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浅薄》
进入20世纪之后,人类直到了大脑是由1000亿个神经元构成,神经元有一个中心内核,就是细胞体,和其他细胞有同样的功能。不过,神经元特殊的地方在于它还有两种触须一样的东西,叫做轴突和树突,统称神经突触,突触的作用是负责发送和接受电脉冲。神经元的突触之间是联结在一起的 ,跟电线一样。
一般来说,当一个神经元被激活的时候,一个脉冲流会从神经元的细胞体部分传到轴突末梢,在那里触发一些化学物质的释放,这种物质被称为神经递质。然后神经递质流过神经突触,附着在相邻的神经元的树突上,然后进入到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触发一个新的电脉冲。神经递质在突触之间的流动,不同的神经元之间就能相互沟通,引导着电信号沿着细胞之间复杂的网络往前传播。人的思想、记忆、情感所有东西,本质上都是神经元之间的电化学反应。
生物学家做实验发现,如果一个人眼睛瞎了,大脑里原先专门处理视觉的那部分神经元连接不会萎缩,这部分区域很快就会被用来处理听觉,这就是为什么盲人的听觉能力都比常人好很多。而如果盲人去学习盲文,他的视觉神经元连接又会被重新部署,会被用来处理通过触觉发送过来的信息。神经元的适应性很强,如果原先干的主要工作突然没了,就会自动去干次要的工作。
如果纯粹是精神活动,单纯的想、思考是可以改变某些神经回路的。
《刻意练习》中说过一个研究,扫描伦敦的出租车司机的大脑,会发现几十年的老司机,大脑的海马体更大,海马体是和空间记忆有关系的,所以这就是说,老司机们纯靠记忆路况,就让自己的海马体越来越大,这背后有多少神经回路被重构了。
另外,科学家做过一个钢琴演奏实验发现,不同亲自去弹琴光去频繁的想的人和每天练习弹琴两小时的人相比,他们大脑里发生的变化是一样的,光是想就可以让大脑神经回路重组了。
神经元的连接回路也是用尽废退,用的多的回路,就会自动强化,用的少的,就会直接萎缩或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
如我们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数学能力,只要我们多去思考,相关的神经回路就会加强,我们会逐渐变得更聪明,更有逻辑思维能力。但是,互联网信息传播环境,也会改变我们的大脑。
早期的句子没有标点符号和文法规则,这意味着完全是口用用文字表达出来。早期的人类不会默读,必须是读出声,句子、词语他们之间没有间隔,只有读出声,才能判断出在说什么。直到罗马帝国崩溃以后才出现改观。那时候书面语言才最终拜托口语传统,开始适应阅读者的需要,在单词之间出现空格,减轻阅读压力,让快速默读成了可能,而这让人类的大脑回路发生了错综复杂的变化。
读书是一个很安静的活动,是沉浸式的,要求对单一、静止目标的关注持续不变,并且不能被打断。所以训练了我们对周围的其他事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能力。
有了书籍后,写作这事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写作是服务于一些公共事务的,如祭祀内容,国家典籍之类,有了书籍后,写作变得个人化了很多,更具有冒险精神和个人主义了,表达有悖传统、引发争议的思想,这都推动了知识和文化向前发展。另外,为了让更多人接受自己的思想,作者会自觉的努力提炼他们的思想和逻辑,书中的论证变得更充分更清楚,也更复杂更具挑战性。到14世纪末,文字作品通常会划分章节和段落,有时候还会包括目录,以帮助读者掌握日趋相近的著作结构。
