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手记16丨焦虑过后

2019-10-11  本文已影响0人  然妈Miya

家有5岁然宝,然妈家教手记持续更新中。

焦虑来源于比较,最近看了然爸推给我的关于北大新生妈妈开QQ群收年费的文章,顺藤摸瓜了解了一下这位妈妈,看了她的一些博文,敬佩之余,开始焦虑。人家的孩子才几岁的时候就怎样怎样,人家是怎么费心培养的,我家孩子怎么这样,我怎么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怎么没有那么多好方法寓教于乐……

自责之余,看到孩子,开始各种不满意,为什么他都五岁了,还几乎大字不识,本来不怕在人前发言,怎么美术课后让他讲讲画的内容就一口回绝,怎么说都不肯听?怎么吃饭也成了问题,洗脸也成了问题……本来在我看来不是问题的很多小事,突然之间全部成了问题。孩子像是情绪探测器一般,极其敏锐,胡言乱语大哭一场。

我跟然爸诉说起我的担忧,他说,你别着急,其实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这句话给了我莫大鼓励,虽然我知道自己做得还很不足,但是得到认可和支持还是心里一暖。

静下心来想一想,是我太着急了,我忘记了养育大忌是比较,向内看才是正道,脚踏实地、日拱一卒,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焦虑过后,我决定坚持记录家教手记,多在自己身上下功夫,不断尝试,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学习方法,保持耐心和耐力,陪伴和支持孩子的成长。


关于古诗词的兴趣培养,我之前会偶尔在睡前给他读古诗,昨天我尝试在Ipad上搜音乐版的故事,给他播放了杜甫的《春夜喜雨》,没想到我自己挺喜欢的,没事儿就哼唱:

hǎo yǔ zhī shí jié , dāng chūn nǎi fā shēng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suí fēng qián rù yè , rùn wù xì wú shēng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yě jìng yún jù hēi ,jiāng chuán huǒ dú míng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xiǎo kàn hóng shī chù  , huā zhòng jǐn guān chéng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无论是否培养起孩子的兴趣,我自己挺享受的,也挺好,也算弥补一下自己语文功底不足的遗憾,任何时候开始学都不晚。


今天上午我们一家人早早出发去了孔庙和国子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然然说我们去了一个古代的地方。

回来在国子监街上,小店里有卖蝈蝈的,然爸说这也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买了一只。回到家,我提议给然然读一读《蝈蝈》这篇文章,他欣然接受。

我突然感悟到,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就是要结合生活,观察孩子,从细节中去想办法,支持和轻推孩子。


然然上英语课的作业一直没写,我问他什么时候写,他总是往后推,我开始很着急,后来放平心态,把作业和然然口头过了一遍,他知道每个词怎么拼,我该出门就出门去了,交代给家人,下午三点上课前把作业写完就好。没想到,然然真的写完了,虽然不甚完美,但是是挺好的开端。虽然一直羡慕全职妈妈可以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但是我发现,不一定一直盯着孩子做事情,就一定效果好,关键还是方法得当,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即便不盯着,也能完成一些约定好的任务。

今天Theo老师第一次给然然和柠檬上课,老师反馈然然的英语非常basic,所以老师需要说一些中文。这提醒我还是要继续给然然播放英文原版动画片,慢慢培养语感。放学回家,饭前我给他播放Peppa Pig,每天播二十分钟,差不多四集吧。

饭后,我们开始在小屋学习30分钟。我们上了一节叮咚英语,学习了k和l,然然还是会一会儿摸摸这个,一会儿玩玩那个,我说如果不认真学习,就要增加十分钟学习时间。他立马能认真一会儿。这和我之前想要让他学点东西,央求着他,他不同意我也没办法相比,还是很有效果。他做的好,我就给他点赞,亲吻他,孩子很有成就感。特别是我们再重新写下面这篇作业的时候,我纠正了他很多书写笔顺问题,他边学边写,一听我说“你写的这是什么鬼”,他就哈哈大笑,也愿意跟着我修改。我的态度虽然严厉,不放过任何错误,但是又有耐心,不会因为他不会或者犯错误而气急败坏。

晚上睡觉前,我们又一起读了一本中文书啃啃家族,一本英文书No Sid no。我要求他和我一起读出声音来,他开始不愿意,后来也同意了,我又提出要求,声音太小不好好读,那就再加读一本,立马见效。我这下把自己定位为教练和教师的角色了,从过于和善的坑里面爬出来一些。

2019.9.1自己写的 2019.9.1一起修改后

《蝈蝈》

窗台上挂起一个拳头大小的竹笼子。一只翠绿色的蝈蝈在笼子里不安地爬动着,两根又细又长的触须不时从竹笼的小圆孔里伸出来,可怜巴巴地摇晃几下,仿佛在呼唤、祈求着什么。

“怪了,它怎么不肯叫呢?买的时候还叫得起劲。真怪了……”一位白发老人凑近蝈蝈笼子看了半天,嘴里在自言自语。

老人的孙子和孙女,两个不满8岁的孩子,也趴在窗台上看新鲜。

“它不肯叫,准是怕生。”小女孩说。

“把它关在笼子里,它生气呢!”小男孩说着,伸出小手去摘蝈蝈笼子。

“小囡家,别瞎说!”老人把笼子挂到小孙子摘不到的地方,然后又说,“别着急,它一定会叫的!”

整整一天,蝈蝈无声无息。两个孩子也差点把它忘了。

第二天,老人从菜蓝里拿出一个鲜红的尖头红辣椒,撕成细丝塞进小竹笼里说:“吃了辣椒,它就会叫的。”他很自信。两个孩子又来了兴趣,趴在窗台上看蝈蝈怎样慢慢把一丝丝红辣椒吃进肚子里去。

整个白天,蝈蝈还是没有吱声,只是不再在小笼子里爬上爬下。夜深人静的时候,蝈蝈突然叫起来,那叫声又清脆又响亮,把屋里所有的人都叫醒了。

“听见么,它叫了,多好听!”老人很有点得意。

两个孩子睡眼蒙眬,可还是高兴得手舞足蹈,把床板蹬得咚咚直响。

蝈蝈一叫就再也没有停下来,从早到晚,不知疲倦地叫,叫……它不停地用那清脆洪亮的声音向这一家人宣告它的存在。很快,他们就习以为常了。蝈蝈的叫声仿佛成了这个家庭的一部分。

蝈蝈的叫声毕竟太响了一点。在一个闷热得难以入睡的夜里,屋子里终于发出了怨言:“烦死了,真拿它没办法!”说话的是孩子的父亲。

“爸爸,蝈蝈为什么不停地叫呢?”男孩问了一句,可大人们谁也不回答。于是两个孩子自问自答了。

“它大概也热得睡不着,所以叫。”

“不!它是在哭呢!关在笼子里多难受,它在哭呢!”

大人们静静地听着两个孩子的议论,只有白发老人,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叹息了一声……

早晨醒来时,听不见蝈蝈的叫声了。两个孩子趴在窗台上一看,小笼子还挂在那儿,可里面的蝈蝈不见了。小笼子上有一个整齐的口子,像是用剪刀剪的。

“它咬破了笼子,逃走了。”老人看着窗外,自言自语地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