,点开就是钱,没有其他的东西,拿到很开心。支付宝:放一堆广告,我收发一个红包,还得给淘宝打广告,点红包没有瞄准,就点广告上了,就很烦
第十七课 系统生:猎豹和它的关键任务
1、系统生死线:猎豹和它的关键任务
关键任务—穿越生死线。 阿里巴巴定义领导力“把握客观元素,把事情做成的能力”就是带领大家穿越生死能力
在日常状态下,大家做流程 分工 项目进度 质量评估 这个叫项目管理
但是,在面对巨大压力,甚至生死存亡的时间点时,在一大堆事情里找到关键任务,带领所有人穿越生死,这个是领导力
2、 朝鲜商人的生死线
韩国作家崔仁浩写过《商道》,讲的是19世纪朝鲜时期商人林尚沃,从一无所有变成了富家朝鲜九道的朝鲜首富的故事。小说三个节点:“死”“鼎”“戒赢”
这就是生死线,这就是比尔不敢玩,不敢拼的风险,就是壁垒。在生死线之外是安全区,安全区是没有壁垒的
3、腾讯用风控能力区别职级
腾讯对不同级别员工风控能力描述很智慧。普通员工:明确知晓常见风险。 项目经理:具备风险规避意识。 总监:有风控能力。 总经理:能操作有风险的执行
4、傅盛带领金山,跨越生死线
领导力的核心,是甄别关键任务
面对生死考验的时候,你能依靠的不是管理能力,而是领导力。领导力的核心,是甄别“关键任务”,然后动员大家穿越生死线
第十八课 用户体验的五个层次
1、用户体验的五个层次
厚积薄发,“厚积”是系统能力,“薄发”是表面的呈现,就是用户体验。在体量差异大的情况下,用户体验能成为核心竞争力;同维度竞争的时候,用户体验更是核心竞争力
2、用户体验的五层要素
《用户体验要素》这书来自5个层次的层层选择与叠加建设。五层分别是:感知层;角色框架层;资源结构层;能力圈范围层;战略存在层
最核心的战略存在层:你对自己的存在战略设计是什么?你能存在,不是因为你厉害,而是别人需要你,别人能持续依赖你。真正厉害的人,能清醒地认识这一点
战略层的外延是第二层--能力层:1:我们要做到哪些事,具体要提供什么样的确定性。2:我们不做哪些事,对这些事坚决不碰
能力圈的外是第三层—资源结构层:毛泽东一句话定义了“资源”,就是“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建设资源固然和能力有关,但更与战略相关
资源结构层外是第四层—角色框架层:用于网站是框架,用于人世间是角色。
角色框架层外就是第五层,也就是最表层的感知层。我们都很明白感知层,颜色,声音,嗅觉等,感知层很重要
3、百度和Google之战
百度大家很了解,也有人用Google。Google还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时候,百度做了Google没有做的动作,自己着手建设内部资源,做了百度贴吧和百度知道
百度贴吧上线时间是2003,Google算法比百度好,但即使Google抓遍了我所有中国网站,也没有足够的内容资源。你不能说Google退出了中国以后,才给百度机会,两家竞争,百度会比今天更健康
4、Yahoo为什么输给Google
显示分辨率很大,banner广告很大,设计很宽松,只看到一两条结果。而Google的搜索结果页,第一屏能多看几十条结果。虽然banner内容更好,但宁可一下子看很多条。
第十九课 怎么绘制用户体验的地图
1、怎么画用户体验地图
从用户的视角去规划产品,而不是以管理员的角度。
2、为什么要画用户体验地图
避免管理员视角,以Keep产品为例,来诠释用户情绪曲线。
3、腾讯讲用户故事的原因
腾讯工作为例,故事比数据更重要。用户研究,重要的不是零散地手机数据,而是建立有代表性的故事。
第二十课 服务蓝图的核心要素:峰值,终值
1、如何配置资源结构和角色框架
站在服务提供者的立场,以服务流程为中心
2、服务蓝图到底要干什么
一眼看到自己的目标,有清晰的路径,用户知道自己的目标。
第二十一课 上瘾机制:用户激励系统
1、什么是激励
完成预定动作,给他满足。
2、怎么激励用户
采用游戏和红包的例子,运用声音等细节,来让人感到爽。
3、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
一个是让人找到感觉,持续深入,把事情做到位的方式。另一个则是非常有力的短期改变用户行为的工具。
第二十二课 名字是你的文化资产
名字的重要性。名字是什么?名字就是召唤。名字是用来叫的,而不是用来看的。新事物的出现,人们对它指指点点,是为什么?因为没有名字。一个强大的名字是带有强烈的情感。对我们有咒语般的作用。名字里的文化趋势也是不可小视。
第二十三课 用“用户价值公式”衡量创新
没有创新的产品,根本不应该去做。
在增量市场里找到机会。
互联网创业就是挖条自己的沟,抢夺别人江河里的流量,形成自己的河流与生态。
互联网的好处就是服务好你的用户,不用怕那些大佬。