在1445年古腾堡发明印刷机之前,图书还算是一个比较昂贵的奢侈品,只有少数精英人群才有读书的能力。随着印刷成本的下降,情况发生了变化,不仅书变多了,而且还出现和传统书籍不一样的文字载体,如报纸、杂志以及20世纪以后主导舆论的广播、电视。然而大家都反应这些载体的一个特点是内容碎片化。不管是看报纸还是电视节目,眼睛要不停的移动,从这个新闻蹦跶到哪个新闻,从这个节目跳到广告,注意力是不聚焦的;而读书是一个沉浸式的过程,二者完全不一样,这也引发了很多人对大众传媒的批判,说大众传媒浅薄,让大家注意力不停的跳转,没法深入的去专注于一件事,长期不读书只通过大众传媒获取知识的人,思维会特别的浅薄。
直到互联网出现以前,传媒发展史一直都是一个支离破碎的故事。不同的技术早就了不同的知识获取工具,如图书和报纸可以呈现文字和图像,但是无法处理声音和视频;电影和电视之类的可视化传媒不适合展示文字,除非是数量极少的文字信息,广播、电话、留声机和录音机的作用仅限于传播声音。
从80年代开始,全世界的学校都在大力采购计算机。因为教育专家们坚信,有了计算机大家就可以读电子文本了,这比纸质文本好的多,因为电子文本里引入了超链接,这对学生的学习太有帮助了。超链接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观点之间方便的来回切换,这会强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正反面都兼顾的到,比读纸质书强多了。
实际上,90年代的时候,计算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有好处的这个看法就不大流行了,因为当时做了很多实验,发现结果并非如此。研究人员找来两组人,一组人看纸质一组人看电子版本,这个研究前,它们猜测,阅读纸质文章只能看完一篇再转向另一篇,而电子版的阅读,可以阅读的过程中随时跳转到另一篇文章,容易比较两篇文章的差异。但结果出来后它们发现错了。
阅读纸质版的人对两篇文章的理解很深刻,也很客观,得分非常高,而电子版的人得分非常低,没体现出什么批判性思维,对观点的认可上表现的非常绝对。
为什么?通过可以跳转的超链接的形式获取信息会降低人的理解能力。
有一个实验证实过这一点。有两个加南大学者找了一篇短篇小说给两组人看,一组读的是纸质小说,另一组读带超链接的网页版小说。结果发现,读网页版的人比读纸质版的人花了更长的时间,而且他们对小说的理解在采访时表达的非常模糊,3/4的人说小说太难读,而读纸质书的人只有1/10的人说小说不好读。
还有一个学者,做了一个更直接的实验。他让几个实验对象阅读同一段网上内容,当然阅读的网页不同,有的网页里超链接的数量特别多,有的较少,读完后测试对阅读过的内容理解程度。结果超链接数量越多的人得分越低,超链接越少的人分数越高。
所以综上所列,快速跳转人们注意力的互联网确实能降低人的理解力。
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读的不认真。
2006年有一项针对上网的用户的跟踪研究发现,追踪用户的阅读网页时的实现,几乎没有一个人会阅读纸质文章那样,有系统的一行行阅读,而是对内容匆匆扫一眼,目光会在页面上不停的跳跃,这个跳跃的方式很像一个大写的F。一开始时盯着文本的前两三行内容,逐字看过去,之后目光会下移,一下越过好几行,停留在中间,最后目光会继续往下,停留在页面左下方。
这种网络阅读习惯有多粗略?根据统计,人们大部分的时候看一个网页的时间不会超过十秒钟,浏览的时间超过两分钟的页面不到1/10.平均算下来,大部分国家的网友从一个网页跳到下一个网页的市场就是19秒到27秒,没有例外。
阅读这么粗略,时间如此之短,原因呢?这是互联网的设计机制决定的,互联网的根本逻辑就是超链接式的,让你从一个地方不停的跳到另一个地方。
《穷查理宝典》的说法:一个人专注于某一个专业的时候,容易有思维定式,查理芒格把这叫管道思维,你手里拿把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
