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文海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有意思

文化在绝望中传递——舒生读《论语》之五十八

2018-10-03  本文已影响195人  舒文shuwen

读过一本名叫《大师大学》的书,序言中对清末民初云集的大师们,有这样一个比如,让人刻骨铭心:某人修屋,当年院内院内梨花盛开,灿若云锦。道衍和尚见之,叹息说必定是修屋伤了梨树的根了。次年,梨树果然死去。原来梨树是知道自己将死,故此以生命最后的灿烂,换取更多的种子有机会繁衍。

回首清末民初,中国文明的命运,也正是如受伤的梨树一样。作为一个绵延几千年的古老文明最后的信徒,那些大师们在危机面前迸发出了惊人的生命力。他们顽强地守护着这个文明的心脉。这样的大师就如那一树繁花。

2500多年前的孔子,也曾经历着这样的时代。

文化在绝望中传递——舒生读《论语》之五十八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仪”是卫国的城市,“封”是边防小官。他要求见孔子,他说凡是贤人君子,到了我的地界,就一定会去拜见。孔子的随从领着他见了孔子。这位仪封人出来后,对孔子的随从说:你们这些人怕丧失什么呀?天下无道,上天正是要你们的老师来做醒世的导师啊。

文化在绝望中传递——舒生读《论语》之五十八

古代木做的铎,是用来敲响作警惕用的,好像庙堂里的敲钟打磬一般。中华文化绵延几千年,几经坎坷,如果按照西方文艺复兴的逻辑,中华文化经历了春秋战国、唐代和五四运动,大约可算作三次文艺复兴。每一次复兴都伴宿着灾难,也都有自命为木铎之人,延续文脉。

孔子无论在他所处的年代,还是在今人看来,都无愧于大师。如不是为了那来自灵魂深处的那份“天命”的召唤,他完全可以在鲁国或其他什么国家,过着高官厚禄的生活,乐享天伦。但他为了内心的使命,选择了颠沛流离,四处碰壁。在用尽心力后,回到自己的故乡。虽然他弦歌不绝,但叹息“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的时候,他无疑是悲观的。

也许,悲观是一种远见,鼠目寸光者不可能悲观。是啊,你看那古圣先贤在历史的深处投向未来的目光,都是忧郁的。但,他们的悲哀,都不是因为自己穷苦,哈姆雷特、释迦牟尼、叔本华,都曾拥有世人羡慕的幸福生活,他们的悲哀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正是这样的悲哀能够穿越千年,与我们的目光相视,依然能感受到他们的坚定和温暖。

这位仪封人让我想起老子出关时的那个守关的小卒,他们地位都不高,但分明就是那目光如炬的“扫地僧”。他们看尽世间百态,内心深处一样有着深沉的忧郁和焦急的等待,他们看到了黑暗来临时的混沌,却无力挽回。当他们看到那承载着文化心脉的圣贤从自己身边经过时,那是无比的幸福和喜悦。与他们自己,终于可以心安了,但他们依然要请出《道德经》,依然要发出“木铎”之叹,与其说这样的举动是为了自己,更要说这是要告诉世人,世道不灭,人心不灭,圣贤就在我们身边,无需为了暂时的黑暗而悲观,因为我们的悲观都被圣贤看在眼里。薪尽火传,圣贤走过,一路播火,光明不再遥远。

文化在绝望中传递——舒生读《论语》之五十八

今天,我们步入了新的时代,近一个世纪的物质追求,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物质的世界高度发展。而精神和灵魂却远远落后于这样的“世纪速度”,物欲横流中的浮躁,精致利己下的猥琐,让人感受到的是琳琅满目里的萧条,体会的是觥筹交错后的失落。这样的世界、这样的世道呼唤灵魂的回归,期待现实的出离。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更将是新时代的奠基者,现今的困境也必然依靠人民才能走出。

古来的圣贤从未走远,这样的智者就在身边。不信你看,那个“累累若丧家之狗”的芸芸众生,一定掌握着开启新时代的钥匙。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