从WPS的挑战,理解用户价值公式。
小企业唯一的活路只有创新,唯一的路就是离开存量市场,寻找增量市场。
第二十四课 用“交叉视角”跨界创新
1、婴儿恒温箱的发明
斯蒂芬从小鸡孵化器中孵出的小鸡得到灵感
未来以来,只是分布不均
灵感的瞬间就是个已经存在的未来,会不会撞到你的眼睛里,让你起心动念
2、婴儿恒温箱的迭代
给条件不好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婴儿恒温箱的关键难点在哪里
婴儿恒温箱非常复杂而且很贵,真正的难点在于复杂的设备容易出故障,而维修依赖专业技术人员和维修备件
通过观察,罗森发现只有汽车在任何小城镇上都有,然后便向普莱斯蒂洛提议用汽车零部件改良一种简易的婴儿恒温箱
这个利用汽车零部件育婴器有双重好处,不仅可以利用当地供货充足的汽车零件,同时,只要是汽车维修人员就可以来修理这个育婴器
创新主要的是面对痛苦,起心动念
第25课 怎样从新要素到新物种
1、找到实体空间的好位置
把互联网商业简单地抽象为三个要素,产品、流量和转化率
实体商业可以简单地抽象成四个要素:产品、空间、流量和转化率
位置即流量
2、把“消费者”变成“投消者”
利用众筹将消费者变为投资者
亚朵酒店案例
3、IP酒店
IP就是情感触发,就是场景,就是流量
案例:把亚朵和吴晓波合作的亚朵·吴酒店定义为“社群酒店”。将这两个元素结合起来吸引用户
4、场景电商
亚朵的空间定义不仅是休息空间,也不仅是基于用户体验地图优化的峰终体验,而且还是用户在不同的地方体验各种生活新产品、所见即所得的电商空间。
第一种,在现有体验的基础上,运用最新科技等新要素,提升用户体验,或者改变成本结构。
第二种,用整个社会经济升级、产业升级所产生的其他领域新要素,变革内在的商业逻辑。也许用户的前端体验,依然是那个产品、那个服务,但公司背后的商业运作,已经成为了完全不同的新物种。
第26课 三级火箭:深度讲解互联网降维打击
1、三级火箭
第一级火箭:高频的头部流量
第二级火箭:沉淀某类用户的商业场景
第三级火箭:完成商业闭环
2、必要条件
第一:第一级火箭一定要高频应用
三级递推一定是高频推低频,没有低频推高频的
总原则就是:三级火箭要一级比一级低频
第二:通过第一级火箭获得大量用户之后,要快速展开一个能够沉淀用户的商业场景。
第三:操盘三级火箭的人,一定是个势能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人。
第27课 颠覆式创新:成败价值网
1、价值网
真正决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是市场价值网,而非管理者
真正主导企业发展进程的是机构以外的力量,而非机构内部的管理者
企业真正的管理者,就是识别自己赖以生存的价值网。然后建立一个组织,与这个价值网进行资源对接
2、价值网的三大要素
客户
对手
投资人
3、组织心智
与现有价值网的紧密对接。响应现有客户需求,紧盯对手,满足投资人
整个公司的管理设计,都是为了高效服务现有价值网
公司的资源配置如此,公司组织流程的设计也是类似,公司财务评估的方式更是如此。 然后就这样长期循环下去
第28课 看产品的微观、中观与宏观视角
1、中观套路:学习招数
大公司是学习套路的好地方
套路是有价值的,练好套路可以自我排查问题,便于和团队沟通
但套路也会把你角色化,让你只能作为系统的一个角色,习惯系统内的生存
套路可以让你更有章法地展现自己,更容易搞定面试官,成为系统内按指令行事的公司中层
靠套路成不了高手
2、建立细微的微观体感
要不断练习,在最不容易建立观察的地方,建立每一个微小处的觉察
反思什么样的设计才能让用户满足?
复盘用户是否产生了防御心?
为什么会在这里卡顿?
产品应该怎么做才自然?
如果能够同时拥有微观体感和中观套路,那就是一个产品好手了
第29课 人生逻辑大于商业逻辑
如果你内心没有“确定感”,如果没有人依赖你,你也没有人可以依赖,点线面体、价值网、三级火箭这些创新战略,即使你看到了,也是空无而不可持续的
商业是以利润为中心,人生是以意义为中心。 商业并非人生的全部
人死前盘点自己的一生,其实没有人看这一生赚了多少利润
做你有内心确定感的事,人生逻辑大于商业逻辑
第30课 产品连接客观世界、过去与将来
所谓自信是在不断的创造与反馈中建立的。案例:大海取盐
产品经理的荣耀:你有专业化视角,你有专业化能力,你可以从大海里取出盐,你可以在一间会议室里做出微信,你可以在一个小屋子里定义出小米手机
自此,无数人有了不同的机会,无数人的生活因此改变
拥有专业化视角和专业化能力。看到时代的浪潮,不再抱怨波涛滚滚的凶险,而能看到大海的本身就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