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层, since 2020-08-27

2020-08-27  本文已影响0人  Mc杰夫

(2020.08.27 Thur)

路由器工作原理

输入端口

最简单情况:路由器的若干链路接口每个对应了特定的IP地址范围,每个范围对应了相同的目的地址的前缀,使用前缀与转发表中的表项进行匹配,若存在匹配项,则由匹配的链路接口转发分组。当一个IP地址有多个匹配时,使用最长前缀匹配规则(longest prefix matching rule),即在该表中寻找最长的匹配项,并向与最长前缀匹配相关联的链路接口转发分组。

交换

交换方式:经内存交换,经总线交换,经互联网络交换。

排队

输入和输出端口都可能形成分组队列,随着这些队列的增长,路由器的缓存空间最终将会耗尽,当无内存可用于存储到达的分组时会出现丢包(packet loss)

网际协议:IPv4、寻址、IPv6 and others

IPv4数据报格式

(2020.09.01 Tues)

IPv4数据报分片

不是所有链路层协议都能承载相同长度的网络层分组。以太网帧能承载不超过1500字节的数据,而某些广域网链路的帧可承载不超过576字节的数据。一个链路层能承载的最大数据量叫做最大传送单元(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 MTU),链路层的MTU严格限制着IP数据报的长度。而问题的核心在于收发两端路径上的每段链路可能使用不同的链路层协议,而每种协议可能具有不同的MTU。

如果链路层MTU小于IP数据报长度,则对数据报分片(fragment)。

在接收端执行组装工作,应用数据报首部中的标识、标志和片偏移字段。发送主机通常将发送的数据报的标识号加1。为了让目的主机绝对的相信已经收集到了初始数据报的最后一个片,最后一个片的标识被设置为0,而其他片的该字段被设置成1。偏移字段制定了该片应该放在初始IP数据报的哪个位置。

IPv4编址

获取主机地址: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DHCP)

DHCP: 在加入的子网中获取一个IP的协议,它允许主机都自动获取(被分配)一个IP地址,还允许一台主机得知其他信息,比如他的子网掩码,第一跳路由器地址(称为默认网关)与它的本地DNS服务器的地址。DHCP具有将主机连接进一个网络的网络相关方面的自动能力,故被称为即插即用协议(plug-and-play protocol),或零配置(zeroconf)协议。

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NAT)

同一子网的设备不在具有多个IP地址,对外界网络来说,子网内的设备如同单一设备。所有离开子网刘翔更大网络的报文都有同一个源IP地址,进入该网络的报文都拥有同一个目的IP地址。NAT使得罗尤其对外界隐藏了网络的细节。而该地址是罗尤其从ISP的DHCP服务器得到,并且路由器运行一个DHCP服务器。

IPv6

路由选择算法

Bellman-ford算法(dynamic programming)和Dijsktra算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