《混乱》也告诉我们:精力分散反而容易有新的视角,能激发创造力。
但这些说的都是暂时性的分神,一次接一次的走神造成的分神状态,和暂时性的分神是完全不同的。暂时性的分神是我们在权衡利弊、做决定的过程中,有目的的分散精力,它可以让我们的思维重新恢复活力。但互联网发出的各种刺激性噪音,及造成了有意识思维的短路,也造成了潜意识思维的短路。它会阻碍我们深入思考,让我们的大脑变成了简单的信号处理器,这个危害不是暂时性的。
原因二:大脑变得网络化。
互联网对我们的神经结构的改变是根本性的。那些上网动作,是重复练习了数百万次的事件,这是之前的人类没有机会接触到的,它带给我们大脑的改变非常惊人。
2008年,有三位学者做了第一次针对互联网应用带给人脑影响的实验。研究人员征集了24个志愿者,其中12个人是经验丰富的网民,另外12个人是网络新手,然后让他们利用谷歌进行搜索,同时用核磁共振扫描他们的大脑。结果发现,经验丰富的网民使用了大脑左前区域的神经网络,也就是生理学上的左前额叶皮层背外侧区,而网络新手在这个区域几乎没有表现出大脑活动,这个差异是很明显的。
然后实验人员让网络新手那组人每天上网一小时,在互联网上搜索内容。6天之后重新测试,新的扫描结果现实,他们原来基本上处于静止状态的前额叶大脑皮层现在非常活跃,跟老手网民一样了。
这反映出来的问题是上网导致了人脑的生理性变化。
上网时大脑需要评估网页链接,需要做出相关的浏览选择,同时还得处理目不暇接的感官刺激,这都要求持续不断地进行精神协调和决策。作为阅读者,我们不管时在什么时候遇到一个网页链接都得稍作停顿,让前额叶大脑皮层评估一下是否应该打开这个链接。于是这就把大脑的注意力从解释文本的工作中转移出来了,所以我们的理解力下降了。
互联网把我们真真切切地送回了口语文化时代。
在图书出现之前,人类理解信息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主要看你反应速度的快慢,不太需要其他深刻的东西;反而时后来书籍出来后,读书成了一项劳心费神的认知行为,在全神贯注地深度阅读的时代,我们形成的丰富的神经链接能力,在互联网时代基本被闲置了,按照用尽废退的基本规律,我们的理解能力就逐渐瓦解了。
而恰恰读书不产生感官刺激这个特点,让这项活动在智力方面具有极大的好处。深度阅读让我们得以过滤掉那些分散精力的刺激,保证大脑额叶平静安宁地发挥解决问题的功能,从而使深度阅读变成一种深思的形式。
原因三:记忆力下降。
人脑有两种记忆方式: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我们把即时的印象、感觉和思考作为短期记忆存放在大脑里,这些记忆内容通常只能维持几秒钟。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所有认识,无论是有意识学到的还是无意识学到的,都会以长期记忆的形式保存,这种记忆可以在我们的大脑中保持几天、几年甚至一辈子。
脑科学家已经认识到,长期记忆存放其中的不只是事实,还有复杂的概念,或者说模式。这些模式把零散信息组织排列起来,形成知识模型,让我们可以进行深入的思维活动。
所以长期记忆看起来更重要,但有一种特殊类型的短期记忆叫做工作记忆,它在把信息转化成长期记忆。长期记忆像一个池子,工作记忆就像是通往池子里的一根管子,把信息源源不断的灌进长期记忆里。
而媒体可以通过调节工作记忆这根关资的水流速度,对长期记忆产生影响。当一心一意地专注于书本时,我们能够把所有的或大部分信息一点一滴地转入长期记忆,形成知识互相关联的模式。
但使用互联网的时候,我们面对着许许多多个信息龙头,每个龙头都开到最大,水流喷涌而出,我们得从一个龙头匆匆转向下一个龙头,谁管理的水就溢出来了。所以虽然快,水量大,但大部分信息都没有进入到长期记忆的水池子里,而且还因为水太多,造成了大脑的认知负荷,超出大脑的处理能力,水流就会一出来没法保存,也不能让这些信息和已经存储的长期记忆中的信息建立联系。
