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真的很穷吗?
《三国那些谣言》
序:刘备真的很穷吗?
诸葛亮真的没有军事能力吗?
袁绍真的志大才疏吗……
在聊三国时,人们通常会对一些英雄人物有一些刻板的印象,甚至受一些谣传影响,不加分辨地接受一些观点,甚至谣传。本文本着尊重正史的原则,力求还原三国风云人物真实面目,让三国历史更加接近真相。
1、 刘备真的很穷吗?
在谈到刘备时,人们通常会有几个固定的印象:善良,仁义,耳朵大,小时候很穷,经常打败仗等等。
本文先不说其他,单独讨论刘备是否很穷这个问题。
《三国演义》中,经常有骂刘备“织席贩履之徒”,以鄙视刘备的出身,所谓孤穷刘备。
但纵观《三国志先主传》,并无刘备小时候很穷的记载,只说“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单是这一点能不能证明刘备家里很穷呢?
能,也不能。
能,是以士大夫的标准来看,因为在士大夫的眼里,贵族是不能从事生产的。但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刘备是不是贵族。
如果他是贵族,沦落到织席卖鞋为生,当然可以说是家道中落,变穷了。
但这个结论成立的话,首先就得承认刘备的出身是个贵族,即并非穷人。
说不能证明,是因为曹操在《遗令》中就嘱咐过他的妃妾诸人“学作织履卖也”。曹操的后妃都可以织鞋子卖,证明卖鞋子也谈不上有多丢人。
其实我们在谈刘备是否贫穷,衡量标准非常重要。如果拿袁绍和曹操来比较,他们二位一个是四世三公的官二代,一个是爸爸曹嵩曾经官至太尉,那自然是没法比,说是“孤穷”一点不为过。
因为谁和王思聪比,出身都是挺穷挺穷的。
这种比法没有意义,都去和比尔盖茨比,那全世界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其实要是和其他同时代的人比,我只能说,刘备的出身还不算是最差的。
随便说两个。
马超的爸爸马腾,就曾经是个樵夫,要经常从彰山砍伐木材,背到城里去卖,来养活自己。孙坚的爸爸孙钟就是个瓜农,以种西瓜为生。这两位,也没比刘备富裕多少。
其实和关羽这种通辑犯、甘宁这种江洋大盗来说,刘备的出身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了。准确地说,他也是个官二代。
证据很简单,刘备的祖父刘雄曾经官至东郡范令,已经是县长一级的地方高官,而且曾经被举“孝廉”。而他的爸爸刘弘也是当地官员,虽然刘弘很早就死了,但是刘备依然具有很雄厚的家族宗亲势力。
刘备的宗族势力有多雄厚?这里有两个佐证,就是他在十五岁开始上学时,有一个非常厉害的老师和师兄。
他的老师名叫卢植,卢植也是三国名人,声望比现在北大教授还要牛,不单是东汉经学领袖,还曾经任中郎将与黄巾军作战,可谓文武双全。刘备可以成为卢植的学生,不管学费是自已家里出的,还是别人资助的,这种履历,都不是一般人可以企及的。
事实上,在卢植门下,刘备还认识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汉末群雄之一公孙瓒,后来在公孙瓒的帮助下当上平原令。
后来刘备走到哪里都有豪杰接纳,固然是因为刘备自己交际手腕高明,但与他是卢植的弟子这层关系恐怕也不无联系。
如果说刘备幼年时家里不富裕,那么到了青年时,就与穷更不沾边了。史载: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这句话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刘备不爱学习,这导致他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和曹操、孙权比起来略逊一筹,这一点让他后来的道路走得异常艰辛,所以我们说,知识不一定能带来成功,但是没有知识,一定不能成功。
二是刘备的爱好有问题。刘备不喜欢读书,偏喜欢“狗马、音乐、美衣服”,这句话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但是我要说一句,“狗马、音乐、美衣服”,这些都是贵族公子才有资格去喜欢的。
这就好比,穷人也许连五块钱一斤的苹果都买不起,只有有钱人才有资格去玩APPLE,在刘备的年代,去打柴为生的马腾能不能吃饱饭都是问题,哪里还想着什么音乐、美衣服?
别说刘备那时候,就是现在,有几个乡村儿童一辈子能摸过钢琴小提琴大提琴?!
所以刘备少年时是否很穷,相信大家现在也已经有了自己的结论。即和真正的贵族相比,刘备或许很穷,但和普通百姓相比,刘备又是个落魄的贵族,生活境遇远远高出普通人。或许正是在这样不上不下的尴尬境遇下长大,才使得刘备的性格远比其他人复杂,也使得他最终成为纵横三国的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