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读书每天进步一点点

民众为什么总是无脑的《人生海海》

2022-02-13  本文已影响0人  朝西的向日葵

今天读了《人生海海》,小说毕竟还是读得轻松,昨天开始,今天已经读了一半。

这里面一一个孩子的视角,讲了一个身边的传奇人物的悲惨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木匠、国民党军人、军队神医、国民党特务、抗日英雄、共产党友人的多重身份的传奇人物波折跌宕的一生。

我已经读到文化大革命,红卫兵迫害黑五类的那一段,主人公被迫携母出逃。身上藏着无数个神奇的故事,被村里人猜测、怀疑、中伤。

在文学作品中,总能找到群体无脑的行为,只要有人恶意中伤,就有人愿意跟风相信,那些令人难堪的谣言无风起浪,再加上有人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

无论受过他人多少好处,完全不记得恩情,转脸无情。

书中小瞎子对主人公上校的恶意伤害,令人难以想象,也许是那样一个时代吧。

但任何时代,都是将道理的吧,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连乡野儿童都懂。上校公多次施恩于村里人,却被村里的那些无知宵小毒打、侮辱。

之前我读过季羡林先生的《牛棚杂记》,在这本中, 我得以知晓那个特殊时代下,有多少扭曲人性的事情发生。在那夫妻反目、父子成仇的背景下,到处都发生着人间悲剧。

似乎,一夜之间,这个世界就疯狂起来了。无赖、懒汉、乞丐因为自己的穷,就可以恶意伤害任何有身份、有地位、有道德的人,他们极尽人性之恶,将这个黑白颠倒、善恶扭转、美丑变换。

在这样时代背景下,为什么民众集体失声了呢?他们难道看不出好坏、分不清善恶、看不到美丑吗?

我记得在古斯塔夫的《乌合之众》中讲:群体往往会呈现出“盲目、冲动、狂热、轻信”的特点。

随着读书越来越多,我越害怕自己成为“众”人。也越来越觉得自己懂得的少,害怕容易被人误导,走向深渊。

有时候,明明眼见为实,也不敢做出判断,唯恐被他人左右、被自己的直觉蒙骗、被眼睛欺骗。这个世界很少非黑即白的事情,大多都有灰色地带。

就像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中,一个纨绔子弟说: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一个机关算尽的女人,却只是因为她在娘家无立锥之地,被哥嫂搜刮嫌弃,母亲冷漠。她没有办法,为了生存,只能放手一搏。谁没有自己的苦衷,所以很多事情是没有对错的,只是每个人选择不同而已。

所以,谁又能看清楚谁呢,好坏哪那么容易分辨呢。反而随便断定他人是坏人,并且乱说他人坏话、胡乱造谣生事的人,八成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目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