看过心理咨询师的朋友会发现,看完心理医生或者咨询师之后,一般会感到心情特别好,心里的纠结都解开了。而心理医生文化的时候,用的就是聊天编程的技巧,不会评判什么,主要时通过各种垫话技巧,让你自己把整个事情和感觉说出来,一直到自己解开了心结。好的心理咨询师是不会给你上大课、讲大道理的。
我们最喜欢能倾听、能互动的聊天风格,人的感情就是这样一种存在。
而新技术、新工具究竟给人类带来了什么?---人之所以是人,靠的是人不能被计算机化的部分。
我们的思想、丰富的情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连接部分。而比如理性计算、逻辑思维、操作能力终归是不如机器做得好,这部分能力终究会被工具和技术替代,也应该替代,因为它们比人类做的更精确客观,能提高人类社会的效率。但情感和思想,我们坚信是人类特有的,并把它称之为人性。
比如,锤子是木匠的手的延伸,望远镜是战士的眼睛的延伸,起重机是人的力量的延伸,媒体延伸了人的感官,交通工具延伸了人的速度等。但木匠把锤子拿在手里时,他的手能做的只是锤子能做的事,除了钉钉子别的都干不了;战士把望远镜放在眼睛前面时,他能看到的只有镜头允许他看到的范围,他的视野变远了,但也变窄了,他看不到近处的东西。
工具和技术让人原有的能力降低了,工具用的越多,工具的形式和功能对我们本身的影响就越大。正好比现在的我们,用了一段时间的计算机文字处理程序之后,就丧失了在纸质文本上书写的灵巧性。传媒理论家麦克卢汉在《理解传媒》这本书里说,工具帮助了人体的哪个部分,哪个部分就会最终麻木,而且更高级的工具,会带来更大范围的麻木。
比如,动力织布机发明之后,织布工人一天生产出来的布匹远远超过了手工织布,但是它们牺牲了一些手工操作的灵巧,工人的手指变得麻木了;农民有了机器犁地后,就失去了对土壤的感觉;大厨有了各种专用的切削工具后,刀工就会下降。
为了利用技术的力量,我们付出的代价就是疏离。我们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工作、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起床...不能听命于自己的感觉,而是服从于钟表、手机软件。整个工具让我们变得科学多了,但是生活也变得更机械了,这让我们和自然的人类活动越来越远。
但毕竟我们清楚,技术帮我们提高了效率,它们确实做得比人快,我们只要保留人性的根本就行了,我们的思想、情感、人际关系还在。不过,眼下整个智能化的时代,正在给我们带来一种根本性的冲击,我们也在被新技术和新工具疏离。
互联网和电脑原本只是作为我们的感觉认知和记忆的绝对扩展,它时一个强大的神经中枢放大器,但它会造成大脑的根本性退化,我们的深度认知能力被弱化,理解能力降低,记忆力也会下降,这让我们的思维发生了变化。
同时也在挑战我们的情感和人际关系。
人类天生具有同理心能力,我们能感知到别人的内心,能够感同身受,因为我们时群体动物,要协调一致实现共同的目标,所以进化赋予我们读懂别人的情感的能力。而聊天程序会将我们的同理心的能力被长期搁置,读懂别人就越来越困难,不会因为别人的遭遇而出动,人际交往能力大幅下降。
传统的图书写作时线性的逻辑,得从头到尾一气贯通读下来,读的时候也得按照线性的逻辑读,从头读到尾才能弄明白作者在说什么。真正的非线性阅读如模块化,几页时一个模块,这个模块里的内容相对独立,有头有尾,和上下篇没有逻辑上的关联,这样就可以非线性的阅读,好处就是效率更高,从头到尾要连续的读,会降低信息获取的效率,这是传统图书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